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记者贾冯北京报道
8月14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拟于8月24日组织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企业上市。回顾过去,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只用了119天。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
6月12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交易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自第一只按照《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起生效。
记者了解到,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已正式发布,上市委员会、行业咨询专家库、股票发行监管委员会相继成立,企业申报、受理、审核、注册、发行等工作全面推进。
首批上市公司备受关注。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深交所共受理364家公司提交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向202家公司发出问询函,召开上海市委会议16次,审核通过49家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申请,其中23家公司已注册生效,14家公司已提交注册。
截至目前,已有18家公司完成创业板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
市场高度关注首批18家企业。资深投资银行家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创业板改革最大的意义不在于IPO注册制,而在于科创板试点的基础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向全市场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业板改革的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和新股涨跌限制从10%放宽到20%。
需要注意的是,除新股外,创业板850多只股票也将纳入20%涨跌幅的交易区间。
在王看来,市场不应该过分关注新股首日表现,而800只老股应该是当天的焦点。如果市场顺利接受,那么其他改革就可以推进甚至加速。如果市场存在较大风险,会影响改革进程。
不少市场人士指出,长期来看,创业板市场的涨跌会变得更加迅猛。王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800多只老股可能在20%的涨跌下加速分化。
王认为,改革的进程不取决于亮点,而取决于风险。“科创板的投资者门槛比较高,散户很少,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高;但创业板投资者有5000万,门槛低,散户多,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相对较弱。然而,注册制的目标是改革整个市场,股票市场的试点是必要的一步。
截至最新收盘,创业板有800多家公司,市值9万亿元,其中不乏市值较大的牛股,包括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东方财富等。
编辑:颜辉编辑:夏申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