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会展行业的新兴职位

张敏主编的《会展蓝皮书》荣获第九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优秀皮书报告奖”

割爱美学结缘会展

谈及会展,上海和广州两座城市是绕不开的焦点。广州以“广交会”名闻天下,而上海以独步全球的展览业蜚声中外。可以说,会展业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城市名片效应。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看似毫无关联的当代两大事件,无形中共同推动了上海会展业乃至全国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当年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条款之一,就是要求确立市场体制,首当其冲的是全面开放会展业。而世博会是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实现城市各界总动员的事业,尤其需要专业化会展团队、必要的基础设施场馆和重大会展项目支持。张敏教授表示:“当时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全面行动起来了。会展业规模化发展,势必要求从业者具备国际竞争力,迎接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为此,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任何一个行业的新生与崛起,都需要一大批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的支撑。而现代人才培养,首先需要专业教育。当年对于张敏教授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毕业的张敏教授,长期研究西方美学并已有所作为。终于有一天,多年沉浸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以及克罗齐等哲人著述中深耕厚植的张敏教授,自2003年调入上海大学后,即服从国家需要,转攻会展传播研究。

“2003年以来,上海抽调了大批得力干部,成立了世博事务协调局;同时建起了一批会展公司,包括世博集团等机构。上海大学则于2004年集中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开始组建会展专业,服务于世博筹备人才培养。”就这样,作为跑步集合的会展队伍中的少数几位教授之一,张敏将学术与人生的方向转向了会展专业,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上海世博会、上海会展业和上海会展学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2004年下半年,张敏教授被教育部公派到日本电通集团研修会展活动。当时正值日本紧锣密鼓筹备爱知世博会。张敏教授被安排到大项目部,聆听有大阪世博会、东京奥运会筹备经验的专家讲课。透过“爱知世博”“六本木发布”“横滨展示”等项目实操经验和理论探讨的耳濡目染,张敏自然对会展活动多了一些体悟,对盛会筹办也多了一份信心。2005年3月,爱知世博会开幕。张敏教授在电通专家陪同下,与一众老师在现场考察了3天,回国后便参与了开启上海大学会展专业筹建工作的新纪元。上海大学会展专业2005年起,正式招收本科生,2007年开始培养硕士生,2010年招收博士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大踏步走在中国会展教育大道上,走在了国内会展教育的前列。

张敏院长与博士研究生狄丹(左二)、李翔(右一),以及硕士生张云颖等会展研究团队成员

团队共创产学研究

在教书育人之余,除了主编有《会展蓝皮书》系列、《会展人》丛书、《中国会展研究30年论文选》等著作,张敏教授的研究文章还经常刊载于

《经济日报》《中国贸易报》《解放日报》《中国会展》《中外会展》《旅游会展》等业内外知名报刊。不过在熟悉张敏教授的人士看来,他最具盛名的“作品”当属主持由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委托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立项可行性

论证”。

2011年,作为当年上海两个国家重大项目之一,“国家会展中心”项目曾使众多决策参与者心里不踏实。毕竟规划涉及220亿投资,1600亩用地,建成后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谁也不敢拍胸脯。为了论证和深化、完善这一项目,当时还是上海大学会展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的张敏教授,组织上海会展学界与业界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并亲率属下数十名师生做了四个月的调查研究,最终拿出了50余万字的论证报告。该报告分纲要版和完整版两个版本逐级呈报,最终送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办公桌上,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的肯定和认同。这份研究报告,不仅充分论证了建设“国家会展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未来前景,还率先提出了城市会展综合体概念,而且对场馆定位、市场开拓、经营策略、可持续运行等问题,也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并最终多被采纳。2015年,国家会展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其运营业绩很快成为上海、全国,乃至世界会展业界万众瞩目的焦点。事实最终证明了当年论证报告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张敏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会展业发展比较研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十三五”规划、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三年系列调研评估、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总体运营战略规划、宁夏会展业中长期规划等重要项目,还积极

参与了诸多上至国家部委、省市区政府,下至会展企业、商协会,乃至全国会展院校的相关研究工作。

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于2018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荆楚访谈网记者获悉,这一史上层级最高、规模最大、影响也将最为深远的会展活动,其组织实施方案及调研报告,也是出自张敏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这项历经40天苦战编纂的研究报告,为上海申办和筹备这一国家级、国际性盛事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自从进入会展教学研究领域,用张敏教授自己的话说,就是“服从需要,参与会展研究十几年至今不悔,因为我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整个会展业界没有辜负他的辛勤付出。他所主编的《会展蓝皮书》曾入选2013“中国会展业十大新闻”,并两次被评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著作类优秀成果一等奖。而且由于在会展研究领域饶有建树,2009、2011、2013、2015年,连续四次,张敏教授获评“影响中国会展十大理论人物”。

上海会展研究院部分研究成果

广泛合作综合服务

正是由于张敏教授及其团队为会展研究做出了不凡贡献,为了让他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更大作用,在部市合作框架下,上海大学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联合组建了会展研究专门机构——上海会展研究院(SMI),并聘请张敏教授担任了实至名归的“执行院长”一职。

据悉,上海会展研究院的定位是服务会展业发展,促进新学科建会展行业的新兴职位设,建设国家会展研究基地。上海会展研究院以上海大学为主建设,同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参与共建,并与日本电通集团、英国创意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长期合作,现设现代会展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大型活动研究、博览会展国家战略等研究方向。其中,据张敏教授介绍,与上海大学有16年合作史的世界最大广告会展公司日本电通集团,仅来校讲学授课就多达十几次,受惠师生900多人次;上海大学前往日本参加培训的教师多达16名。至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其新闻传播学院不仅与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是“兄弟院校”,而且人类学系主任苏珊教授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咨询专家,曾与张敏教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英国创意商学院约翰∙霍金斯教授,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美誉,也曾专程来上海大学举办讲座。

在政府机构和会展公司层面,上海会展研究院与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贸促会、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会展业促进中心等单位,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国家会议中心、东浩公司、广交会集团、上海国际会展公司等机构,多年来建立起了相互信任、密切合作的关系。据张敏教授介绍,为了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并提高会展人才实践能力,上海会展研究院特别聘请了业界会展大腕担任特约研究员,参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深入探讨会展实操中出现的学术问题。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袁再青会长、储祥银常务副会长、陈泽炎主任,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吴承璘会长、陈先进会长、龚维刚常务副会长,国家会议中心刘海莹总经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贸与会展学院刘大可院长,中山大学罗秋菊教授等,都是相互登门拜访的常客,学术交流的诤友。

有幸参与会展活动的实际策划与具体执行工作,对于会展专业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接地气的学习方法,而张敏教授指导的研究生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在2010年世博会的6个主题论坛中,我们做到了每一个都有参与,其中一个还是我们通盘策划,并担任了具体执行工作。”另一方面,上海会展研究院采取了师生轮流值班制,充分利用上海大学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硬件环境。学生们从事的达沃斯论坛、联合国气候大会等课题研究,进一步让会展项目与国际接轨,为国家服务,强化了大家济世安邦的家国情怀,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张敏教授介绍,上海市某国际会议公司创办人就是上海大学校友,旗下团队规模多达160人,在与瑞士会议机构合作承办国际会议方面,做出了卓越业绩。理所应当,他们也是上海会展研究院的合作伙伴。

上海会展研究院荣获的部分荣誉

在张敏教授看来,会展是横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业主要领域的龙头引领型交往沟通服务业。会展不仅激励个人的消费行为,而且会促成企业的消费行为。作为企业间跨地域贸易市场,会展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上海历来是大码头、国际贸易中心。贸易成为扩大开放、走出去请进来、拉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市2002年生产总值5千亿,专业展业绩100多万平方米;到了2016年,生产总值扩大到2.5万亿,专业展业绩猛涨到1600万。未来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上海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展出业绩2000万平方米。”张敏教授强调,“外贸和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会展业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市场体系的成熟完善,带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谈及会展的功用,张敏教授认为会展专业是一门“经世致用”,能让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学科,并坦言自己这十几年来以会展为中心的学习和研究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会展市场、产业和学科领域非常大,其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全身心投入的问题。我以为做会展人,就要不断接受挑战。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扩大眼界,提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会展研究。会展学是一门特别有意思的新兴交叉学科,值得我终身不断深入探讨,并为此付出更多的心血。”作为1977级大学生,虽已两鬓斑白,但张敏教授在回答荆楚访谈网记者的提问时,仍然慈眉善目、精神矍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