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缴获了几吨工业盐。记者傅继茂图片报道:从江西购买的工业盐被不法分子加工成假食用盐,在东莞流通。位于东莞大朗镇水口村的一家假盐黑作坊被羊城晚报记者踢出。大朗镇政府多个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假盐黑作坊,当场查获假盐数吨、加工器具一台。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黑作坊臭味熏人
7月1日,知情人张先生报道,在位于东莞市大朗镇水口村的一排废品店里,有人长期制售假盐,卖给附近的农贸市场和餐馆食堂。
羊城晚报记者根据报道线索暗访废品店,发现该店位于偏僻处,后面杂草丛生,各店铁门紧闭,门口停着一辆大货车,大货车和地上散落着细盐。记者靠近铁门,听到厂房里机器“砰”的一声。随后记者将情况向大朗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1日下午3时,大朗镇政府组织公安、东莞盐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突击检查了涉嫌制假制盐的黑作坊。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在无人应答的情况下强行打开了排里的7个铁门。
眼前的景象令人惊讶。这个假盐里的黑作坊环境恶劣,地面满是污垢,臭气熏天,一台电脑自动包装机正在运转。机器旁边堆放着几十个白色蛇皮袋,里面装满了工业盐。蛇皮袋表明这些工业盐来自江西。此外,还有一个装满工业盐的凹槽,凹槽上方的天花板摇摇欲坠。凹槽连接自动机,将工业盐包装成市场上销售的加碘“精盐”。在机器旁边,有几十箱假盐已经包装好准备发货。
店铺后面,一扇木门被强行打开,掉在地上。“机器开着,手机在充电,肯定是从后门逃出来的。”执法人员表示,这些非法分子利用工业盐制造假盐并出售到市场上。食用过多工业盐后,人体内重金属会超标,相当于慢性中毒。
假盐流向小餐馆
东莞盐务局工作人员惊叹,不法分子的模拟技术相当高。记者看到,高仿假盐包装袋与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盐包装非常相似,有生产日期等各种标签。盐务局工作人员建议,如果是东莞盐务局销售的食用盐,可以用手擦掉包装袋上印的生产日期,标签会反光。记者随后拿起假盐包装袋,用手擦拭印好的生产日期,结果擦不掉,标签上也没有发现反光。
“他们白天都关门了,非常警惕,还有人在外面守着。”知情人张先生说,这个假盐黑作坊已经存在两年多了。每天,大卡车将数百箱假盐拉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和工业区的小餐馆。警方查获的发货账本显示,6月29日发货400箱,6月30日发货540箱,按每箱20公斤计算。犯罪分子在两天内制造并销售了18800公斤假盐。
东莞盐务局工作人员直言,一些不法分子因为暴利的诱惑,知法犯法。按照现在的市场价,470元可以买一吨工业盐,一吨工业盐可以制造销售成2000包左右的假盐。按照每包卖假盐1.5元计算,470元一吨的工业盐可以做成市场价格3000元的假盐,利润巨大。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镇上农贸市场和工业区食堂的排查。”大朗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挖假盐制造、销售背后的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