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一直是大消费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长期关注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相比于大多数制造业面对企业的to B模式,我更喜欢餐饮直接面对消费者的to C模式。更重要的是,研究吃、喝、喝,总会让一个美食家充满动力。
从市场表现上看,近一年食品饮料板块不负众望,从一季度之后就开始与大盘逐渐拉开差距。虽然近期消费股整体受挫,但从长期来看依然是潜力十足。
严格来说,今天算是一篇对龙头公司的汇总与分享,对于具体的分析大家可以搜索查阅之前的分析文章。当然,仅做学习上的分享交流,不代表推荐或持仓嗷~
1.青岛啤酒
1995年上市的山东青岛某国企,啤酒行业格局稳定,白酒企业地方割据严重,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在70%左右。青岛啤酒总部位于山东,市场份额达到16%,仅次于华润。公司账上货币资金占比很高,并不缺钱,未来的发力点可能在高端啤酒上。
2.双汇发展
1998年河南漯河猪肉加工企业上市,公司所在的肉制品行业相对成熟,低温肉制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双汇是肉类加工业的绝对龙头,万洲国际是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也是美国最大的猪肉企业,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最大。
所以说规模优势就是最大优势,公司前十大股东均为社保基金、国家队、北上资金等。
3.伊利股份
国内乳制品龙头,内蒙古企业1996年上市。目前,中国乳业已经成熟,处于缓慢增长阶段。70%的产品是常温奶,伊利和蒙牛的市场份额在20%左右。相对于蒙牛,伊利的优势在于常温奶,而且渠道下沉更广,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稳"字概括。
4.桃李面包
虽然在山海关的投入还不够,但李涛面包确实是来自东北的好企业。面包是一种生产门槛低、同质性强、具有一定地域性的产品。目前面包市场还很分散,前五名市场份额不足
25%。桃李作为面包龙头持有11%的市场份额,能将面包这种东西从区域做到全国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公司最大的扩张优势在于"中央工厂+商超"的模式,相对于自主开店成本更低、可复制性更强,而且与龙头连锁超市建立合作关系也会形成连锁效应。同时公司还在发可转债进一步扩张产能,继续扩张。
5.贵州茅台
A股NO.1的企业,相信我也不必过多介绍了。茅台的产能问题已经不是不要问题。而且产品已经渐渐脱离了普通的消费属性而带上了奢侈品属性,有收藏价值和社交价值在内。
6.良品铺子
关于休闲零食其实三只松鼠规模最大,但是良品铺子的模式与结构目前来看最为健康,且市值排名第一。公司所在的休闲零食市场规模接近两万亿,未来仍有发展空间。良品铺子线上线下占比均接近50%,是所有零食企业中最为均衡的,公司在线下的扩张主要采用加盟模式,保证了扩张速度。
而且良品铺子定位高端化零食,有一定的质量口碑。上游选择的代工厂商多数拥有自主品牌,一定程度上保证品控。
7.涪陵榨菜
2010年上市的重庆国企,是榨菜行业的龙头也是行业中唯一上市公司。榨菜虽然制作门槛低、具有同质性,但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前五名市场占有率达到60%,涪陵榨菜持有35%的市场份额。
公司所在地涪陵是榨菜原料青菜头的重要产区,公司原材料产地优势明显。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有很强的定价能力,产品十年提价幅度达到400%超过茅台。
8.海天味业
之前多次介绍过的消费股明星,市值不断创下新高。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不高,前五名市占率不到50%,海天排名第一持有市场份额16%,其中酱油行业较为成熟,海天市占率达到43%成为绝对的龙头。销售渠道广也是公司的核心优势。虽短期被杀估值有点惨,但不改长期看好趋势。
9.三全食品
速冻食品龙头,市场占有率接近25%。速冻行业在我国其实属于发展中的朝阳行业,属于传统食品的产业化进步,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三全作为龙头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头排受益者。公司话语权不断增强,对下游议价能力在提升,同时在搞产能扩建实现扩张。
疫情成为速冻食品发展的新契机,三全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净利润总额。
10.绝味食品
2017年上市的湖南企业,力压周黑鸭、煌上煌等企业成为休闲卤制品龙头。卤制品市场较为分散,前五名市占率仅约为20%,绝味持有市场份额9%。目前绝味扩张以加盟为主,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现有的规模优势就是最大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