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农村有许多从事农业的企业家,他们大多养鸡、养羊、养猪。然而,周大哥选择了一个很少有人看好的养殖项目。正因如此,他一度成为村里的创业明星,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
第一次见到周大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身材,蓬乱的头发。乍一看,他一点也不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后来慢慢认识了,聊得很开心。他说,在这座大山深处创业,交通不是很方便,每天风吹日晒都很忙。几个月后在镇上理发是正常的。
一开始看到村里的年轻人回老家创业,有的建大棚种庄稼,有的建工厂种地。这是一个繁忙的场面。时间长了,周大哥不想落后于人,想创业证明自己能力不比别人差。最重要的是赚更多的钱。
其实他一大早就想好了要做什么项目。最大的优势是大多数人不喜欢,也就是说竞争少,风险小。更重要的是,他有相关经验。
但是他的经历从何而来呢?我们应该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那时候家里穷,自己地里种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后来,他的祖父想了一个养鸭的方法,但他不能用自己的食物来养鸭。
因为每年秋天,到了收割水稻的时候,总有一部分水稻散落在地里,而水稻在收割后会熬过冬天,所以种过水稻的田地,到了明年春天总是空空如也。
他爷爷想到利用这段时间买一群鸭子,每天把它们赶到已经收割水稻的田地里吃掉在地里的水稻,还吃黄鳝泥鳅等等。当时正是农闲时节,他由专人监管。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在现场搭起帐篷休息。
养鸭可以下蛋卖钱。来年种水稻的时候,也要卖,这样更好的保障一大家子的生活开销。
虽然当时周大哥还不到5岁,但他家人口众多,为了全家人吃穿暖,他也不会养闲人。然而,放养鸭子的工作落在了他和他爷爷的肩上。每天,他和爷爷都睡在外面,过了很久,他“偷”了一些养鸭技术。直到家庭条件逐渐改善,他才不再这样放养鸭子。
因此,他决定利用以前的经验来养鸭。如今,许多山区农村的人搬到城镇居住,留下许多闲置的田地,在所有这些闲置的荒地上盘旋,并在里面放养一些鸭子。
对于场地来说几乎没有成本,只需要在周围买一些铁丝网,然后建一些简单的大棚来遮雨。一切都计划好了之后,经过两个月的工地建设,一切都准备好了,安全了,第一批1000只鸭子就养在里面。
虽然已经不像以前跟着爷爷到处跑了,但是需要小心翼翼的养大。除了平时在圈地吃草和吃虫子,这群鸭子要按时喂食,才能健康成长。
鸭子生长周期短,几个月后成年后开始下蛋,意味着有收入。刚开始产蛋量不太大的时候,比较好卖。同一天下的蛋都是人买的,公鸭养了就卖钱。一些低洼的鸡蛋也被直接淘汰出售。
从周大哥那里,他也赚了一些钱,所以他自然充满了信心。深山老林和农村地区不缺农场。他既有经验又有勇气,当然他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但到了一定规模后,他的鸭蛋销售就成了问题,数量太大,购买者一次拿不到那么多,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时间稍长就坏掉了,损失不小。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短时间内卖不出去的鸭蛋全部加工成皮蛋,长期保存也不会坏。如果自己加工,一个皮蛋的加工成本会在2分钱左右,售价会更高,不仅解决了储存难的问题,还大大增加了鸭蛋的附加值。
经过几年的努力,周大哥一年能挣20多万,娶妻生子,盖新房。他总结道,所谓的创业并不总是盲目地跟在别人后面做同样的事情,只有灵活创新,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只有这样才能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篇文章最初是秦岭老妖创作的。欢迎关注,带给你长知识!
作者|秦岭老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