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雕刻自己的艺术人生
根据《劳动报》的报道,城市对慢生活的需求催生了一批新的手工作坊:陶艺、编织、木工、制布、刺绣、皮具制作.它们要么脱胎于传统手工艺,要么迎合都市时尚的需求,吸引着从儿童到成年的都市人在这些手工作坊中消磨时间和休闲。
曾经,机器生产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们的手工劳动,那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逐渐变得默默无闻;如今,手工艺品摆脱了必需品的角色,在休闲娱乐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他们不再渐行渐远,他们正在回头。
在追求个性的今天,手工DIY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装饰性和实用性的表现以及自由的乐趣,在现代城市中依然流行。它让传统手工艺生成赋予现代想象,散发出时尚魅力。同时,它已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创意创业项目和城市中独特的景观。
挑选打磨琥珀,珍藏时间的魂魄
位于杨浦创智天地的韦德路是大学路的第一条升级支路。韦德路延续了大学路的“巴黎左岸”风格,与大学路倡导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形成了创新的乐活街。在这条街上,有各种风格的创意买家商店和独家DIY珠宝工作室。
在路的起点,一块块琥珀静静地躺在“洪磨坊”的角落里。店长是技术人员,本职工作是ISO认证。他出身于管理系统审计培训工作,但他很享受打磨琥珀蜜蜡的过程。“它带给我快乐和成就感。我觉得是一种能带给人快乐心灵的休闲活动。”带着这样的感受和一颗心与大家分享,这个琥珀蜜蜡DIY艺术空间已经初具规模。坐在落地窗前,沉思这块凝结时间的宝石,捧着香茗,看着窗外大学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用缓慢的时间静静地体验冥想。
开店前两年多,文书成堆的店主是大学路的常客,在大学路的各种咖啡店和茶馆都完成了很多报道。这里的每一家店铺都特色鲜明,让人心旷神怡,这与店主和弘磨的定位完全一致。与创智天地合作也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从前期的交流调研到整体设计风格的掌控以及与整条街的协调,都得到了支持和帮助。
当你去弘磨时,顾客可以用手挑选和打磨自己的琥珀蜜蜡首饰。店主以个人宝石制作经验,帮助每位顾客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工作,确保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独一无二的。成立一年多来,各种各样的人都进了洪磨,最小的5岁,最大的近80岁。
每一块琥珀粗糙的石头都堆积了上亿年,皮肤变得越来越丑,出现了灰尘、褶皱和裂缝。然而,心被压得很美,自然就赢了。在弘磨的打磨过程中,客户慢慢打开那些尘封的岁月,发现时间的美好。一方面是打磨惊喜,另一方面是慢慢体味生活的感受。
陶艺设计不断推陈出新
手工烧制陶器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仍然有很多粉丝认为手工烧制陶器是修身养性的唯一途径。
在莫干山路上,有一个极具东方内涵的新瓷品牌,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生产工艺,汇聚了景德镇的艺术家和特洛伊木马的新生代设计师,阐述了店主对传统文化和美的理解。在一个巨大的两层商店里,喜欢自己动手的DIY爱好者可以尝试制作手工陶器和皮革制品。店里有四台可以制作陶胚的机器。制作陶器一般需要三次,第一次做底,第二次上色,第三次才能得到成品;有无数的半成品供游客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杯子。
同乐坊“一创”陶艺工作室多年来不断创新,指导DIY爱好者进行个性化设计和装饰,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手工陶艺。创始人蒋,在宜兴陶瓷研究院工作8年,中国陶瓷艺术协会理事。如何将传统陶瓷艺术转化为现代艺术,成为她探索的思路。“三四年前,我经常指导顾客制作花盆、烟灰缸、茶盘、茶杯、烛台、笔筒等陶瓷艺术品。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他们更倾向于制作具有特色的装饰陶瓷艺术,如香炉、微雕山水、琉璃挂盘等。”前几年客人要送陶器到宜兴,现在店里有电窑,蒋老师的微信“开窑”播放更频繁。花香炉、镂空烛台、莲花托盘、桃心杯、盆栽小屋、人物雕塑、LV手提袋笔筒、立体鱼盘、野猪形手机架.很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创作自己的作品。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们使用各种技术,如拼接、镂空和压花。有些作品造型独特,釉色鲜明,被称为“窑中珍品”
最近,客人们玩了陶瓷版画,平面的、浮雕的、方形的、圆形的、爱心的、全釉面的、半釉面的、紫泥的、黄泥的和红色的
泥的……陶艺简直像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而蒋老师卖着关子说:“我还有很多想法,比如结合扎染、蜡染,都可以运用于陶艺。”五色沙瓶画考验想象力
沙瓶画是约旦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人们将五颜六色的沙子灌入形态各异的玻璃瓶中,不使用任何粘合剂,在瓶中堆砌出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小的沙瓶约10厘米高,大的有几十厘米高,每个瓶子里都有逼真而奇怪的画,有简单的几何图案,也有复杂的沙漠风光、海滨风光等。
90后青年周羽飞毕业于美术院校,他是从一则网络视频中了解到沙瓶画这项艺术的。“视频里,有几个约旦艺术家在成都的一个商场里表演沙瓶画,简单几个步骤就能把彩色的沙子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令人爱不释手。”小周有着美术基础,本身又是沙画师,几乎无师自通,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今年5月,他的DIY创意馆里正式推出了沙瓶画项目。
制作沙瓶画所需的东西很简单,各种颜色的沙子、漏斗、勺子、小棒针等。可以先用勺子将沙子舀进瓶里,如果瓶口太小,可以用纸片和吸管制作简易漏斗,一边摇瓶子一边转漏斗,慢慢地灌入沙子。制作沙瓶画不仅要有耐心,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整体构图能力,它和织毛衣一样,得由下到上一层一层用不同颜色的沙子构建。每换一种颜色,都需要用手或小勺压紧,如果不小心沙子撒多了或者混起来了,则需要把“画”错的部分拨到瓶子中间,再重新灌入沙子。
“小孩子特别喜欢沙瓶画,初学者一般从制作彩虹瓶开始练习,再逐步增加难度,制作浪花、爱心、蝴蝶结等。”小周将塞着木塞的彩虹瓶倒置在桌上,瓶中的沙子纹丝不动,像是被黏住了一样。但他明确表示,沙子里并没有胶水,但沙子却固定住了,“这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沙子要用工具压紧,紧密到插进一支雕塑笔后,直接能连笔带瓶子一起拿起来。最后,还要在木塞上涂点胶水,塞进瓶中,好让木塞和瓶口完全密封。如此一来,瓶内画面被固定住了,一个沙瓶画就完成了。
让石头开口说出最美的情话
如果石头会说话,说的一定是世上最好听的情话———这是来自“TALKINGSTONE石头·说话吧”开场白。
同样身处伟德路,石头说话吧不仅有饰品和咖啡,还有自信与美丽;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爱与温暖。
不同于传统饰品店,走进石头说话吧,你可以找到美石,同时定制自己的饰品。在店里面,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石头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蜜蜡、青金、南红、碧玉、白玉、水晶、天河、珍珠、石榴石等,如果开个脑洞,它们就可以成为饰品界的颜值担当。一旁的DIY爱好者已经准备一展身手,在店员的指点下,一对母子将各种石头做组合搭配,不断比画研究着石头的组合样式,亲子互动间其乐无穷。“DIY的过程,也是与石头们对话的过程。”爱好者说到。
种植多肉盆栽感悟慢生活
园艺动手,成为不少追求慢生活的人的爱好。新新旧旧的瓶子,动手巧妙DIY,让“肉嘟嘟”的多肉有了更多错落的趣味和丰富的质感,充满绿色创意的生活空间即刻拥有。抛开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暂且放到一边,动手玩乐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求,藏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各类DIY工作室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热捧。
绕过衡山坊,走进一条小弄堂,看见不远的地方摆着的一片绿色,那是一家叫作“当咖啡遇到多肉”的咖啡馆。
说是一家咖啡馆,但店里面几乎全是正在摆弄多肉、石头、泥土的顾客,更像一个“园艺手工坊”。据说“当咖啡遇到多肉”最早的确是一家标准的咖啡店,但店铺经营状况一直不好,直到2014年年底,老板为咖啡店引入了当时正在兴起的DIY多肉盆栽的概念,将多肉微景观DIY体验课和咖啡等饮料打包做成套餐销售,店铺才算迎来了第二春。
双休日里,店中坐满了女生,她们一边聊天喝东西,一边打理着自己面前的盆栽。原先闺蜜们周末聚会不是逛街就是下午茶,多肉盆栽DIY成了一件新鲜事。
多肉盆栽DIY的专业度要求远不如木工、金工这一类的手工项目,同时,制作盆栽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体验式消费,开设长期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比较低,因此老师的重要性就更加小了。
“多肉植物DIY是一种技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田园慢生活。越来越多人喜爱多肉盆栽,不单单只是因为它可爱的模样,更多的应该是制作盆栽的过程,那种动手的乐趣,那种让心归于平静的状态,以及那种慢慢悠悠感悟生活的心情。”一位热衷多肉DIY的人说道。
在商场里,五花八门的手工作坊聚合在一起,如今,体验比现成的工艺品更好卖。据说,有的商场以很低的租金寻找优秀手工艺匠人开店,条件非常优惠。想要经营好,除了要对传统手工进行创新,还要有营销和推广意识。
手工课程如雨后春笋
“现在大家都在说消费升级,这不光是指要吃、喝和用更好的东西,也包括要玩得更有趣。物质生活丰富了,大家自然就有精神上的追求了。”YHOUSE副总裁陈阳说道,“但现在我们很多人没有兴趣和爱好,不知道该去玩什么,而手工体验课就正好给了大家去尝试和培养兴趣爱好的机会。”
YHOUSE是一家精致生活方式服务平台,这个创办于2012年的美食玩乐预订APP在2016年1月进行了改版,原来的“美食”和“活动”版块进一步细分成了“美食”、“玩乐”与“生活学院”,像多肉盆栽DIY课程就属于新辟出的生活学院范畴。
“我们会单辟出生活学院就是看到了顾客对于这一类课程越来越大的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提供这一类服务的商铺正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YHOUSE商务拓展总监谷贝贝说。谷贝贝还记得两三年前,平台上能找到的手工课不算太多,能放入“玩乐”板块的课程大多数都与烘焙、插花有关,后续才开始零星出现类似于零基础油画这样的课。而现在再去看生活学院的页面,自制精油、绣花、缝衣服,甚至做乐器都已经不能算是那么新鲜的课程了,几乎每隔几天就能发现新的品类上线。
购物中心开辟DIY专区
各大购物中心为了争抢客源、提高人气,近期也不断增加体验式业态的比重。那些曾以衣着为主打的百货商店、购物中心里,继增加美容、咖啡馆等休闲餐饮,引入母婴、亲子业态之后,纷纷向特色DIY体验店抛出橄榄枝,希望让女性和孩子们能够“坐”下来,多消磨些时光。
诸如大悦城、K11等时尚购物中心,专门开辟了DIY体验区。常见的有超轻黏土制作、粘贴画、数字油画,孩子们涂涂色、玩玩沙,玩得不亦乐乎;也有专门的烘焙工作室,做蛋糕、做饼干、做面包,新鲜又好吃。家长们乐于带孩子来DIY,一方面能够轻松带孩子,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能让孩子专注一二个小时做一样东西,还能拿出亲手制作的作品,感觉很棒。”一位家长表示。
在长宁区的缤谷文化休闲广场,就开辟了400平方米的“匠艺生活馆”。据了解,这个区域是商场方面的策划,将各种DIY创意小店聚集到一起,旨在拉动商场客流。匠艺生活馆内,有制作银饰搭配的,有烘焙蛋糕甜点的,有教零基础油画的,还有制作沙瓶画等,不少文艺青年慕名而去,坐在桌边摆弄一二个小时,沉浸在DIY手工的“小确幸”里。
有数据显示,如今除了聚餐、逛街、看电影、KTV外,还有超过9成的消费者愿意选择DIY手工制作作为休闲娱乐。其中,消费者愿意制作的DIY产品中,甜品类(巧克力、蛋糕、饼干等)占比最高,其次是艺术类(沙画、陶瓷、文化衫等),之后是饰品类(银饰、手链、项链等)。
如今购物中心面临转型,业态在不断调整。“如今餐饮业同质化严重,亲子场馆也比比皆是,DIY业态成了又一个竞争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商场、购物中心需要消费者在吃饭以外的时间留下来,那么,需要消费者“亲身参与”、“主动体验”的DIY场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它的受众面没有限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参与,DIY业态很有发展潜力。
体验比成品更好卖
商场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有的原创作品初看并不惊艳,匆匆路过的顾客只看到了价格不菲,不了解它的价值、背后的故事和里面的细节,认为性价比不高。例如某陶艺馆橱窗里陈列着各种造型的陶器、紫砂壶,一问价格,少则600元,多则几千,顾客自然难以接受。但如果除了逛逛看看,还能亲自动手制作,让顾客深入了解这项手工艺的历史和工艺流程,那么,对这项手工艺无疑是更好的宣传和推广。
经营者周羽飞表示:“在商场里,手工体验绝对比现成的工艺品更好卖。”人们看到喜欢的工艺品,并不一定想拥有,就算想买也会和店主讨价还价,还对作品的种种细节挑三拣四。但是,如果一件工艺品是由客人自己设计,并全程亲手参与制作的话,那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客人愿意为这种体验掏钱。“多数人没有美术基础,有的作品看起来很粗糙,显得很笨拙,但这种的质朴的手作,同样让人很温暖。”
更值得一提的是,手工体验馆还成为时下小型聚会的创意之选。情人节时,闺蜜们相约而来制作花艺;闲暇时,老同学们相约陶吧喝茶玩陶;孩子过生日,借烘焙工坊开派对吃蛋糕;恋爱纪念日,情侣们一起DIY专属的饰品;公司举办集体活动,也会去创意工作室做做木工、玩玩布艺等。有的经营者透露,商场设置专属DIY区域后,活动空间变大了,甚至有50人的团队前来搞派对,不仅带动了周边好家DIY店铺的生意,还让附近的餐饮店也沾了光。传统艺术紧扣现代风格
手工作坊的世界里材质林林总总,DIY的产品遍及木刻、皮革、玻璃、陶艺、饰品打磨等等,这些DIY小店迎合了时下年轻人追求个性的心理,让手工爱好者们在“亲手制造”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份匠心。记者发现,这些手工作坊的经营者通常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而那些技术很好、有一定年纪的人难觅踪影。
据说,有一些手工艺匠人技术很好,有商场以很低的租金找他们开店,条件非常优惠。但由于项目本身日常运营成本很高,而顾客对课程价格都有承受上限,很难从单纯授课来覆盖所有成本。有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其设计已经与时代脱离,无法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使用或现代风格,因此也难以推广。还有一些工艺,制作起来十分耗时,工艺技术含量太高,初学者无法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作品,体验感不好。因此,传统手工艺结合现代艺术非常重要,经营者还要有非常强大的营销推广意识。
经营者蒋建红则表示,如今,艺术消费已被认可,人们会花钱去学钢琴、舞蹈等,而陶艺DIY也可以看作一门系统的课程。一块土、几样工具,几支笔,一点颜料,真要计算成本,其实并没有多少,但仅仅是有这些材料没有相应的艺术指导,零基础的消费者是不可能制作出好作品来的。据了解,她的DIY体验课通常在150元一课时,其课程还可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兴趣培训,就好比普通白领、小朋友偶尔来玩几次。其次是技能培训,要经过较长周期的系统学习,将来可用于表演或教学。第三是创业培训,跟我学陶艺的人,不仅能学到艺术,还可以学到经营模式,如何引进材料等等。”她相信,对传统的手艺进行创新,使之与生活日常紧密结合,她的课程总能保持吸引力,而传统手工艺也会自然地传承下去,熠熠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