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车泉、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车圈老板说》“店聚”沙龙系列最后一期在车泉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有21家汽车后市场企业参与,旨在为终端店老板搭建一个交流、分享、互动的平台,为汽车服务店提供建议和意见。
通过参与的老板们的思想碰撞,一起分享经验和感受,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共同成长。活动开始时,汽车圈创始人武松总结了——异业合作的四种模式:
(以下是吴将军在活动现场分享的内容记录)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跨行业合作的四种模式,不完整。但是,综上所述,这四种模式很常见,也很容易实现。今天,我也将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计划和案例。我们来提一下实施中的困难。
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促进合作,订单由简单到复杂,互相推荐和交换流量,第二种是正常的联合营销,第三种是产品共享和跨行业运营,第四种是客户数据共享。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每个案例我都会有一个案例,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实施案例的可行性。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互相宣传,互相推广。在正式开始之前,我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跨行业合作。以上是我选择的一些经典案例。这是什么第一次?这是肯德基的炸鸡口红。很有创意,不是吗?第二种是香水,微信支付和金钱香水。这些计划强大吗?虽然不是作为产品推出,而是作为礼物,但我觉得还是挺有创意的,还有这个,LV
的包子,这都不是噱头,都是真的,LV在2014年的时候斥巨资收购新加坡的翡翠餐饮集团,他们以粤菜为主,推出了LV的小笼包,最后一个,可口可乐的包,可口可乐我们都知道是汽水,但是他做了一个包,我为什么要展示这些?并不是说跟咱们行业有关系,大家也不要认为异业合作是个很高端的事情,我只是想给大家一个理念,就是我们在谈异业合作的时候首先要把咱们的惯性思维打破,要敢去想才能把异业合作的事情做好,如果你老觉得异业合作就是简单的应该这样或者那样,被这种惯性思维困扰的话,你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点子。
异业合作可以通过商业结盟的方式,建立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彼此的品牌形象和资源共享,来吸引更多的客源,从而创造出双赢的市场利益。这话听上去高大上,但是实际上的道理非常浅显,异业合作是一种成本很低,效率非常高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

异业合作相比其他营销渠道的优势,我们在讲九大渠道的时候就提到过异业合作,跟他们另外的一些渠道来比,我归纳了这么几个点。“鸟笼效应”带来的流量和复购增加,客户消费利益最大化,体验最好,成本低,客户精准。
异业合作,做这个事情,你得明白他的优势点在哪,大家知道不知道什么叫作鸟笼效应?没人知道吗?那我换个问题,就是你家里面如果有一个空的鸟笼放在阳台,落满了灰,有一天你去打扫卫生,你看到那个鸟笼了你会怎么样?鸟笼效应是普通人难以突破的十大心理局限之一,大多数人看到一个空的鸟笼,本能的反应是我该买一只鸟回来,这就是鸟笼效应。客户消费利益最大化,体验最好就是我们通过异业合作的方式,让你的消费者在你的店周围利益最大化,通过我们整合之后,带给他们最大化的收益。剩下的两个就不解释了,这是异业合作和其他渠道相比的优势。

模式一、宣传推广合作,互相推荐互换流量
这个事情我把它归纳出来放在这,跟大家说,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高大上,很难落地。我换个角度想,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什么叫互换流量?就是你能不能到你隔壁的店,跟老板聊一聊,帮人家发个朋友圈,这家店不错。你的微信或者你的员工的微信可能都是你的客户,这个就叫互推,大家不要把这个事情想的特别高大上,公众号宣传、张贴海报……当然,你如果有这个实力,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这些事情你可以做,如果你有公众号,你就帮别人推一推,他帮你的推一推,如果你没有,你就帮他发发朋友圈,拍个抖音,拍个快手,拍个这种短视频,让他的人帮你也来发一发。这个就叫异业合作,其实没那么难,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不要把他想的多么高大上,一说异业合作就感觉要提升到什么高度上去,没必要,就简单的一聊,我们互相推一下,员工之间推一下客户的信息有打通了。像朋友圈内的互相推荐,就是最简单的异业合作。
大家平常可以出去走一走,不忙的时候可以和周边那些与你匹配的异业老板互相的推一推,你们的客户群极有可能是一样的,当然你要有这个条件,你可以设计海报,灯箱广告,多媒体广告,投放到他的店,然后你给他提供相应的回报,这事情看谁去做了,有这个精力或者能力就去做,没有的话互相推一推就行了。就好比我,车圈,到你店里面去了,我到你那去了,给你发个朋友圈,这难吗?不难,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模式二、常态化联合营销
这里面要做三件事情,我一直强调,每一期我都会说这个话题,门店的集客营销是一个常态化的事情,大家不要误认为我们这个沙龙是在教大家怎么做一场活动,不是这样子的,集中爆破做一场活动那是另外一回事,跟我们这个事情不相关,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要做营销,做集客的,那么在这个常态化的联合营销,异业合作的时候,有这么三件事情一定要干。
第一选定客户匹配度高的合作伙伴,你是个修豪华车的,你去跟一个凉皮肉夹馍店去谈异业合作,这就不对等,这个客户的匹配度低,先要观察,他店里面的消费项目,和你的店的消费项目是匹配的,先得找对合作伙伴。
第二件事情要互相了解,长期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我觉得在一个区域内,如果有一家店能发起,那么在这个区域里面一定能成立一个商业联盟,一会有案例,大家可以先思考。
第三个点就是做好前两个事情之后,共同参与制定“多赢”的营销方案。说白了就是和你周边差不多档次的老板多聊天,多喝酒,多吹牛,多想办法,做事情一定是在宏观上无限大,在微观上无限小。想的时候,拔高一点去想,做的时候方法可以很落地。我觉得就是这么简单,如果让我来做,我就把我周围的这些门店老板都聊一聊,到他店里去坐坐,看有什么消费项目,我先消费一下,没事把他约出来坐一坐,喝个酒聊聊天,一碰,互相了解了,信任了之后,适合多方的营销方案自然就出来了

常态化联合营销,我做了一个案例,我们的美工在设计的时候,把它叫做“车圈VIP卡方案”其实我觉得更应该叫一个“XXX社区”VIP卡方案,这个卡是这样子的售价99元,假设,我也只是这样子设定一下,大家等一下可以讨论一下,销售渠道是我谈的这三五家店,都可以卖。这个卡,谁卖的谁收益,你卖的99就是你的,我卖的99就是我的,这个卡内包含的服务,这也是做的假设,全年一共是五家店联合发起的,第一全年汽车八折、打蜡五折,剪头发七折,干洗店干洗衣服八折,用餐九折,假设我们推出这样一个卡,我是一家店,我发起,咱们讨论一下,大家觉得这个方案行不行得通?有没有什么难点?
*现场讨论情况较复杂,仅做总结性记录,欢迎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问题一:卖的多的店家,觉得自己出力了,服务有些跟不上
问题二:卖得少的店,客户来得多,觉得自己吃亏了
嗯,我觉得是常态化联合营销的三件事没做好,第一个问题不算是个问题,这种卡,谁卖谁收益,你卖的多你赚得多,我这个卡不是储值卡,就是一张价值99元的有面值的卡,拿着这个卡就是身份的象征,可以享受这些折扣服务。你卖了几千张就是几千张的钱。第二个问题肯定是上面的三件事情没做好,大家互相信任的基础没有建立,异业联盟说容易是容易,说难也挺难的,得选对人,格局得一样,胸怀得一样,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得一样,价值感得一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行,所以我给你说要互相了解,长期沟通。

模式三、产品共享和跨行业经营
这里面有几个点,第一个是以合作方的产品或服务为赠品,不一定是互换,也可以购买,第二以自己的等值产品做置换,我拿我的东西换你的东西第三,必要时可洽谈购买服务或产品,第四,制定消费满赠或储值满赠的营销策略,最后协助合作伙伴制定营销方案。
我们还是以刚才的五家为例,你能不能引导其他的四家,让他们觉得你制定的方案是无懈可击的,觉得你制定的方案是为大家好,谁发起谁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去找一个店去合作,我一定要摸清楚那个店的痛点在哪里,他的痛点跟我能不能匹配上,能不能通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的痛点,不是完全解决,解决一部分,这样人家才有意愿跟你合作,如果你就黑着头去谈合作,我为了用你的资源,这个事情大概率是谈不成的,先去观察他,了解他,了解透了之后,再去做这个事情。

这个问题也有相应的案例,跟大家讨论下,很仓促,我们设计做的一个海报,接下来的节日应该是中秋节,咱们洗车店或者一站式门店,能不能做一个活动,叫做“情浓中秋,感恩回馈”这是我上次提到的,回馈基盘客户的一个举措,具体的方式就是活动期间预存5000或者消费满一定数额赠送阖家团圆宴。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特别跨界,接受不了或者落不了地?我先说一下这个团圆宴,我如果做这个事情,团圆宴我会怎么谈,我会跟我合作的这家店,比如说他家餐标888,我跟他谈一个内部价,然后把这个事情引流到我这来,我做这个事情的目的,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海报在你店里贴着的话,实际上对你店里的好感度有一个提升,是一举多得的,不是光为了那预存的5000,他有一个影响力的宣传。
*现场讨论情况较复杂,仅做总结性记录,欢迎扫码观看直播回放
问题:不太符合消费习惯,跨界跨得有些无厘头
我刚才用了四个案例,还是没有完全打开大家的思路,要敢于去尝试,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好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店很小,一点规模都没有,那就不要做这种了,这种异业合作还是适合有一定基础的门店。还有大家记住,我现在展示的方案,绝不能拿回去用,我反复强调,咱们是讨论是启发,你去想,非得送一桌饭吗?能不能送一个美容美发的体验卡?能不能送一个别的什么东西?大家要有启发,我是故意把这个话题跨得很大,还有更颠覆的,想的时候无限大,落地时候再去慢慢琢磨小的事情。这个方案跨度确实大,我在做的时候也觉得跨度大。

第二个案例,如果上一个跨度大,那我觉得这一个就更颠覆了,这是我这两年一直倡导的一件事情,但是他依然是有先决条件的,店面的基础条件得好,如果你做不到,做这个事情也是白做。我给大家把这个逻辑捋一下。我们门店的客户是车主,车主是社会的中产,也是消费的中坚力量,还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把社会的中坚力量抓的这么准的,很有可能我们手里面抓的这么多的车主,这么多的客户,浪费了资源,他们其实才是强有力的消费者,所以我认为,如果你的店面具有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跨行业经营,直播电商、代购都很火,我们拥有这么多的会员客户,有没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呢?开门做生意,老板们的思维一定要打开。
(这一段强烈建议老板们看下直播回放,很精彩,非常有启发)

模式四、客户数据共享
这个就比较难了,这个门槛其实挺高的到不了特别信任的程度,这个事情很难贯彻下去,具体也是做三件事情。当与异业合作伙伴客户高度互补高度匹配时,可以考虑共享客户信息,这需要资源对等且互相高度信任,同时可以进一步打造社区生活消费圈,在促销、售后方面服务升级,什么意思呢?我们有个案例

比如说,我建立一个异业合作的社群,我这几家店都是围绕着这个小区,这些老板我也都很熟,长期沟通下来,大家的格局想法都一样,我发起建一个群,大家都把自己的客户拉进群,大家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客户拉进来了之后多商户整合可以弥补单项服务或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和粘性不足问题,我是这个小区的住户,外围的底商有五家我常用的服务洗车、养车、健身房、吃饭、干洗店还有美容美发,这几家联合租了个商圈,把我拉进去,天天搞活动,这里面可玩的东西太多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里面可以拼团,可以发软件等等,汽车精洗,原价99,满20人49,满30人39,这就玩起来了,转起来了,这个叫客户数据共享,通过拼团、秒杀、签到积分等方式做好社群营销,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复购;因为合力获客,所有商家都能触达其他商家带来的客户。
这事情做起来其实也挺难的,前提条件还是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走出去,和周围的商家谈异业合作的方式。如果我是一个小区的住户,我周边的商家建了这样一个群,我如果有足够的信任,所有的生活有这一个群就够了,我的基本的生活服务,这个群里面都有,而且这几家店的老板慢慢我也都熟了,基本上就绑定了,再加上不间断地搞搞活动,再把前面几点弄上去,挺有意思,挺好玩的。我经常想问题会站在车主的角度,跳出来,如果我是车主,我会怎么样想。

其实今天挺感慨的,七期结束了,我也是把我这几年的从业经验做了一个梳理,也发现了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
第一句话:行业急剧变革的时代,营销集客是门店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做好营销集客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我们这七期沙龙,一直在讲营销集客,我也在反复地强调营销集客不是单点爆破,不是搞活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做的事情,车圈也需要做,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做。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么厉害,你见过他们广告停过吗?不管企业大小,这个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无论投入多还是投入少,这个事情始终是要做的,我们这七期的沙龙就是帮大家做一个梳理。
跟大家分享个小故事,卖草帽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卖草帽,卖的很辛苦,有一次他走到一颗树下面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所有的草帽都不见了。一抬头,发现树上的猴子都学他用草帽遮阳,他灵机一动,把草帽狠狠的摔在地上,树上的猴子有样学样,纷纷把草帽摔了下来,这个人就把草帽都捡了回来。他回去之后就把这个对付猴子的方式教给了他儿子,他儿子又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他孙子,有一天,孙子靠在树边睡着了,醒来发现草帽被猴子们偷走了,他想起了爷爷的办法,于是便把草帽狠狠的摔在地上,可是树上的猴子却不为所动,领头的猴子看着他,轻蔑地说道:“谁还没有个爷爷了!”
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有的时候我们之前成功的经验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所以第二句话就是:学习虽然非常枯燥,但每个老板都要明白持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要放下学习的功利心,尽快实现从学到悟的转变。
现在汽车后市场就像一座森林,每个老板都想要一张走出去的地图,森林是在变化的,地图可能是错的,但指南针永远是对的,这也是车圈办这个车圈老板说的目的,让大家都拥有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