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锦江区了解到,由书院街道建设,社会组织委托,缓解辖区残疾人生活压力的——“爱心工坊”近日正式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爱心工坊”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是书院区残疾人专属活动空间。残疾人不仅可以见面交友、学习交流,还有机会通过就业赚取收入。
五个功能区
带来家一般的温暖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书院街东顺城中街28号1号楼2单元2号院的“爱心工坊”,发现“爱心工坊”里的麻雀,约170平方米,小巧而完整。分为书画区、娱乐区、休闲区、用餐区和心理咨询室。每个职能领域都有自己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书画区,每周安排专业书画教师为残疾人免费提供书画培训,丰富辖区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娱乐区、街道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组织辖区残疾人在此开展生活安全技能培训和朋友聚会活动;在休闲区,工作人员会引导区内残疾人进行棋牌娱乐、网上聊天、看电视、看书看报等。促进残疾人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在心理咨询室,每天都有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值班,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健康检查、健康讲座等。为残疾人,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根据区内肢体残疾人的需求,街道在“爱心工坊”配备康复器材,并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组织开展康复训练,促进残疾人逐步康复。“这里成了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我可以和残疾朋友聊天谈心,一起练字,还能得到社区医院医生的免费检查和帮助。”患有肢体残疾和轻度视力残疾的蓝田高兴地说。
学手工制作
残疾人还增加收入
除了休闲娱乐,“爱心工坊”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也是一个从事手工制造和加工的车间。
记者了解到,“爱心工作坊”上午9: 00至11: 30、下午1: 30至4: 30对辖区残疾人开放。在此期间,辖区内的残疾人不仅可以在其中放松娱乐,还可以学习人才,获得技能,从而增加收入,甚至就业创业。
目前,书苑街道已邀请专业工匠招募轻度智力障碍、轻度视力障碍、轻度听力障碍、轻度肢体残疾等具有优秀手工能力和“造血能力”的残疾人,开展串珠艺术品、信封、空乘垃圾袋等手工制作培训。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街道将通过组织义卖、联系装修公司定点销售的方式,将残疾人制作的物品进行销售,收入将分配给参与手工制作的残疾人,缓解其家庭的经济压力。
据悉,“爱心工坊”的年度计划是吸纳辖区内12名残疾人参加学习培训并顺利就业。目前,已招募了6名感兴趣的残疾人参加手工培训和就业培训。
本报记者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