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年轻人创业,别在孵化器浪费时间了

木质桌子、落地窗、葱绿或者明黄色懒人沙发、不做吊顶管线裸露的天花板&;&;这些建筑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套典型的孵化器装修风格;而、T恤球鞋和永不离手的美式,则是活跃在这里的80后90后创客的标准look。

曾几何时,在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已经打不动人;一杯咖啡带来一个机会的创业奇迹才更鼓舞人心。更何况,这里不仅有咖啡和茶点,还有各式各样的、路演,如同欧罗巴宫廷永不停歇的舞会,排满了每家孵化器的活动日程表。

孵化器也好,加速器也好,创客空间也好&;&;几者叫法不同但本质趋同,只不过是模式的更迭罢了。2014年左右,创业大潮袭来,孵化器在政策春风和资本雨露的双重滋润下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大城市涌现。坐拥城市创业中心的黄金区位、一条龙管家式的物业解决方案、资源共享资本助力模式辅导的先发优势&;&;获得如上种种只需要低廉的租金,有的联合办公空间甚至号称免费入驻。

可以说,近几年创业者面对的环境越来越温柔了。曾经萦绕着创业这件事的凄风苦雨逐渐消散,创业更多成为一件很酷的事:

创业者无需再受财政状况的限制而蜗居在偏远老旧的办公室纵观市场上的孵化器,一水儿的地铁上盖、坐北朝南,装潢现代,极客中透着文艺、粗粝中透着前卫;茶水间、开放式露台和最先进的投影设备一应俱全,有的空间甚至还宣称能够练瑜伽。

不仅设施过硬,服务和资源更是孵化器们最称道的优势进驻XX空间,可以偶遇一线投资人,可以和知名公司团队做邻居;可以使用孵化器内部配给的行政、PR、财务、法务等资源,从而只需一心扑在创业本身;同窗互助、创业指导、资方对接仿佛一道道保险,令初次下海的创业者倍感稳妥又充满希望。

  然而,这种安全感和舒适感往往是一种错觉。

无尽的社群活动,可能只是孵化器的一种面子工程以及创业者用以自我说服的心理安慰。真正的一线投资机构比谁都更注重时间成本,这意味着他们几乎不会在以小白居多的孵化器中寻找机会。除了极少数头部的孵化器(通常租金很贵,或者门槛很高)能够请来真正的大咖做分享/指导/对接,大多数孵化器和创客空间为了兑现广告上的那些顶级投资人会面、一对一项目指导,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招来一些小型机构或者刚入行的投资经理甚至分析师,将他们包装成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做客对接会。(试问今天有几个投资人,没在年轻不懂事时当过孵化器的嘉宾?)而当投资小白碰上创业小白热闹之下,其实难副,产生不出任何营养。

诸如此类的社群活动,有没有转化率,只有当事人自己心知肚明。

创业者对于人脉和曝光率的过度渴望和依赖不断交换名片、BP分享、保持联络这种无意义的social浪费掉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光如此,更有甚者,还会上当受骗。几年前,曾有这么一则轶事流传于投资圈,成为笑谈:某君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号称管理规模几个亿,从而游走江湖,到处去见创业者。结果还真有不少经验不足的创业者中招失足,让此君捞到不少油水。

退一步讲,大多数孵化器本身的质素,决定了他们在孵化这件事上的乏力。几年前的那阵风刮过,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去干孵化器了做地产的、企业里做中层管理的、正在创业的做孵化器的人可谓形形色色。而创业孵化是个极其尖端的工种,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需要丰富的从业经验,是个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做孵化器也不是一个容易在项目成长上获得收益的事业,因此很难承担高昂的人才成本。不专业的孵化器和不专业的投资人,不仅难以为创业者提供价值,甚至会误导创业者。

没有真实有效的经验、服务、资源做支撑,那些号称孵化器的,只不过是个鸡蛋托儿而已。

在孵化器的发源地美国,顶尖孵化器YCombiantor成立于2005年,以其严进严出的门槛和对创业者魔鬼训练一般的指导著称,无数创业者前赴后继、削尖脑袋,只为能够坐到这家创投哈佛的工位前。其实YC早已是超越大多数本文所述的租房+企服这种level孵化器的神级存在,但即使是它,也自从在2010年走出Airbnb后,再也没有孵化出同等估值量级的公司。2018年,YC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成功上市的旗下公司Dropbox,而这距离Dropbox首次叩开YC的大门,已经过去了11个年头。

慢工出细活,精工出细活,创业没有捷径。殿堂级机构尚且如此,更遑论它在大洋彼岸的模仿者那些并没有什么经验与资源可言,只是租了一片楼、找了几个三方服务公司就开始以孵化器自居的二房东们。

  在这个生态中,创业行为本身,不过是商业模式的一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