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社消息,11月20日,临港新区管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号文(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出台16条促进海外人才引进的措施。
据了解,《若干措施》围绕七大方面提出了48条措施,包括加大国内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海外人才引进、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实施人才专项奖励、加强人才培育、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等,以促进临港新区人才集聚,促进人才自由执业, 认识到各类人才都能在新区施展才华、物尽其用,为海内外人才在生成中构筑创新活力高地。
在促进海外人才引进方面,临港新区提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税收和税收差别补贴,海外人才可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海外人才备案后可在新区实习,鼓励留学生兼职创业,鼓励海外留学生和海外人才创业,鼓励优秀外籍毕业生直接在新区工作,对急需的留学项目实行“直通车”制度,提高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生活便利度。提高高新技术领域外籍人才、外籍技能人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外籍人才工作许可便利度,落实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申请工作许可“绿色通道”,推荐列入《上海市科技创新职业清单》,为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和签证加分,建立海外人才工作创业绿色通道。
在加大引进国内人才方面,《若干办法》还提出了8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在新区工作生活的各类人才实行居住证专项加分、缩短“居转户”期限等。
按照总体规划,未来新港区要实现“五大自由”,即: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本自由、交通自由、从业自由。其中,“员工工作自由”尤为可取,官方在这一领域也相继取得了一些突破。
公安部、上海市政府19日签署《公安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与出入境管理服务机制 推进实现上海高水平开放合作备忘录》。备忘录内容包括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引进的外籍人才提供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在上海试点申请口岸电子签证等。从上海引进的国际公认成绩突出的外国人,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等“先行先试”的移民管理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