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江,政府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降本减负,为民营企业大发展创造环境;在规范化、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大批民营企业为地方带来了财政收入、就业人口和相关产业增加值,形成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横向良性循环。同时,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不断寻求信息营销、数据决策等先进手段,以创新思维经营企业,从而形成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纵向良性循环。
后生可畏“80后”
在廉江电器行业,有一句话叫“80后如狼”。
在拥有120多名45岁以下会员的廉江青年商会中,“80后”最为活跃。据协会人员介绍,民营企业掌舵当地“80后”的发展势头极其凶猛3360
陈献庄,——35岁,已成为中国电水壶标杆企业,年生产电水壶500万只。市场上的各种电水壶几乎都能生产,具有自主研发的微电脑电水壶、音乐电水壶、磁化保健水壶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的优势;
——27岁的斧王“掌门人”陈豪保持着中国电水壶出货最快的记录。通常,客户在同一天结算订单,当天的货物就可以发货;
——32岁的广东唯尔雅电器有限公司“邵帅”梁玉成成为大型商业鼓盆之王,年产商业鼓盆150多万只。产品远销巴西、古巴、阿根廷、智利、越南、泰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
……
此前,在廉江电器行业,有人说“50后努力,60后搭便车,70后逆水行舟”。这与连江当地家电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一代企业家大多有在湛江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半球集团”)或相关行业工作的经历,是国内最早生产电饭煲的企业。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产销技巧后,他们独立创业,历尽艰辛。从模仿开始,他们在卖家主导的大市场环境下赢得了第一盆金;第二代在第一代成功的基础上,简单复制了其生产销售模式,通过简单的增产实现了更大的利润价值;第三代面临着国内市场彻底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痛苦。前期简单照搬第一代的产销模式,面对最激烈、最残酷的市场竞争。电饭煲只能赚几毛钱,是心中最大的痛。他们中的许多人退出了这个行业,因为他们无法坚持。
作为廉江电器第四代创业者的“80后”,他们在创业前往往会经历第三代创业者的“阵痛”。其中,要么是当年的一线供销人员,要么是家电企业的工人;或者家族或亲友企业的中低层管理者。残酷的竞争不仅磨炼了他们的危机感,也迫使他们广泛思考和改变。
如今,廉江的老一辈家电行业从业者纷纷评论这些“80后”企业家:
——大部分比前辈更注重科研创新和引进人才;
——其中,创业竞争环境比前辈更激烈,但融资、信息化、数据等概念更先进;
——其中,发展势头甚至强于前辈,但他们比前辈有更清晰、更果断的决策能力;
……
创业各有独门诀
年轻时在家电行业锤炼的陈献庄,用“变”字锤炼:市场多变,善变果断者必胜!
2000年,19岁的陈献庄离开了
回到家乡后,陈显庄发现连江电饭煲厂遍地开花,但产品技术含量低,多为代工生产。当推销员时,他更加谨慎,观察市场。经过深入观察,他租下工厂,招了十多名工人加工电饭煲。那一年,集采购、生产、销售多重角色的陈献庄,将自己的小工厂命名为华立。两年后,陈献庄成立了广东龙力电器有限公司,当时连江家电行业还处于整体景气时期,虽然利润呈下降趋势,但最终还是赚到了钱。正当很多厂家选择扩大生产来保证总利润的时候,陈献庄把所有积累的几百万元全部投入到了电水壶的生产中。
因此,陈献庄不惜重金从珠三角招聘人才,开发当时市场竞争较低的电水壶。2008年10月,国际黄金
融风暴给廉江电饭煲产业“雪上加霜”。但陈贤庄凭着率先改产电热水壶,逆境而进。如今,龙力电器拥有600多名员工,连续多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并通过“GS、CE、CB、LVD、UL”国际标准认证。成为国内电热水壶试产行业的标杆性企业。在残酷竞争中成长的陈浩,悟出了“快”字诀:对手众多,非有独门之处不可,天下营销,唯快不破。
在22岁便创立福王电器的廉江青年企业家陈浩眼中,电热水壶技术门槛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但正因“入行易”,才促成他的创业。创业后,陈浩一直在苦苦寻找“福王”与众不同的产销策略,以形成局部市场优势,实现持续发展。
现在福王电器的速度优势凸显。目前,福王电器的销售渠道覆盖在湖南、广西等邻近地区,当天下单,货物第二天基本上就能送达。正是速度,令“福王”赢得了不少经销商的认可,客户资源逐渐增多,而且邻近地区回笼资金也快,对这一创业型企业而言,能够降低资金风险,让企业更加平稳发展。
在啤酒销售行业拼出来梁玉成,悟出了“冷”字诀:行人不常行之路,产人不常产之品。
1984年出生的梁玉成,初中毕业后便踏上打工路,先后做过点心学徒、泥水工和保安员。2004年,梁玉成带着“创业梦”回到廉江,手里只有三万元,未敷创业之需,便在当地从事啤酒业务推销员。2005年,梁玉成用4万多元积蓄,盘下一间小酒吧,抢在春节期间开业。为了生意,不会饮酒的他,连续15天晚晚陪客人喝酒,“醉得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就这样,他一边推销啤酒,一边经营酒吧。到2008年,梁玉成在当地他已拥有4间酒吧。
尽管酒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梁玉成还是觉以当地消费为基础的酒吧业,难以突破发展。“你能卖酒别人也能卖,可以说,这几年较为成功的卖酒,很大程度是拼身体拼出来的——但不可能永远拼身体吧!”
2011年,梁玉成瞅准了当时市场需求潜力大,但市场竞争对手不多的“冷门”产品,先后投资办起了专做家电配件的塑料厂和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商用大型鼓型锅制造企业广东沃尔雅电器有限公司,年产商用鼓型锅150多万只,产品远销巴西、古巴、阿根廷、智利、越南、泰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挑战中实现价值
在粤西,大批廉江“八十后”青年企业家的涌现,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从人文资源看,廉江客家话、广府白话、雷州话三大语言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包容并蓄的协作关系,各群体的优秀品质在互相吸纳,如客家群体的勤俭坚韧,雷州话群体的团结、拼搏,广府白话群体的精细、尚学等传统美德在交融。为新一代廉江民营企业家勇闯市场提供了精神底蕴。
从自然环境看,兼有山、海、河及铁路、高速公路的廉江,利于思想及生产生活方式与外界的深度交流。人们很早便外出求学、经商、务工,既开拓了眼界与思维方式,又从中吸纳种植业、制造业及商业的技巧,为为新一代廉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提供了实践磨炼。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廉江人的需求层面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这批“八十后”青年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来看,他们既传承了勤俭、坚韧、尚学、拼搏的传统,更与时俱进,寻求在不断挑战中实现社会价值。
现年36岁的粤西“农机大王”全王新,当年揣着借来的300元从廉江市良垌镇的闯深圳时,刚下车便因被盗而身无分文,他凭着露宿立交桥底,代人派发广告传单换饭吃的坚韧与拼劲,感动了广告传单的老板——手机商,获得住宿和按销量计酬的推销工作,并在短短不到一年内“淘”到5万多元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很快成为深圳福田区的手机档主,并赚数百万元。早年成为百万富翁的全王新并不满足在深圳继续经营手机销售业,而选择了更大的挑战,回乡带动乡亲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为此,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全王新回乡筹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农机部门的指导下,购进数十台农业机械,联合九户农机大户创办“廉江市良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几年后,他又联合遂溪、吴川、化州等周边县市的农机大户联合作业,实现了资源共享,集约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闯出一条新路。
又如刚满30岁的廉江新式乡村休闲餐饮业的创办者杨闳森,家里本经营着廉江知名传统餐饮企业,不需他帮忙。杨闳森留美后回到广州,供职与名列世界500强的通用电气广州公司,待遇优厚,但他觉得缺乏挑战性,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其后,不但带回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把家族传统的餐饮企业转型升级为多元化服务的品牌酒店,更启动了新式生态农庄项目,给当地带来新式乡村休闲餐饮业模式。
对“八十后”后民营企业家的集体爆发,廉江市视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宝库,当地党委政府积极给予关心并组织和他们的座谈,听取他们的建议,引导他们为振兴廉江民营经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