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集团今天宣布
2020年10-12月新签合同金额为12514.6亿元;
2020年累计新合同金额26056.6亿元,同比增长20.4%;
祝贺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
2020年房地产新增土地储备21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2%;建筑面积490.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9.2%;竣工面积68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4%;签约面积5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签约金额为685.6亿元.
不断超越自我
从近7年新签合同的变化曲线来看,中铁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各项业务都绘制了完美的增长曲线。在如此大的体量下叠加疫情的影响,可以交出如此精美的成绩单,展现中国中铁的实力和持久力
-tt-darkmode-color: #9D9D9D;">。从整体来看,一方面是境内得益于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是中国中铁不断的完善自我改革,成就了中国中铁境内实现21.2%的大幅度增长;那么从各个季度来看,这次中国中铁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第四季度的闪亮业绩,达到了1.25万亿,在总额上接近于前三季度的总和,实现了完美的年度大收官。当然了,这也体现了中国中铁的一贯风格,那就是极其擅长在第四季度实现彻底的大爆发。
公路、铁路、市政实现大飞跃

中国中铁基建板块营收始终占据整体营业收入的80%以上,通过简报可知,基础设施依旧是中国中铁订单的核心板图。分业务领域来看:
铁路方面:中国中铁发挥传统优势,铁路业务完成新签合同额33553.8亿元,同比增长14.2%;新签项目个数2135,与2019年相比,直接翻了一番;
公路方面:新签项目个数达到了516个,全年新签4097.6亿,同比增长32.6%,不管是项目个数,还是增长率在中国中铁的历年对比中,可以说都是最高的;
市政及其他业务方面:全年新签14177.8亿,同比增长20.7%;
房建领域:全年新签6106亿,同比增长40%,也是实现了在大体量之下的高位增长;
猛将发力~助中铁王者之势

中铁一局2020年新签合同额首破两千亿元,建安产值首破千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获得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1项等,企业从品牌形象到实力展现都在不断提升。
中铁二局2020年国内市场,九个区域实现不同幅度增长,各业务板块增势良好,新兴市场取得突破,水利水电、机场工程、生态环保、大直径盾构等领域收获颇丰。海外市场,成功中标尼泊尔坎昌普尔至卡玛拉公路,埃塞国铁、轻轨新增工程等项目,营销额创历史新高。
中铁四局2020年全年新签合同额2096亿元,完成营业额1130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目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是再创历史新高;海外践行“双优”发展战略,同样实现了逆势而上,以完成海外新签合同额73.3亿的卓效战绩示人。
中铁五局2020年解放思想、逆势创新、顺势奋进,全面开创了经营发展新格局。产业产品结构实现大调整,逐步走上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多元业态为辅”的综合发展之路。实施投资、建设、运营三轮驱动战略,促进了企业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
中铁六局2020年坚持集团化经营格局定位,强力推进区域生产经营一体化,企业承包经营持续发力,投资经营稳健发展,新兴板块实现突破。坚持夯实发展质量,持续强化亏损治理,不断提升项目创效能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逐步改善,开启了六局发展新征程。
中铁七局2020年实现了新签合同额超千亿元、营业额超5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实至名归地进入了股份公司第一方阵,同时也迈出了标杆企业建设的坚实步伐;
中铁八局2020年新签合同额首破1000亿元、营业额首破400亿元大关;2020年,中铁八局聚焦基础稳固,狠抓现场创誉创效;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成两级机关人员机构调整,强力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可谓是成效显著。
中铁九局2020年完成了公司预定目标,近年来不断完善区域经营机构建设,中标了新疆G577公路、甘海线高速、吉林高速、丹西高速等一大批国内工程,助力东北振兴。
中铁建工2020年强化工程承包业务、投融资业务双轮驱动,着力集团管控模式、战略协同系统、工程公司建设三大升级,主要指标均实现逆势增长。并且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新添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鲁班奖。
中铁电气化局2020年实现新签合同额903亿元,完成营业收入441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27.36%和10.55% ;中铁电气化局2020年中最闪亮订单,无疑是553亿天津市轨道交通Z4线一期工程,该项目是目前为止金额最大的地铁PPP项目;虽然中铁电气化局是联合体成员方,但是这个项目可以说充分展现了其大单运作的能力,以及厚积薄发的实力。
中铁隧道局2020年两大中心任务:一手抓经营开发,一手抓项目管理;组合拳打开新局面,集团经营首次突破1000亿高峰;
中铁广州工程局2020年在疫情冲击及经济下行压力下,经营开发超过550亿,施工产值突破300亿,企业主要核心经济指标获得了新提升;
中铁大桥局2020年经受大疫大汛大考,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也将继续围绕“桥梁+”实现开拓和创新;
中铁工业2020年度新签合同额418.39亿元,同比增长16.69%,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折合人民币24.64亿元,同比增长18.99%;
中铁中南区域总部(中铁交通)2020年超额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中铁交通在拿大单,特别是以联合体牵头方的身份方面,非常擅长。如222亿的岑溪(粤桂界)至大新公路(横县至南宁段)项目、260亿的G2003 太原绕城高速公路义望至凌井店段(太原西北二环)PPP 项目、260亿的G59呼北高速炉红山(湘鄂界)至慈利段、G5515张南高速桑植至龙山段PPP项目等,都是其立下的汗马功劳;
通过上面的图可以看出,中国中铁在拿单方面的猛将如潮:中铁一局、中铁四局、中铁建工、中铁三局、中铁五局、中铁二局、中铁投资等,都为中国中铁的万亿根基添砖加瓦。
各区域的订单情况

从上图看到,中西部、华东区域是订单分布密集区,这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部、东部基建投资增长区域基本一致。另外就是从领导人轨迹方面,也可以发现,哪个区域的领导人轨迹比较密集的,或者是战略合作签署多的,那么这个地区的业绩一般都比较靓丽、大单也是如雪花般落地。当然了,订单的不断落地,自然就加速了区域总部跟进的步伐。
百亿大单、铸万亿根基

每年通哥都会分析中国中铁大单详情,据基建通大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中铁在大单的占比上,比以往都要高。这也符合了之前通哥说的,中国中铁向来擅长瞄准和经营大单。之前说过,经营一个大单和小单,在经营成本上是差不多的,而拿下大单,则可以实现最高的投入产出比。据基建通大数据的统计,中国中铁2020年大项目(十亿级别以上)超300余个,项目总计金额人民币逾8000亿,可见大单在其中的地位及分量。
另外就是可以看到,中国中铁在承揽投资性项目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如PPP(BOT)等项目。据基建通大数据分析,中国中铁在坚持施工承包模式为主的前提下,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多个基建领域不断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并且随着已建成高速公路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新建 PPP 项目的陆续建成运营,中国中铁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施工承包商优势同时,已形成了“投资商+承包商+运营商”的经营格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中铁敢于大举承揽PPP业务的根本原因。
而根据过往的年报分析,此类项目的运营业务为中国中铁贡献了 90%以上的收入。说到这里,通哥不得不再次强调,对于投资类,特别是(投、融、建、营一体化)项目的重要性。因为随着公招类项目的减少,以后投资类的项目占比只会越来越大,而投资类项目特别考验企业的(投、融、建、营一体化)的能力,所以中国中铁现在苦练这方面的本领,将来在该领域必会实现大的收益及回报。
三家单位集中揭牌~展现新战略
2020年的年底,中国中铁三家单位集中揭牌:
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工投资):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中铁将发力/加大力度于水务环保项目,并且也将充分整合股份公司在水务环保方面的优质资产,实现集约化、专营化、规模化发展,增强/聚焦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引领力和发展质量。
中铁云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信科):预示着,中国中铁将依托中铁信科,开足马力进军信息化战略与定位,用大数据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中国中铁的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高质量完成中国中铁数字化转型任务。
中国中铁孟加拉区域总部:孟加拉区域总部是中国中铁首批6个境外试点区域总部之一,此区域总部的成立,预示着中国中铁将构建“区域+国别+项目”经营管理体系,对于整合区域内经营和生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是中国中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重大考验,全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实现了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前50强。
中国中铁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所有子公司的付出和努力,那么你认为中国中铁子公司中谁的表现最突出呢?为其投票和助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