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本报记者朱东编辑:李静
9月20日,由Gary Hammer管理实验室(MLab)和海尔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合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隆重开幕。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光应邀出席发布会,并组织70余支《中外管理》参评团队作为嘉宾,深度参与本次论坛。包括《中外管理》联合出品方:北京腾聚达猎头公司董事长景;河北金沙河面粉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海金;凌,湖南松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财之府(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中外管理》杂志陪伴海尔26年,见证了海尔从“中国的海尔”到“世界的海尔”的伟大转变,尤其是“一人一台”模式的转变,这是世界级的难度。
本次论坛,来自全球学术界、商界、媒体的大咖齐聚论坛,分享讨论物联网时代管理范式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即——“三命”系统。与会专家认为,海尔的一元化模式是解锁未来价值增长的关键。本次大会也被业界认为是引爆世界物联网范式的重要标志。
海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外管理》杂志联合制片人张瑞敏
论坛开幕式上,海尔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外管理》杂志联合制片人张瑞敏发表了题为《首创“三生”体系,率先引爆物联网范式》的主题演讲。他说:“物联网的爆炸时刻都在到来。如果我们不引爆,其他人也会引爆。今天特意戴了这条领带,里面全是方程式。希望大家一起解决这个等式,让我们中国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引爆物联网范式的公司。”
张瑞敏在演讲中向全世界发布了他首创的“三生活”系统,即由生态圈、生态收益、生态品牌组成的生态系统。它是物联网时代管理范式的理论成果,契合物联网发展的特点。
张瑞敏进一步阐述,生态圈不同于产业链。生态圈的中心是用户。所有的资源都是并行连接的,并不断优化和扩展自己。除了产品收入,他们还可以产生生态增值收入,通过共同创造,他们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业机会。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形成用户终身信赖的生态品牌。它们是迭代的、增值的,“三生”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持续增值的模式,最终目标是围绕用户“星”构建一个无限增殖的“星际生态”。
加里哈默,Mlab管理实验室创始人,伦敦商学院客座教授
论坛上,Mlab管理实验室创始人、伦敦商学院客座教授Gary Hammer先生致辞:《科层制必然走向消亡》。多年前,他意识到“男女合一”的模式非常合理。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倡导者,加里哈默先生在演讲中指出,“企业核心能力缺陷”是许多企业现在面临的新问题。官僚主义使许多企业失去了活力。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罗萨贝斯莫斯坎特
p style="font-size:15px;">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在演讲中为大家分享了应对数字化新时代的五种创新障碍和五套解决方案:即参与;权利和责任的边界;不确定性;僵化、控制过度和旧瓶新酒;以及坎特法则(复杂的中层结构)。她指出:“当你被动地改变,当别人处于强迫我们改变的时候,就是一种威胁,但是如果我们主动改变,这就是一种机遇。”

动态能力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提斯
作为动态能力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提斯在演讲中指出:企业要在全球的经济环境中获得竞争力,必须要获得“动态能力”。动态能力分为三大类:感知力、掌控力,和转型力。管理的革新、组织结构的创新,则有助于企业获得动态能力。而“人单合一”让海尔非常好地体现和具备了这种动态能力。

Interbrand集团首席创新官克里斯托弗·努尔科
Interbrand集团首席创新官克里斯托弗·努尔科则从品牌的角度,分享了品牌如何以客户为中心,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他将海尔的创新比做像树林所在的生态,不断处于变革和演进之中。

《大爆炸式创新》作者拉里·唐斯
第二次参加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演讲嘉宾。《大爆炸式创新》作者拉里·唐斯在演讲中提到,几年前与张瑞敏交流的时候,张瑞敏曾绘制了从一个“大爆炸”怎么过渡到下一个“大爆炸”,然后进一步走向新的“大爆炸”的发展图景,这启发了他的思考。

量子管理学创始人丹娜·左哈尔
此次论坛,量子管理学创始人丹娜·左哈尔作为压轴发言人,与大家分享了为何要进行量子管理,以及如何将量子管理从企业中运用到社会中去。而注重个体价值的量子管理学与人单合一的核心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

为鼓励和表彰在这一领域做出持久努力并有重要学术价值成果的专家学者,以及坚定执行和实践人单合一模式的创客们,“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特设立了人单合一勋章。本届人单合一勋章共设最佳实践奖、学术贡献奖以及终身成就奖三个奖项。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表示的:过去一年,在首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的交流成果的指引下,海尔从理论到实践都实现了样板的引爆。未来的一年,海尔有信心在人单合一模式下,在与各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物联网范式的全面引爆!
来源: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