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积极 豆瓣

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地方政府在布局时应注意避免“新瓶装旧酒”,并着重建立创新导向型的制度环境

备受关注的“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终于又传出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争取在9月内,将规划正式提请国务院审议。

此前,各方已灌注许多热情在这7大领域之中,地方政府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持续“发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让不少人自发地将这一产业视为继国家4万亿投资之后,下一个主要的“攻坚”目标。潮涌背后,地方政府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的风险已经逐渐显现,各地纷纷出现发展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分散等问题。依赖旧有发展方式与经验应对新兴产业,显然并不十分适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第14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其中明言“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具体的采访中专家表示,体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外因,而地方政府以固有的产业发展思路应对新产业,才是影响发展的内因。

  “拥挤”的布局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2010年《“十二五”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指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布局明显,方向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和差别化不明确,缺少国家战略指导。大部分省区市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都多达6-9个以上,只有极少数地区提出4个领域,在风电、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通用飞机)等领域,重复建设和布局现象尤为明显。

还有一些更具体的数字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10年重点课题《我国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从调研的34个省市区新兴产业布局来看,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一半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面对此类现象,中咨公司石化轻纺发展部副主任乐有华对本刊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他们在具体的评估中发现,一些项目没有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基础以及相关的配套条件就已仓促上马,今后应注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他举例说,对于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至少应该做中试,经过充分的试验以及数据的积累才能上马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化项目。然而地方上因为急于取得突破,并争取各种优惠支持,所以很多项目的技术基础并不扎实。

另一方面,乐有华强调应防止割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因为新兴产业中的许多部分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应注意地方上是否具备相关的技术经济实力,不能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