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与风险投资实务论文,创业投资风险分析

创业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时候,往往不了解投资者的很多做法。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投资者的情况,当然也不了解投资者的心理。事实上,投资者的许多做法只是为了规避风险。投资者通常面临哪些风险?

1、人的风险

风险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人的风险。

与银行贷款等债务投资不同,风险投资是没有抵押担保的,看了就要砸一笔钱下来。而投资后,投资者不参与商业运作,投资资金由创始人控制。如果创始人自发或强行动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念头,他有很多机会和便利。

除了上述道德风险,还有一些人的风险,几乎无法防范。比如创始人配偶离婚要求分割股权,上市后被勒令退市。这些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真的发生了。

投资者会通过尽职调查、投资条款等措施约束创始人,降低相关风险。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很多投资者亏损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2、商业风险

创业公司很多,可以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获得融资。不过,毕竟能够抢到IPO的人只有少数。许多企业在运营不到三年后就倒闭了,更多的企业既不生也不死。

被投资企业往往会面临很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永远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不要犯战略性的、关键性的、严重的错误,否则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3、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尤其是IPO市场的变化,对投资者的影响很大。

经济是有周期的,这是企业经营的大环境。任何企业的经营都逃不开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其规模是不同的。

与经济周期相比,IPO市场的变化对投资者的影响更为直接。截至目前,IPO市场已经关闭了8次,每一次都对整个创投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无一幸免。

4、政策风险

政策,包括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会对被投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以投资新兴产业为主的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更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滞后的。当许多新兴产业处于萌芽阶段时,政策是空白和不明确的。但是,政策迟早会出来,属于还没有落后的那一只靴子。未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总结: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外部风险,超出了投资者和创始人的控制范围,只能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和调整。

但商业风险和人的风险都是内部风险,通过努力是可以控制和控制到一定程度的。因此,这两项(尤其是人为风险)通常是投资者风险管控的重点。

专门投资创业公司的行为和机构叫做风险投资。成功的风险投资可以实现十几倍,甚至几十万倍的回报。这种高回报是这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高回报对应的是高风险。创业公司的失败率非常高

资他们又没有抵押作为担保,投资风险的确是很高的。所以当初创业投资被引入中国时,人们把它翻译成风险投资。


为规避投资风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风险管控措施和体系。尽管它不能完全杜绝风险,但只要妥善运用,规避掉所有主要、重要的风险,还是没有问题的。


投资人常见的风险规避措施有:


1、尽职调查


投资人投资一个创业公司前,一般都要做尽职调查,以深入、全面的了解投资对象的情况。尽职调查的类型,一般包括法律、财务、业务、团队。


法律方面由律师完成,财务方面由会计师完成,业务和团队一般由投资人内部人员完成,有时也会外聘专业人士协助工作。


天使投资人投资数额小、项目多,如果对每个项目都做全面的尽职调查,成本会很不划算。并且,天使投资的项目一般都处于种子期,也无法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所以,很多天使投资人是不做尽职调查的,而这往往会留下隐患。


为解决这种问题,有些天使投资人,会做简易尽职调查。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规避掉大部分风险。关于此,可参见《9C资本力:天使投资人法律顾问》。


2、合同条款


投资人和创始人,不管洽谈时口头都承诺了什么,最终建立投融资关系并确定权利义务的,还是合同条款。它是投融资关系的基石,将奠定双方关系的基调,并主导其发展方向和脉络。


最主要的有两个文件:Termsheet和投资合同。可不要小看这两个文件,它们可是创业投资行业的专业精髓。每个条款背后,都凝结了血的教训,和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精华。


3、董事会


既然创业投资风险那么大,那投资人就不可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必然要投资很多企业。而投资人的人手又有限,所以就不可能介入到每个投资企业的日常管理。况且,他们的主业是投资,经营企业也不是他们所擅长的。


但这并意味着,投资人就会对所投企业放任不管。对投资的每一家企业,他们都会在董事会层面参与企业的管理。并且,还会拥有很多特殊权利。


4、派驻人员


最常见的是派驻财务人员。创业公司融资前,一般财务方面都不规范。投资人派驻财务人员,一方面可以帮助建立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投资款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化。


创业公司无力支付很高的工资,经常很难吸引到急需的人才。所以,除了财务人员,投资人有时候也会向所投企业派驻高管,甚至CEO。


5、投后管理


投资人把一大笔钱投出去,不可能就不管了,必然要进行后续的监控和服务,也就是投后管理。


参与董事会和派驻人员,也属于投后管理。只是它们比较重要,所以单独拿出来讲。但投后管理不限于参与董事会和派驻人员,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好的投后管理,既能给所投企业带来很多资源和帮助,又能很好的管控和降低投资风险,是对投融双方都有好处的。


总结:一般的创业投资机构,上面的这些措施都有。但能发挥的作用大小,却差别很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投资机构,在这些事情上的专业程度不同。


我见过不少关键条款遗漏、表述错误、格式混乱的Termsheet和投资合同。如此重要的文件都不严谨周密的投资机构,你很难相信他们有良好的风险管控体系。


这样的机构,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与创始人的关系中占据先机和主动,还会留下很多可以被创始人利用的漏洞。如果创始人有心并善用这些漏洞的话,就很可能会使投资机构处于受制和被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