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穆威
硅谷有两家巨头公司,苹果和脸书。如果你看过《乔布斯传》和电影《社交网络》,应该知道这两家巨头公司是从很小的团队逐渐成长起来的,成为了拥有有钱敌人的巨头。苹果是乔布斯和一些朋友在他的车库里创立的,而脸书是扎克伯格和他的校友创立的,但整个过程并不顺利,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几个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合作开发产品,吸引投资进攻城市,分享利润。
事实是,乔布斯对前几个合伙人并不友好,他自己也被董事会赶了出来。把他踢出董事会的始作俑者是乔布斯自己从百事可乐挖来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为了赶走其中一个合伙人,采取了重建公司的策略,收购了老脸书,然后重组了它的股权。不得不承认,这些大公司的成长其实伴随着控制权的争夺。
事实上,国内创业公司并非如此。著名的可能是新东方。巧合的是,他们的故事也被拍成了《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新东方合伙人、曾以俞将妻子放在新东方重要位置为由,要求罢免创始人俞,但事实是,新东方最早是俞夫妇的店。你可能知道,许小平和王强是被新东方管理层“邀请”出来的。
去年也有“网上名人”的报道,中国汉堡店也发生了少爷归属的纠纷。几个一起创业的同学刚转行进入餐饮行业,就出现了利益之争,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创始人直接被踢出去。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今天会发表这样的文章,也会给出一些创业公司内斗的知名案例。其实主要原因是前两天和一个创业好几年的朋友聊天的灵感。
这位朋友放弃了大公司的高薪职位和优秀的发展前景,和几个中学生一起创业。开始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没有办公室。首先,每个人在一周内负责一个领域
末的时候就找个咖啡馆碰头。后来终于租下了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开始招兵买马,每天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然后产品终于有了一些起色。这个朋友认为合伙人都是快二十年的老同学,知根知底,大家也都激情澎湃,力往一处使,虽然这几年并没有很顺利,但是大家都是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公司也开始走上正轨,一切似乎都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已经有客户下了一笔不错的订单。最近一个有名的投资机构看中了他们的产品,并且有意进行比较大的一笔投资,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
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前都需要进行尽调,即对公司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被投资的公司需要积极配合,结果投资机构发现公司真正的股东只有一人A,我的朋友和另外的合伙人都不在股东名单中。因为投资机构中有人认识我的朋友,就告诉了我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朋友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他只知道当初注册公司都是A一手操办的,大家都是口头协议了彼此的股权,基本上是三权分立的状态,所有人都没有想过A会违背他们口头的协议。

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A要求我的朋友和另外一个合伙人退出董事会,因为A要将另外两个新人加入董事会并分配很高的股份,理由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如果不答应,A就将现在的公司申请破产,而他自己已经将公司的核心专利转移到了自己的名下,他可以跟新合伙人再起炉灶并获得绝对的控制权。
我的朋友觉得心非常累,为了这个事情夜不能寐,不仅仅是因为这几年的付出可能打了水漂,更是第一次经历了电视剧中才出现的情节,被自己的朋友欺骗,他感受到了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丑恶。他曾经天真的以为大家志同道合一起创业,一起开发出色的产品,一起对付外面的投资人、刁难的客户和供应商,齐心协力把公司做大,共享创业成功。可是没想到的是最危险的人就在身边,本以为值得信任的伙伴从公司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算计。
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跟好朋友一起创业,因为很可能创业没成功,也失去了朋友。以前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不跟好朋友一起创业难道跟一帮陌生人创业?现在自己身边的朋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再想想那些业界出名的案例,其实真的非常有道理。很多人创业时找合伙人只看重彼此的技能和资源,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性。在利益面前,贪婪的人性会被放大很多倍。
我的朋友曾经放弃高薪毅然投身创业大潮,我虽然觉得有很大风险,但是也为他感到骄傲,甚至有时也特别羡慕他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劲头,因为他至少是一个敢于放弃存量,勇敢追逐梦想的人。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他现在面临的是这样尴尬的局面,不是创业的项目走偏了方向,竟然是被自己的兄弟背后捅了刀子。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创业团队都会面临上面提到的种种关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我相信也还是有很多其乐融融的初创公司,甚至在公司发展壮大后仍然彼此扶持相濡以沫。可是,对于想要创业的人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创业本来就是十死一生,你以为大家齐心协力撸起袖子一起干就会披荆斩棘克服一切困难,殊不知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埋下了互相伤害的种子。
作者简介:简书、今日头条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者,新浪财经专栏作者、随手记等各大财经类平台特邀理财作者。已出版个人理财书籍《理财要趁早》、《轻松做财女》、《理财趁年轻——愿你过上想要的生活》,职场励志书籍《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