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吸引了许多有梦想的大学生在家乡创业。他们付出了奋斗的汗水,成功的欢笑,失败的荣耀。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联合开展的大学生乡村创业调查显示,12.2%的受访者项目失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失败的创业者中,有71.4%的人承认自己会创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
小团队低成本创业在大学生农村创业中普遍存在,具有快速启动的优势。然而,由于门槛低,他们在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二时,潘长海和同学一起做水果电商公司,主要经营苹果、猕猴桃、火龙果等。他发现“用户不仅要求水果的口感,更看重水果的外观”。村民在收购中的善良让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当时他们收到了一家公司的大订单,但是货物交付后他们收到了投诉。寻找原因,发现村民给他们的水果味道很好,但作为浇头在外观上有些问题。结果,每个包装好的水果盒里都有一两个外观不好的水果。
潘长海说:“这是产品标准化的问题,但是我们创业公司比较紧,没有派人在现场守护。”当时队员都是学生,由于上课等原因,经常不是每天都到岗。这个项目已经运作了3年左右,到了毕业季,团队成员有了自己的位置,只能解散。“团队精神不和谐,这是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调查中,在回答失败原因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团队问题(85.7%)、资金问题(71.4%)和对农业政策的无知(57.1%)。然后是不了解当地情况的人(28.6%)和不了解农业技术的人(14.3%)。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电商市场规模达867.6亿元,其中阿里巴巴占比70%。2019年上半年,全国和省级贫困县共有800多个淘宝村。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像潘长海这样的大学生面临着大公司和个体户的双重冲击。
"我们公司主要的盈利方式是产品销售后的利润分成."潘长海回忆说,“很多大公司直接搞9.9元包邮销售,所以我们挤掉了市场。一些农民拥有电子商务,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计算他们的劳动力、肥料、包装等。作为成本,以高于批发价的价格直接挂在网上。”
现在潘长海已经放弃电商业务,开始做线下实体果茶店。目前他有百香果、葡萄等系列饮品。他在学习大型连锁茶叶店的运营模式,不断学习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职业化和职业化是大学生农村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2届北大学生魏永新,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甘肃定西县养鸡养羊,在北京工作了两年。“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感觉纯绿色喂养的鸡和羊更健康更有营养,应该有市场”。
当初魏永新预测自己的投资不会很大,因为他用的是自己的土地,家里的老人也可以帮忙,每年投资几万元。他认为用全谷物喂养的鸡应该有更高的价值,但后来发现,由于鸡的品种不多,它们卖不出好价钱。“比如山东的黑爪鸡只能卖两三百元,而我养的鸡最多只能卖150元。”。后来考虑引进优质品种,但养鸡受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引进后发现养不好。
魏永新最大的问题是养殖专业化。“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养鸡养羊,主要靠老人的经验,也没有温度、湿度等专业技术的标准指标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正在推进实施现代青年农民培训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能力精准培训。
毕业
" mention-index="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武小严,2015年创业做了一个青年果蔬公寓。西安城郊有很多优质的果园、农园,武小严觉得在城市近郊发展观光农业应该可以吸引一些游客。当时,正赶上新媒体快速发展,他便做了一个公众号,用新媒体方式将当地优质果园、菜园推介出去。项目进展很顺利,给园区带来很多游客,合作社、农园都争相跟他合作。
“当时还挺红火的,很多领导来考察,地方也推荐我们参加各种比赛。”虽然项目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盈利情况仍然不乐观。公众号主要是由武小严一个人维护,占用时间比较多,后来希望招专人负责新媒体业务,但公司一时又拿不出工资来。
“我们主要通过组织游客观光采摘团的方式,这种盈利方式变动性比较大。”武小严总结教训时表示,当时盈利方式没有打磨好,“比如项目其实可以跟园区达成合作从中抽成,或者跟种植户合作用包年等会员方式提供服务”。
乡村创业项目既与项目团队自身的资源、能力息息相关,也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生吴宏伟2016年在大学里创业时,正赶上电影《大鱼海棠》火爆,带火了福建漳州南靖县梅林村,他和团队调研后发现,那里不仅有特点鲜明的土楼建筑,还有梅花饼、梅花糕、梅花酒等特色美食。
团队准备开展农村旅游项目,当地老百姓也很欢迎,团队还带着这个项目参加了互联网+创业大赛的红色赛道。但项目的推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在准备跟地方签协议的时候,当地领导提出要和学校的相关领导见面沟通,“沟通中出了问题,一来二去就拖黄了”。
吴宏伟目前在做职业教育项目,“农村现在人才少,对新手段认知不够”。他还是怀揣乡村创业的梦想,如果之后再做旅游类项目,他设想先通过网红主播带货,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聚集人气,“对农民进行相关培训,也要给他们带来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参与采访:王骏扬 许革 王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