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3.15”晚会曝光“714高射炮”和贷款超市乱象后,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不少贷款超市app被整改,相关贷款产品下架。不过,这种“714高炮”产品还是有家眷的。北京商报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搜索网站上发现,有许多类似“借钱”的链接和网页,例如,Xunkou.com仍在挪用非法现金贷款。分析人士认为,这类导流平台是非法现金贷款推广营销的主要渠道,助长了“714高炮”等非法现金贷款的野蛮生长,应承担相应责任。建议实行许可证管理。
多平台整改
仍有“口子”存在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高利率、暴力催收的“714高射炮”。在这种非法套现贷款业务链条中,贷款超市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央视“3.15”晚会点名了一些隐藏在贷款超市里的“714高射炮”贷款app,需要购物后才能付款。
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央视“3.15”晚会曝光后,不少贷款超市app被整改。被点名的荣360表示,主动下架App进行彻底自查,少数涉嫌搭售行为的产品已全部下架。目前没有7天或14天期限的产品。3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荣360”,但未找到app。
此前,据媒体报道,曲头头贷款超市有一个“白纬玲钱包”,白纬玲钱包里的产品有7天期限的小额微利现金贷款。有人认为,有趣的头条间接导致了超盈利贷款平台。然而,3月18日,京商今日记者发现,曲头贷超市的产品被替换,“白纬玲钱包”不见了。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Fun Toutiao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关键词“贷超市”,依然有很多贷超市app。然而,在下载了“小白贷款超市”、“借款超市”等多个现金贷超市应用后,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并没有贷款产品可供选择。
然而,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小白贷款超市”个人页面上有一栏“隐藏漏洞”,显示“1997个用户打开了隐藏漏洞,金额为245.9631万元”。此外,用户的钱被滚动。记者尝试操作,显示如果需要共享可以解锁。但共享信息已被微信屏蔽,停止访问的原因是“根据用户投诉和腾讯网站安全中心检测,该网页含有恶意欺诈内容”。
虽然几家贷款超市的App平台已经整改,但这类“714高炮”产品还是有依赖性的。北京商报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搜索网站上发现,有很多类似“借钱”的链接和网页,汇集了各种现金贷款产品,仍然可以申请贷款。在记者发现的一张“寻孔网”上,网页介绍“网是黑的,接下来的714高射炮几秒钟就批孔”。网站汇集了多种借贷产品,其中一种显示借贷金额为1000-5000元,期限为7天,费用为每天0.03%,信用要求为“不查信用就无法获得信用”。同类产品有“英雄元宝”、“钱从手里来”等。记者发现,“浔口子。com”没有显示公司信息和联系方式。
黑平台“温床”
助推借款人“以贷养贷”
事实上,类似的贷款超市和贷款搜索网站随着现金贷款业务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监管不断加强,平台获客难。于是,贷款超市的分流业务变得火热起来。但在导流平台中,也存在着砍头息、放高利贷或暴力催收等现象。此外,也助推了借款人“以贷养贷”的行为。
据了解,目前此类导流平台的费用包括广告费、营销费、推荐费,其中推荐客户按效果付费。但是,对于类似的“黑贷”,也有倒卖信息的黑收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现金贷款平台人士表示,这样的“714高炮”产品没有网站,往往只是一个链接。看起来产品很多,但很多都是“背心”,有的根本不会赚钱,只是为了获取个人隐私数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尝试申请此类“714”贷款产品时,发现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此外,他还需要开通手机通讯录权限和位置信息权限。
font-size:15px;">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部分贷款超市的导流模式可能会涉嫌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信息罪,非法获取、交换、售卖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财产状况,都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此外,此类贷款超市的引流平台实际上助推了借款者“以贷养贷”的行为,如“寻口子网”显示,“推荐同时申请多个产品,有利于提高获贷申请率”。
一位“714高炮”借款人李国伟(化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央视“3·15”晚会曝光对“714高炮”有影响,不过只是皮外伤。李国伟称,贷款超市App只不过是一种引流渠道之一。“714高炮”产品改头换面很简单,换个名字继续来,就像打游击一样。
据李国伟称,他借了多款“714高炮”产品,现在很多都不还款了,用行业黑话叫作“强制上岸”,能新借下来的就是“发工资”。
事实上,“714高炮”借款已变成不少借款人的职业。李国伟介绍,他管理了几个“撸口子”的大群,群里大都是专业“撸口子”的人,而这些导流平台的存在给“撸口子”提供了便利。
当记者问及催收问题时,李国伟表示, “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为借一两千块付出这么高利息的。借这些钱的只有两类人——赌徒和学生。‘714高炮’上门催收的几率接近于0,催收成本摆在那里。催收的目的也是搞烂你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能承受压力的人已经把它看作一种职业,能下款就是发工资。扛不住压力的,自然付出高额利息”。
建议实行
牌照制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手机应用市场和各类贷款超市等导流平台是违规现金贷推广营销的主要渠道,对违规现金贷的野蛮生长起到了助推作用,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表示,目前的监管并没有规定贷款超市,主要靠市场自觉。对于贷款超市,主要责任是审核相关入驻平台。类似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超市应该持牌经营,获得相关牌照,具备相关审核资质及能力后再展业,也许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合法经营是每个企业经营的底线。贷款超市,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产品的引流和代售平台,尤其要勤勉尽责,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贷款超市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仍与违规现金贷公司合作为其引流或代售,可能会因存在过错承担连带责任。《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另外,如果违规现金贷公司被公安部门立案的,其支付的引流费用可能会被公安部门认定为不当得利而追缴。
在法律层面,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违规放贷平台的本质是假借订立合同,诱导、迫使客户接受不公平的交易条款,再利用放贷侵占客户资金。导流只是违规交易获得客户来源的一个环节。若明知相关网贷平台从事违规放贷业务,引流平台仍可能与放贷平台存在共同侵权的故意,在民事上可能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但由于客户比较分散,在法律上比较难以取证。
事实上,相关平台已在出手整治清理。3月18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对于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并一如既往地对此类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据介绍,根据用户投诉提交证据,2019年起截至目前,微信共计对2500多个非法发放贷款账号进行了阶梯式处理,并对1000多个非法发放贷款群进行了封停处理,后续仍将加强处理。
对于此类导流平台的监管,王德怡建议,相关主管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投诉举报平台,便于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门别类地予以监管。 建议借款人不要到这种违规平台借款,避免陷入套路贷的陷阱。方颂表示,贷款超市参照类金融机构,实行牌照制管理。此外,实务中“引流”与“代售”的边界较为模糊,如果实行牌照制管理,也应明确。
此外,方颂还提醒,借款人切忌以贷养贷。现金贷一般每笔几千元,最多两三万元,法律允许的最高借款利率只有24%,而且对无金融牌照的放贷行为法院很可能不会要求付利息,因此都不难解决。但如果害怕了、顶不住催收的压力,借新钱还旧钱,多头借贷、以贷养贷,很快就会利滚利,欠款会迅速放大,而且每一笔借款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这就把自己推向不归路。
北京商报记者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