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通俗易懂讲一讲2008年金融危机?

全文字。建议收藏后阅读。

一、引子

2006年1月31日,华盛顿,小雨。

美联储大楼内一间会议室里正在召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正中上首的老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美元总统格林斯潘。本次会议是他最后一次作为美联储主席主持会议,明天他就会离开这里。

从现在这个时点退下来,格林斯潘堪称功成身退。在他长达19年的美联储主席任职期间内,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周期。这两个周期内的衰退时间合计只占到格林斯潘任期的7%,远低于亚瑟·伯恩斯时期的26%和保罗·沃尔克期间的23%。与此同时,格林斯潘却创造了1993年3月-2001年3月长达120个月的美国历史上最长增长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麻烦不断,先是科技股暴跌然后又有911,美联储不断面对通缩挑战。不过这些问题最终还是在美联储的驾驭下得到解决。就业有力经济向好,美联储从通缩的恐惧中走了出来,并于2004年6月进入加息周期。如今的情况跟之前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加息节奏早在大家的计划之内,所以会议很快结束,美联储向市场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至4.5%。

然而格林斯潘却没有注意到,当他把全部注意力放到通缩和通胀的时候,一株毒草已经被美联储扶持起来并恣意横生,侵占了其他生命的养料和水分,也为他的美誉在卸任后招来极大非议。这毒草就是房地产泡沫。

二、房地产泡沫

1993年3月-2001年3月,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与此相应地,美国房价从1997年开始走出一轮上涨行情。房地产上涨的初期还是反映了美国增长强劲的经济基础的,但进入2000年之后情况开始有所不同,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并越演越烈直到失控,最终触发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2000年,刚刚进入千禧年的美国虽然还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扩张周期之内,但情况已经开始不那么顺利了。3月8日起,飙升3年的纳斯达克指数(1997年纳指1280点,2000年3月份纳指突破5000点)开始一泻千里。受股市冲击影响,投资者将资金转向房地产。2001年1月3日,为应对危机美联储一次性降低50个基点,降息周期自此开始。

正当美联储全力以赴对付科技股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时候,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发生了。这场在美国本土发生的恐怖袭击,对美国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冲击。于是在科技股和911的接连影响下,消费者支出迅速疲软,投资热情备受打击。2001年11月的密歇根大学通胀指数竟然历史性地暴跌至0.4%,要知道自该指数诞生之日起还从来没有哪个月跌破1%以下。美国上下都陷入到一片恐慌当中。

对冲冲击,美联储责无旁贷。911之前,美联储已经连开8次会议(其中三次为临时增加的紧急会议),911之后再次于9月17日召开临时会议,一次性调降50个基点,至3%。尽管动作坚决,但美联储对未来却满是忧虑。因为9月17日,联邦基金利率较之年初已经下降了3.5%,按照这个速度下去,美联储马上就没子弹了,但经济转暖的征兆还迟迟未现。与此同时,来自日本通缩对经济恶劣影响的恐惧迅速盘踞在美联储的上空。日本深陷通缩已近10年,为拯救日本经济,央行将利率降为0。但由于陷入流动性陷阱,日本央行使尽浑身解数,却也是无力回天。

前车可鉴啊。美联储的上空阴云密布。

面对内需不振的局面,是继续降息还是节约子弹以备不测?左思右想之后,美联储决定动手,而且要抢在通缩的前面发挥利率工具的作用。于是最后的结果是2001年美联储破天荒地一年之内连开12次会议,降息12次(联邦基金利率调整11次,贴现率调整12次),利率从年初的6.5%降到了年底的1.25%,终于抢在通缩之前将经济拉了回来。但由于复苏态势非常微弱(2001年GDP增长率仅为1%),美联储在此后一直都把通缩视为最大敌人,至2003年6月25日,利率已经降至1%。

这场美联储对抗通缩和衰退的大战惊心动魄,但最终美联储还是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处,房地产泡沫却象攀附在大树身上的蔓藤,随着美联储对抗通缩的努力而迅速膨胀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了。而且房地产显然还是一枚罂粟,它不是烈性毒药,它是让人在享受中不知不觉陷入其中,直至形容枯槁灰飞烟灭。由于每个人都从房地产的上涨过程中分享到了好处,房地产的弊端很难被人认识到,更不要提预防。事实上,人们是在享受房地产泡沫。持续降低的利率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购房热情,刺激这轮自1997年开始的楼市不断创出新高。根据凯斯-席勒指数(Case-),2006年的房价对比1997年上涨了85%,即使对比2000年也上涨了72%。2005年《经济学人》在洛杉矶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购房者对未来10年内房价增长的平均预期为每年上涨22%!购房情绪的狂热可见一斑。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2003年《经济学人》等学术期刊开始出现房地产泡沫的探讨。但在监管层方面,这种声音还是非常罕见。因为美联储的主要目标始终在瞄准通缩。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在通过对通缩风险的谨慎考察之后,终于开启了加息周期——仍然没有顾及房地产市场。购房者的成本随之水涨船高。

截止2005年底,这轮加息周期以25个基点的步长已经连续加息13次,从1%上涨到4.25%。进入2006年之后,从格林斯潘主持的最后一次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到6月29日,美联储再次连续加息4次,至5.25%。连续不断的小步快跑迅速加重了购房者的负担,很快房地产链条在承受力最差的地方开始出现了裂缝。

房贷最初跟次贷(即次级贷款,这是一个分级产品结构的概念,不是比较次的意思)没有关系。最初的房贷是面向优质客户的,而房地产也是优质抵押资产。最初的次贷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信用风险。因为这些客户只是不符合正常房贷的部分非实质要件。但随着房地产行情的持续上涨,在各路资本、尤其是影子银行的推动下,以及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推动下,房贷准入开始形同虚设,贷款条件不断放宽。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方推动目标客户群体从高端覆盖向低端,同时按揭成数也越来越高。在各路资方、尤其是影子银行的怂恿下,甚至出现了0首付的情况。受此影响,贷款质量日趋下降,次贷真的变成了比较次的贷款。

但在房价不败的行情下,这些风险完全被掩盖住了。有房一族甚至把购房变成了提款机:房价上升后他们可以重新抵押再融资,新贷款不仅利率更低,而且借新还旧之后多出的一部分变成了购房者投资的奖励。这样的业务虽然投机,毕竟还是真的。但有些业务就完全变味了。一个身居加州年收入不到美元的墨西哥裔美国家庭,其英语水平甚至不足以应付日常交流,但却被登记为农业技术员,在新世纪金融公司获得了72万美元的房贷,购买了一套价值72万美元的住房!在资本冲动和监管缺位的合谋下,欺诈和骗贷这类更严重的风险也进入市场了,推动泡沫迅速扩张。但人们看不到其中的危险,只能感觉到房价不败带来的赚钱快感。1994年次级贷款的放款额为350亿美元(不到总贷款额的5%),但到了2005年已经达到6250亿美元,占总贷款额的20%。

同样在房价不败的行情下,美国当局也变得麻木起来。2005年,时任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伯南克——也就是格林斯潘之后继任并挽救美国经济于水火的美联储主席——还在宣称“房屋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基础的强劲”。当局态度可见一斑。

2004年6月以来的加息周期打破了泡沫的生产逻辑。购房人的支出必须要与自己的收入能力赛跑。现在就看谁离红线比较近了,收入越高越安全,收入越低越危险。这个过程中,处于风险最高端的次贷借款人由于承担的压力最大而首当其冲。之前,凭借房价上涨,经济拮据的业主还可以利用房屋升值或借或卖来弥补抵押贷款。但这种方式偿债的前提是房价上涨。房价一旦开始下跌,房主就失去了偿债能力。房价会下跌吗?

冲突紧张起来,就差最后一根稻草了。

2006年5月,凯斯–希勒房价指数出现了10多年来的首次月度下降。房地产不败神话即将幻灭。

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率

三、债务泡沫

2006年7月份,据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美国新房开工数量下跌2.5%,为近两年来最大降幅。与此同时美国全国房地产商联合会公布,7月份发展商信心指数跌至32点,下探至15年来的最低纪录。据估计,房地产市场的收缩导致2006年二季度GDP减少0.7%,下半年的GDP减少1.2%。随着楼市寒流,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水泥、钢材等行业也开始受到冲击。居民购房情绪转向观望,同时由于房地产财富效应减弱,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进一步压缩了支出。

经济降温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既包括美联储升息带来的影响,也包括高油价带来的冲击。但不管什么原因,经济降温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自然过程,现在它和楼市寒流形成了相互推进的反馈闭环。

2006年第一季度还高达5.6%的GDP增速——这是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增速最快的一个季度,到第二季度就已经突降至2.6%。消费、失业、通胀等诸多重要指标也随之开始出现问题。2006年第一季度的消费开支按年率计算增长5.1%,也是自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但到第二季度仅增长了2.5%。与此同时,美国失业率则从6月份的4.6%升至7月份的4.8%,达到此前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对此,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爱德华·拉齐尔表示,下调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受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影响,且降温幅度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但他同时也强调,美国经济虽然经受了房市降温的冲击,但目前仍在稳健运行。

他太乐观了。事实上,仅仅房地产泡沫的话,其后果还没有那么严重,毕竟只是一个市场的问题而已。但房地产泡沫的基础上长出了债务泡沫的话,那就要命了。不幸的是,现在的债务泡沫已经硕大无朋了。

就当时的次贷规模而言,美国次贷存量约为1.5万亿美元,而且这还是总量,并不是直接损失。哪怕30%烂掉也不过4000多亿。这一数额相对于美国13万亿的GDP和25万亿的债权市场规模是非常小的。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体系内,这一损失的规模也不过仅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3.6%,占比相当有限,完全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的应对能力范围之内。

但华尔街的投行精英们介入了。

华尔街第一步,将房贷证券化。华尔街将银行的次贷收集起来,在五大投行的牵头下将次贷进行了证券化处理,然后在资本市场上转卖出去。对于银行来说,贷款风险随着债券被转让出去,同时回收了资金可以用于未来的贷款投放,两全其美;对资本市场而言则丰富了投资产品,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抵押贷款证券在拥有高评级的同时提供了远高于国债的收益率,投资者乐享其成。

华尔街并未止步于此。第二步,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华尔街开始在次贷和次债的基础上开发衍生交易产品。华尔街在抵押贷款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名目繁多的各色证券产品,从底层的抵押贷款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到臭名昭著的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华尔街的金融工程师开动脑筋,把数量有限的房地产底层资产玩出了花样,甚至衍生交易产品本身也成为另一个衍生交易产品的底层资产。泡沫在泡沫中衍生,次贷被深深的埋在了最下面,即使是最资深的工程师也无法分辨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就更不要提广大投资者了。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的数据,美国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额从2001年的70万亿美元飙升到2007年的445万亿美元,远超次贷余额千倍。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2001年仅有9190亿美元,但到2007年已经达到62万亿美元。这其中据统计有80%的信用违约互换是没有风险对冲的,换句话说就是裸奔的风险敞口,也就是说80%的投机者都在赌房价会持续上涨。在这一过程中,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被牵涉进来,牵涉机构包括非银行贷款发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五大投行、私人证券发行机构、三大评级公司,以及各种信贷公司、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和数千家共同基金。他们分享着证券化过程中的高额佣金和投资回报。

就这样在华尔街的操控下,局部的次贷风险沿着资本市场的链条得以向全世界传播;而伴随着衍生交易产品的设计和繁衍,一座巍峨高耸的衍生品之塔就建立在了下面的沙地之上。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亏损过大申请破产保护。新世纪金融公司成立于1995年,1997年上市。因为赚钱太容易,公司盛行享乐之风,号称“工作时勤奋工作,娱乐时尽兴娱乐”,但实际只有后半句在发挥作用。2007年大潮开始退却的时候,新世纪金融公司最先光着屁股站了出来。2月7日,公司公告由于对2006年前三季度在房屋贷款违约和拖欠中所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导致第四季度预亏。当天收盘股价下跌超过35%。3月1日分析师调低了新世纪股价级别。3月5日,花旗高盛等机构(都别急,新世纪过初一大家过十五)纷纷通知新世纪提前还清融资,股价当天暴跌%。3月13日,纽约证交所停止了其股票交易,准备摘牌。4月2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正当大家还在讨论新世纪金融是否是因为管理不善经营落后而导致破产的时候,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这是一家大型银行)突然公告停止了其三只次级抵押贷款基金的赎回。公告声称这是因为美国资本市场某些领域的流动性彻底蒸发,导致其无法对某些资产的价值进行公允评估。在一片哗然中,人们对房地产的信仰、房地产不败的神话终于动摇了。投资者担心其本金的安全开始陆续赎回。随着恐惧的传播,人们怀疑的面积越来越大,起先是跟房地产相关的基金,然后是整体资产风险暴露程度较高的机构。于是投资者从质疑产品开始,过渡到质疑资产结构不健康,资产质量较差机构的偿付能力。

但是监管机构并没有看明白这里面的预兆,他们不能完全判断市场的走向到底是反转、是危机即将到来,还是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个案,毕竟亏损和波动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状态。于是在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召集下,美联储在8月10日召开了一个紧急电话会议之后,但讨论之后仍然维持了5.25%的利率水平。显然美联储虽然意识到了有问题存在,但认为风险并不严重,他们还是把主要关注点放在了通货膨胀上。其后10日仍有探讨但依旧是无果而终。直到40天后,9月18日,美联储终于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降息50个基点。尽管如此,美联储仍然在会议纪要中加上了“某些通胀风险仍然存在”的表述。

四、大风起兮

除了新世纪金融和巴黎银行,世界的其他角落也在陆续出现风险。7月,贝尔斯登有两只对冲基金倒闭(别急,我们稍后还会接着聊你),同时大力投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德国工业银行被迫接受援助。9月,英国的储蓄银行巨头北岩银行在新增债务融资失败后遭到了储户的挤兑。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在当地似乎都零零星星,但从上帝视角看,它们汇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而且各个事件追根溯源都可以追到房屋抵押贷款。

这些情况引起了美联储的关注,但总的来说,美联储把这些金融风险定义为流动性风险,并且看上去欧洲银行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为此,五国央行(美英加三国、欧洲和瑞士)在12月12日公布了货币互换协议以补充美元,同时美联储还创造了一个定期拍卖工具,用于以拍卖的形式向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主要是欧洲银行在美国的分行——提供贷款。但随后,这场由流动性危机开始的金融风险事件表现出来收缩信贷的趋势。而信贷收缩意味着经济放缓,经济放缓会再次收紧信贷。

伯南克以研究大萧条著称,而眼下的世界似乎就是在重复他的研究成果。果然,新年之后的经济数据说明美国经济自12月份起开始进入衰退。危机关头,美联储于2008年1月22日一次性下调利率75个基点,8天后再次下调50个基点,降至3%。而此时利率下降通道才走了4个月。美联储已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2008年3月份,贝尔斯登终于登场了(贝尔斯登表示,终于轮到我了)。

贝尔斯登是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虽然个头最小,但行为做派却很凶悍,经常操着极高的杠杆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中杀进杀出,赚取资产的低估值收益。贝尔斯登只认钱不认人,做事特立独行,1998年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重组中,贝尔斯登顶住压力,独自拒绝对LTCM按比例分配的基金购买计划,并因此被华尔街所敌视。这次泡沫时期,他把抵押贷款相关业务作为战略业务进行了重点拓展。2000-2007年间,贝尔斯登虽然身居五大投行末席,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承销量始终位居三甲;相应的,这项业务则为公司贡献了一半的利润。但在危机时刻,抵押贷款业务比例过高变成了贝尔斯登的软肋。这个时候的贝尔斯登的负债率高达%,换言之,其持有的抵押证券价值只要一个很小的下降就可以吞噬掉他的净资产。

2008年3月10日,这是一个星期一,一则关于贝尔斯登的谣言开始传播,声称贝尔斯登正在经历流动性问题。恐慌伴随着谣言迅速传播开来。贝尔斯登尽管手握180亿美元现金和高流动性证券,但仍然感到心惊胆战。他一边向美联储求救,一边向市场公开澄清,提振信心。但市场不为所动,流动性开始飞速流失,等到日终后贝尔斯登的现金已经降至125亿美元。第二天又一坏消息传来,高盛拒绝了贝尔斯登的一笔正常交易。于是谣言变得有根有据起来——高盛已经确认贝尔斯登的信用不足以支持正常交易。周三,回购市场向贝尔斯登关闭。到了周四晚上,贝尔斯登手里只剩区区20亿美元了。不到一周,贝尔斯登几乎丧失全部现金。

贝尔斯登陷入绝望,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唯一的指望就是美联储了。

周四晚上,以美联储和财政部为首的监管当局紧急磋商。但是大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怎么救,而是要不要救。倒不是伯南克(美联储主席)保尔森(财政部长)等人不待见贝尔斯登——虽然他确实招人讨厌,而是因为政府参与市场行为严重违背美国的自由市场精神。上一次这么干的还是1998年处理LCTM时的克林顿政府,结果被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在座的诸位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拎着自己的乌纱帽去救这么一个人人都不待见的公司吗?保尔森认为有。这位前高盛集团主席认为:“如果贝尔斯登倒下了,数以百计乃至数以千计的交易对手就不会再继续持有他们的抵押物,而是试图出售抵押物、压低价格,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苍天啊!LCTM的棺材板快按不住了。这正是10年前美联储安排私营机构救助LCTM的原因,而贝尔斯登当年拒绝参与这项救助行动。)

既然救,那大家就得抓紧时间设计方案,因为后面还有一个难题:美联储虽然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但贝尔斯登并不是银行,原则上讲不归美联储监管。还好,这种题目虽然挠头,但难不住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伯南克翻出了《联邦储备法》鲜为人知的第13条第3款,该条款允许美联储在“不寻常和紧急情况下”向“个人、合伙企业或公司”提供资金。这条款简直是个原子弹,赋予了美联储超高的权力,甚至超出了国会的授权范围。

经过彻夜准备,美联储终于在周五清晨开市前发布:美联储将以摩根大通银行作为媒介向贝尔斯登提供130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其度过这个周末(金额本身没有被宣布)。

撑过周五之后,大家迎来了渴望已久的周末——喘息之机。美联储和财政部化身投行,整个周末都在为贝尔斯登寻找买家。显然有一个人最合适:摩根大通。这家公司过去曾担任贝尔斯登在回购市场的清算银行,对贝尔斯登的资产状况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更何况他已经掺和进来了。

一天尽调后,大家围坐在300亿美元的垃圾资产旁边陷入了沉思。让摩根大通接手,这违反股东利益,推不下去。让美联储接手,这相当于让纳税人接手,也不合适;但如果是出于维持金融稳定的由头来接手有毒资产,那倒是可以,但这得有国会的授权,而国会的冗长流程却使这完全不可行。美联储陷入两难。伯南克左思右想之下,眼一闭选择了承担风险放手一搏,由美联储接手这300亿[1],摩根大通负责买下来剩余资产。(伯南克,我敬你是条汉子!)

3月16日,周日,摩根大通宣布对贝尔斯登进行收购。同日,美联储还创造了一个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以解决券商的流动性。他通过诸如扩展合格抵押物范围等措施使得借款给证券公司变得更加容易。

贝尔斯登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大家对华尔街这种高杠杆的商业模式非常敏感,在紧张的寻找着下一个倒下的对象。很快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就从贝尔斯登的身后走了出来。看他们臃肿的身躯就知道,他们必然是危机的下一个猎物。

房利美即最初的联邦国民抵押协会,他成立于1938年,作为政府资助企业,他的任务是增加进入住房领域的流动资金,并建立可供抵押贷款交易的二级流通市场。1968年,他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而从联邦预算中脱离。房地美即最初的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他于1971年注册成立并与房利美竞争,以此来提高二级抵押市场效率。由于身份特殊,一直以来两家公司凭借政府隐性担保拿着AAA级的低成本资金,赚着房屋抵押贷款、抵押担保和抵押贷款证券等产品的钱,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

既然信用高,那就可劲上杠杆。到2007年末,两房杠杆达到75︰1(贝尔斯登目中带泪,明明自己挺稳健的)。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损失继续增加,两房遭遇了跟贝尔斯登一样的情况。拿不出钱来就是政府信用也白搭,两房股价开始暴跌。仅仅2008年6月一个月内,房利美股价就跌了28%,房地美股价则下跌了34%。

两房占有房屋抵押贷款市场几乎一半的份额,实在太重要了。7月,无奈之下的财政部长保尔森决定请求国会授权财政部接管这两家公司。9月7日得到授权的财政部对两家公司进行了托管,这种措施等同于将其国有化。在接下来的3年中,美国财政部为防止政府支持企业的债券违约,总共注入了188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这一幕终于落下。伯南克和保尔森蹲在舞台中央的幕布前方,哆嗦着掏出两颗烟,对了对火,吐出一口烟圈。这俩难兄难弟这些日子被贝尔斯登和两房搞得焦头烂额,现在终于能歇口气了。然而,在舞台幕后高潮正在酝酿,雷曼兄弟扛着煤气罐正在全速奔来。

一周之后,大幕将再次掀起。

五、风暴眼

雷曼兄弟位居五大投行的第四把交椅,跟华尔街其他投行一样,都是通过高杠杆化、倚重低成本短期借款来赚取巨额利润。随着房价下跌,他的手中也滞留了大量卖不出去的次贷资产。2008年一季度,雷曼有价值近2000亿美元的回购协议尚未偿还,减计资产高达100亿美元。在贝尔斯登被收购后,与之近似的雷曼兄弟当然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其股票在贝尔斯登被收购后的周一就开始受到冲击。这时候金融同业也仗义不起来了。出于对雷曼兄弟的担心,金融市场里的各路机构在贝尔斯登倒下后的几天乃至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开始减小对雷曼兄弟的敞口,甚至有几家取消或者限制了他们的信用额度。但雷曼毕竟是雷曼,不是贝尔斯登,在这种不利情形下,硬是坚持了下来。

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趁年报披露对外做了一番展示以提振信心。此时他的资产负债表上股东权益还有260亿美元,资产6390亿美元,杠杆率仅为25︰1,远低于贝尔斯登。同时,雷曼兄弟手上还有450亿美元现金及高流动性证券,公司表示有信心应付任何支付需要。但投资者们却看到了其资产负债表上还有210亿美元的不动产和大约72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和资产支持证券”。在现在这个行情下,没人相信这些东西值930亿美元。这些资产只要减计30%,雷曼兄弟就会资不抵债。

雷曼兄弟外松内紧。在对外展示资金实力的同时,也在积极组织后手。但除了6月份通过发行优先股和长期债务筹得150亿美元外,就再没什么好消息了。7月,雷曼兄弟向美联储积极申请转变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