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事业单位职工创业政策,事业单位在职创业政策

为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号文件,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意义、具体情况和保障措施,并提出了实施要求。

《意见》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的专门技术人员外,符合不同创新创业方式要求的,也可以申请。“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控股企业,不在在岗、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职范围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首先,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派遣专门技术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享有与原单位在职人员同等的权利,并可按协议获得成果转让和开发收益。对于兼职创新或在职创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成果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因创新创业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离职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

此外,《意见》支持和鼓励机构设置创新岗位,可以通过设置专门岗位和选择流动岗位来吸引创新人才。探索实行弹性、弹性工作时间,鼓励将绩效工资分配给在创新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

同时,《意见》鼓励创新创业,并提出相应要求,以避免因急于离职而影响事业单位正常工作。比如,如果你参加工作,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等。你去的企业应该是类似事业单位的业务领域;如果是在职创业,创业项目必须和我在事业单位的专业相关;离职创业,必须离职以科研项目和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或去企业开展创新工作。

强化管理监督,防止出现“吃空饷”等问题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在人事管理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意见》针对不同的创新创业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人事管理措施。

到企业挂职或参加项目合作的,属于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挂职或合作期满后应返回原单位。

《意见》对脱产创业者规定了以下管理办法:一、脱产创业期间,在原单位依法继续参加社会保险。二是离职创业期间继续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定、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职期间管理有关规定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政策规定处理。三、离职创业期间的工资、医疗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第四,机构应与离职企业家签订离职协议。

脱产开办期间,本人提出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单位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如果我提议提前返回,我可以提前返回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