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我创业失败故事的创业失败故事

7

上页:学习生涯

走上创业之路:我不是真正的创业者

其实还是应该感谢这段短暂的大学生活的,我更多的是把这个时段看成是我人生的转折期,这个时期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比如辨证的看待一个事物,这个思维方法我认为比波士顿集团法都有效,如果说波士顿集团法解决的是经营问题,那么辨证的思维解决的是人生战略问题。我现在很坚持一个人首先要解决人本身的方向设计问题,然后才是人生的经营问题,如果没有设计,那么最后大家只能拼学历拼老子的社会关系和银行存款。很多人没有去想这个事情,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行。

大学里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不久就结识了几个当时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依托一家知名网站开辟了一个厂商需求广告和行销策划之类的策划工作室,主要是收集当时各种开发区内的中小企业的需求,进行包装后发布,有的直接承包做网站。因为当时网站刚刚起步,很多人不懂,只是莫名感到洋玩意肯定错不了,威力无穷。我们一般分成三波,第一波介绍互联网,介绍前景,包装案例,这是鼓吹神化;第二波进行技术层面的展现,制做信息条传到网上,让老板看效果,留着电话等联系方式;一个月后回访,看点击,看留言,询问电话反馈情况,然后展示我们的一整套工作清单:名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括员工的袖标胸标等,新产品上市方案,网站或者信息条的内容制作与更新等等。电话和点击几乎都是我们伪装的,那时网络还不是很普及。这些东西一出来,还真能唬住一部分老板,记得当时有个生产电镀塑料件的小企业,老板一看自己的工厂的确是大变样了,那个高兴啊,回想他的表情绝对不亚于现在的老板们听到上市方案通过的欣喜。

我们也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这些工厂一般都在郊区,而且环境和交通都不是很好,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冷,还有一次其中一个技术“老总”被狗给咬伤小腿,很长时间不能战斗。我右手右腿都被自行车摔骨折过。

当时不懂,只是挂了个时髦的名字,其实现在看来那其实就是商机发布和解读的工作。事情开头还不错,四个月后四个人瓜分了2万块钱,拿着5000块钱,心里那个兴奋啊,当时真的感觉钱太好赚了,很快就挥霍一空了,说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再穷不能穷朋友,再苦不能苦嘴巴。1998年毕业大学生的工资差不多是从400-600这个标准开始的。一个月1000多块钱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就跟现在的4000-5000的感觉。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骗”到钱的,边学习边创业使我们都感到身份很有分量,四个人自封四个“总”,用上了当时最时髦华丽的职位修饰词语,俨然是未来的大亨。走到哪里都巴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什么总。无论到哪家企业都很能说,可能当时网络作为一个高科技形象特别是网络暴富的神话让这些小企业感到网络具备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神力吧?现在从需求价值上来分析,这帮刚刚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有着相当的精神空白需要填补,因为当时只要是名片上有个“WWW.***.COM”就立马显的不一样了。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铺张开来,一些朋友之间的分歧逐步显露出来,但是在利益面前小车不倒,照样往前推着。超越朋友之间的利益斗争、权利本位之争变的虽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无时无处不在。

这期间我一直幻想工作室可以一直经营下去,摩擦可以化解,始终在做着维系的工作。我几乎每天都很晚才睡觉,不规律的生活终于使本来就睡眠就不好的我就越发表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失眠症状,一个月能有十天睡好觉已经很感激,经常是半夜里醒来睡不着写东西,心得、各种计划、客户访谈整理、第二天的必须落实的事情等等。直到现在我依然是白天昏沉晚上精神,当然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在我心中规划着。

此时西部大开发刚刚起步,一切关于西部的都很有吸引力,为了进一步增加我们工作室的知名度,我还规划组织一个“了解中国,服务社会”的活动,主要是骑自行车横贯祖国东西方向,过程中联系各种媒体进行报道,展示各地风情习俗,而我当时的设想是充分利用大环境,主要的设计是从商业目的出发广泛的接触各地的中小企业主和各种开发区,建立长期的联络数据库,从现有知识层面来发掘一些基本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我也并不是很清晰、明确,因为当时那点道行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那种程度的。

年轻意气归意气,我还是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专心管理和经营,我干脆退学了。那年我大三。有人说可惜,我说庆幸。

创业不是三两天,选择这个方向,你就开始选择一个生命形式,中国目前不但对如何成材的问题的宽容度有限,而且对于年轻人的自我意志的表达的宽容度也是有限。中国人的认知结构里仍然是一种经验模式,所以才有“成者王败者寇”的慨叹!现在那段决策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想来是足够折磨人的。可以用“背腹受敌,惊心动魄”来形容。因为退学以后,你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认可你初始价值的牌照,一旦你创业失败,那你要为弥补这个缺陷付出常人许多倍的努力、自信心。说其为惨烈亦不为过。你在一个缺少足够宽容度的氛围里自我设计你的个人价值,很多人是把你当傻瓜和神经病来看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是巨大的。

即使你有了足够的准备,依然防不胜防,创业的人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身体健康,什么时候都要能吃能睡,具备快速修复的能力,而且性格应当足够开朗,什么困难面前都能笑的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先天条件。我的性格其实不适合创业的。这是我创业失败的另外一个因素。

要一个不一样的结果,首先要能够承受过程的不一样。而且要有粗细两套战略规划。但是事情的变故可没等我做好这些铺垫。

正好网络泡沫破灭之灾开始降临,我们这些网络之上的小跳蚤首先遇到冲击,人们突然开始怀疑网络,业务很难进展。利益和权利加上即将毕业的真正的工作压力,终于使工作名存实亡,1999年前后对于退学创业的学生无论如何社会是不会认可的。赚不到钱,矛盾肯定要激化。大家都想做山大王,谁都想说了算坚持下去的希望终于在大家相互抱怨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谁看谁不顺眼的分歧中分崩离析了。

这中间的种种变故让我从以前“天下多男人,皆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多姊妹之群”的简单人际观走出来,开始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和关系变化。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变得少言寡语了,并且从大大咧咧、外表张扬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懂得思考的人。我不是很会处理多方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不是创业者的致命伤。

不记得哪个哲学家说过:真正的人的自我觉悟的生命其实是从会思考那天开始的。我没文凭,事业也丢了,我一无所有了。时钟一般丁冬丁冬又回到原点,我想人生可能有很多的原点和轮回的。

这样,随着工作室的结束,我也彻底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人,艰苦的马拉松式的人生序幕才刚刚拉起来。之后我经历了大约半年的调整,走上了找工作糊口的道路。

找工作其实就是一种职业者的角色实践,也是创业的人生的一部分,曾经想边打工边创业,但还是没能变成现实。从青岛来到上海,只是很无奈和偶然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让我对创业、学习、就业、以及职业四者的角色了解更多了。

第123页    下页:失败之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