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说:“只有当你经历过,奋斗过,挑战过,回头看才会觉得人生有意义。”
2016年5月的一天,田军参加了一场创业孵化活动,听台上的成功人士讲述自己的经历。
这时,田军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已收到200万种子轮融资。他的电动抓手样机已经研发了一个月,需要资金才能量产。
2015年,田军成立“HITBOT”。经过三年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了四轴协作机器人手臂Z-Arm。目前该系列产品已实现量产数千台,单价不足万元。同时,电动手爪也是公司的又一重要产品,销量已达数千台。
惠玲科技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轻工行业,目前正在寻找点胶和拧螺丝工艺阶段的一体化合作伙伴。
近日,“惠玲科技”完成3000万元的A系列融资,由顺维资本领投,创世伙伴、赛智创投紧随其后。这些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和市场推广。
注:田军承诺文中数据正确,并对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痕迹做客观真实的记录,速记记录已经备份。
创业伊始
在大学期间,田军就产生了在硬件领域创业的想法。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时,他开始帮助学校的机器人实验室开发自动化和机器人产品。除了积累技术经验,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在硬件领域的激情,从而埋下了创业的种子。为了积累创业所需的相关经验,田军先后进入中兴和数字视频。这些工作经历最终让他对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2015年10月,田军创立“惠玲科技”,以电动抓手为切入点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之所以选择电动抓手,是因为他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国产电动抓手不稳定,维护成本高,而进口电动抓手价格很高。
“惠玲科技”电动抓手产品样图。
半年后,他的电动手爪样机研制成功,成本仅为进口手爪的20%,但稳定性却比国产手爪提高了一倍。
这时候,在开发出电动夹爪样机之后,田军拿到了联想之星种子轮融资。觉得单纯生产电动抓手的品类太少,不够衍生。于是,他开始关注四轴机器人,因为它仍然是国内市场的主导机器人。
成本只有顶级品牌25%
常见的四轴机械臂已经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同质化严重。田军认为为了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可能需要改变底层的机械结构,于是选择拆下减速器。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机器人手臂变得更小,使用更广泛。去年6月,经过一年的研究和打磨,惠玲科技的四轴协作机器人手臂Z-Arm研制成功。得益于之前电动抓手的经验,该系列机械臂仅用了3个月就投入生产。
Z-Arm四轴协作机器人手臂。
与同类产品不同,Z-Ar
m有三个特性:一是,层叠式手臂、驱控一体化设计,再加上控制器内置,使得机器臂可在狭小复杂的操作空间里灵活运动;二是,具备协作功能,当触碰到人体后,转速和力度自动下降,危险性降低;三是,负载和精度能够满足工业应用,负载约3kg,重复定位精度为0.02mm。田军认为,Z-Arm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成本低,售价不足万元。在基本功能相当的前提下,该产品只有进口产品价格25%。“‘慧灵’只有顶级品牌20%-30%的价格,但却能达到其70%-80%性能。”
做大家都能用的机器臂
“有些机器人的操作系统特别复杂,别说是普通的用户,就是有些机器人工程师都不一定会操作。”田军说。
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田军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价格低,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操作复杂程度低,降低客户的学习和操作成本。
随着工艺的发展,机器臂的成本下降是必然,所以在一开始田军就非常注重用户教育的问题。为了让操作更简单,Z-Arm可支持手机APP、PC或者PAD进行图形化示教,也支持手持示教。通过拖动机械臂,即可自动生成运动轨迹,完成机器编程。通过这些设计,Z-Arm对于缺乏技术基础的使用者也很友好,即使完全不懂机械臂,也能在几分钟内上手。
目前,“慧灵”的机械臂与电动夹爪已服务上千家客户,服务行业以轻工业为主,并已出口至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此外,慧灵已与华为、富士康等多个世界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The End/
编辑 | 吴晋娜 校对 | 南镜
铅笔道签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