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创业公社刚成立两年多,却覆盖了一个集共享办公空间、创业互助社区、小额信贷、创业公寓为一体的创意空间新模式
说到创业,大家现在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关村创业街,这里是创业者集中的地方。不过,位于西五环外八大处山脚下的创业公社,虽然看似远离浓厚的创业氛围,但也是一个让人做事更踏实的地方。
创业公社创始人刘旭富说,选址的时候,创业公社也对石景山的地理位置有所顾虑。然而,经过两年的发展,创业公社已经汇集了600多家初创企业,其中300多家获得了天使轮或A轮融资。其中,大浦。创业公社孵化的家纺电商成功企业com已经从创业公社毕业,获得C轮融资。“经过时间验证,说明地理位置不是决定孵化器成败的因素。”创业公社社长助理丁磊如是说。
与一般孵化器不同的是,2013年成立的创业公社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共享式办公空间、创业互助社区、小微金融、创业公寓。创业公社创始人刘旭富透露,创业公社应该是一个标准化的孵化平台,将投资者、创业者以及与创业相关的金融、政策等一系列标准化服务联系起来。
三类空间的定义 “农村包围城市”
目前创业公社在北京设立了12个场馆,覆盖石景山、海淀、丰台、密云、亦庄、房山。这些地方有三种类型的空间定义:联合办公空间、商务谈判咖啡厅和创业公社公寓。
在这个阶段,创业公社的站点开始承担不同的功能。石景山更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启动,丰台承担移动医疗服务的启动,亦庄主要定位为数字制造中心,密云定位为农业O2O等健康产业,顺义为物流中心。
创业公社创始人刘旭富告诉创业国家记者,创业公社目前正在中关村设办事处。未来中关村的办公室将承担更多的企业展示展示功能,石景山等地的办公室将承担更多的实体办公功能。“创业公社的运作模式可以变成‘农村包围城市’。我们从石景山的大本营开始,逐渐开始覆盖北京的各个地区,直到现在。”
依托创业公社的实体办公空间,创业公社还提供一系列创业标准化服务,包括8大标准化企业服务、——个场地、基础运营、培训、法律、招聘、政策、投行、辅导老师,为创业者提供全套标准化服务。这种标准化的服务机制也让创业公社的模式在石景山之外更快复制。
不设孵化门槛 对接金融服务
创业公社由北京京西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有了这个基金背景,也为入驻孵化器的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据了解,京西创投管理着数十亿元资金,将选择约A轮企业投资创业公社。
此外,创业公社还对接了市场上20多家投资机构,包括正格基金、红杉资本、IDG等投资机构。总裁助理丁磊也透露,“创业公社最大的特点就是孵化器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很多已经获得投资的创业公司还在这里工作,这也方便了我们对投资者的其他服务——。投资后管理。”创业公社提供的投后管理主要是帮助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进行监管,为投资者提供被投资项目的整体情况。
创业公社也是新四板在北京上市展示的绿色通道,为孵化企业提供了新四板上市的机会。新四板挂牌是创业公社小微金融的一部分,此外,创业公社还提供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金融服务。
承担腾讯创业基地等落地工作的技术培训
创业公社在孵化中小创业企业的同时,还运营着北京最大的中关村雄鹰人才基地、全国首个腾讯创业基地、全国首个智能硬件创新孵化基地,并与微软(亚洲)联合成立了华北地区唯一的微软游戏创新中心。
刘旭福说,“与大公司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孵化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据了解,创业公社和腾讯创业基地孵化的创业公司可以依托腾讯开放平台、腾讯云、广电通、Appbao等做业务,可以为创业公司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font-size:15px;">创业公司的规模普遍较小,在寻求解决方案时由于资金或者人脉的限制,一直困难重重。创业公社还为此推出了企业之间互为导师的项目,让创业者互相分享创业的经验,这也就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互换。创业公社的目标是做成一个创业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实现资源互换、帮助创业者和投资人达成自己的目的。要告别以往人们对孵化器那种“出租物业给创业者”的印象,是创业公社创办的初衷。
[注]:北京创业公社与上海创业公社是独立的两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