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发展期,创业资本圈142期

12月8-10日,36Kr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WISE2020新经济盛会——崛起与回归”。本次大会是WISE的第八次大会,2020年也是36Kr成立的第十年。在新资本分会场,主题为“穿越时令风——,钱涌向哪里?”,我们邀请众多走在行业前沿的大咖,以审慎的眼光回顾新资本十年,从发展的角度探讨新资本的机遇与未来。

在新资本分会场,陈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晨先生以“后疫情时代的创投人感悟”为主题,分享了陈海打造以消费产业为底层生态、深度产业的基金的经验。陈晨先生认为,早期投资VC基金的优势在于:第一,容错性更强;其次,可以通过产业链形成生态,增加被投企业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投后管理,挖掘新的项目目标。

陈海资本创始合伙人陈晨先生

以下是陈尘先生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今年在陈尘: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上半年的疫情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给了我们投资者,尤其是处于VC阶段的投资者一些思考的时间。因为VC是一个快节奏的职业,或者说是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它一直在抢时间,要么投资,要么募集资金,要么退出。疫情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时间,包括对过去整个行业的思考,也包括对未来宏观环境发展的思考。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个人介绍。核心原因是我觉得一个人的背景决定了他对整个社会、公司、行业的视角。我实际上是一名工程师。从PPT的角度来看,我从工程师转行到投行FA,然后开始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后来我自己创业,创办机构叫陈海资本,偏风险投资。之前我觉得我所有的转折点都挺顺利的。疫情期间,我卷土重来,我觉得整个时间反转可能会更好。刚做工程师的时候,真的很苦。我是今天最好的电路工程师,也是最高端的屏幕拍摄工程师,包括燃料电池的电路管理。当时我真的很苦,赚不到钱。在中国换工作的机会并不多,更不用说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了。创业机会少,最早2010年前能在中国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屈指可数。即使已经上市,最终也会退市。

当时半导体是一个苦行业。后来搬到足总,去林静做长期互联网投资,最后做了陈海。陈海是2015年后典型的新基金。2015年以后,我觉得是所有风险投资行业的分水岭。我们经历了新基金几乎所有应该经历的事情,比如内部管理、外部宏观环境、募资环境、基金监管,以及今年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所以我觉得自己过去在风险投资行业待了十几年,基本上经历了所有的红利和所谓的危机。

简单回顾一下,我是一个老风险投资家。2008年开始创业,基本上12年左右。总的来说,其实整个创投行业一直在涨,但也有曲线,经历了这么大的波折。在好的时候,每天当一个真正的项目出来时,投资者都在抢着要。每天,不管是投资的项目还是市场项目,都是融资和IPO的消息。在不景气的时候,有些资金筹不到钱,项目现金流枯竭。当时,投资者不愿意在这里花时间。其实经历了这么多,不管是个人经历还是整个VC行业的经历,我都在想VC最后赚的是什么钱。2015年之前,其实整个创投行业赚了两块钱。第一个是信息不对称的钱。早期的风险投资行业是一个双重世界。双重世界的核心角色是初创企业和投资者。企业数量相对有限。信息极度不足,没有所谓的第三方中介。没有36Kr这样的媒体平台,也没有Whale这样的数据平台。所以这个行业充满了信息不对称,包括行业信息、市场数据、企业信息在早期进入这个行业,拥有行业人脉、行业信息、行业数据,其实基本上是靠着信息不对称赚钱的。

第二,叫做认知不对称。2015年之前,尤其是手机问世之前,大部分风投投资的都是基于互联网或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类型的创新企业。当时2015年之后有一个核心数据,手机的普及率可以算是相当于100%。大多数人会使用智能手机,除了发短信和打电话,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费和信息获取都在手机上。但在此之前,互联网确实是以PC为基础的,过去PC的渗透率并不高,有10%-30%的人实际使用PC。2015

以前赚的认知不对称的钱。就是我相信的东西有其他人不相信,但我是正确的,后面我是赚到钱了,不管是被投企业还是投资人。


但是现在赚什么钱呢?2015年以后整个资本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是有众多的参与者出现,不管从机构数量还是创投企业数量都是数量级的爆发,同时头部效应也特别的明显,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从创投机构来讲赚钱的是资源不对称的钱。这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我列举的这么几条,第一是品牌资源,更好的品牌投资人更容易获取项目,更容易募资,更容易吸引到更好的团队来加入,甚至被投企业有品牌的投资人加持,他后面的募资和上市的过程,甚至包括监管过程都会有红利,会相对容易。第二是规模,规模是可以给基金容错率,你不用把注下在某一两家企业身上,你可以去赌一两个赛道,但如果连赛道都赌错了只能说运气不好。剩下两个就是产业纵深和生态,前面两个可能是时间比较久,规模比较大,头部的基金他们拥有的资源,后面两个产业纵深和生态是基金本身风格的选择,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人和机构的勤奋程度,或者说是聚焦的程度,没有其他的秘诀。


讲到这里,我们来看看今天到底要做什么。这里面显示的人是我们基金投过的企业,要么是股东和创始人,要么是跟被投企业相关的人物,或者从我们被投企业的商业模式里面出来的一些人。里面有像李子柒、韩寒、王思聪、北极星小姐姐、蔡徐坤,根据里面认出来人的数量可以看出在座的心理年纪。我们换个表达方式,这其实就是刚才那些人后面去映射的企业,比如说李子柒是微念的KOL,也是她电商的品牌,蔡徐坤是偶像剧里面出来的模特,北极星小姐姐是最火的国外美剧的人物,我们也投过风口浪尖的熊猫直播,校长就是熊猫TV的代表人物。从这里看好像我们是文创,或者叫文娱类的基金,这个话在两年之前敢讲,如果是去年讲这个基金连钱都募不到。当时我们也是很痛苦,毕竟投的企业都没有问题,当然我们要容错,熊猫TV虽然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有这个容错率,这个本身跟基金业绩好坏没有关系,我们在基金整体策略里还有其他的代表案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大部分女生都知道,过往两年最火的高圆圆同款绿色军大衣,整个淘宝里面盗版卖了两三个亿,这是IMMI头部的设计师品牌。也有做技术2B服务的,蔚领时代是国内最领先的云游戏服务公司,IOS上排名第一的原神,整个的云技术是他们来构建的,因为原神的画质是目前来看游戏画质的第一。合阔智云也是国内最头部做餐饮零售的供应链公司,他们是在阿里跟美团的手里面拿下了喜茶、乐乐茶、星巴克等一系列的轻餐连锁企业。现在看起来我们又好像是消费类的基金,好像是做技术跟2Bs服务的基金,到底我们是做什么呢?其实我们在构建以消费行业为生态且有纵深的基金,这样对早期VC基金来讲,第一是有更多的容错率,第二个是通过产业链的打法能够形成生态,增加被投企业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投后管理,以及挖掘新的项目标的。


我们一直在想到底把消费品做好需要哪些外部的协助力量。第一是从零到一,流量营销、IP内容、品牌的塑造、品牌传播,因为中国相对来讲供应链是比较发达的市场,所以很多消费类品牌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多的原因,前期供应链的触达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前期把它的故事从零到一完整的表述出来,且能够传播出来这是需要成本和时间的,甚至是需要资源。第二个是,一个消费品从一到十,这个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服务的支撑,第三方技术的支撑,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让企业能够更加的平稳增长和发展。


最后一个是,如果消费品真的要做大可能从单一品牌变成品牌集团,这时候它的销售渠道为了规模化增长需要做到全渠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做,甚至还要出海,同时供应链要不断升级,不是简单的通用型供应链,在生产、工艺、技术上都要有自己的壁垒。所以这是我们整个投资的逻辑,本身也是从最早的只是投单一文娱,到后面如何延展我们的优势。当然了,我也举个案例,在这里面微念最早的供应链有很多是由我们投的被投企业提供的,同时微念又跟我们投的另外企业成立了合资品牌。为了能够孵化、赋能更多KOL,微念在跟我们投资的艺人经纪公司和综艺制作公司进行合作,我们投资的鱼子酱文化本身他们是综艺节目 “青春有你”、“奋斗吧主播”的制作公司,他们下面有一些艺人的广告代言,是跟我们投的其他品牌公司在合作。基本上从前端的内容IP流量到中间的品牌,到相关的技术服务,以及到最后的供应链、渠道能把大家串起来并打通。这样的好处在于,一个基金3到5个亿,投资标的少的有15家,多的可能有20多家,两个基金同时要管30多家企业,本身投后就是巨大的压力,我们就是能够希望通过这种生态链的打法,从压力转化为动力,同时在这里面挖掘出更好的潜在投资标的,或者说持续加速项目发展。


之所以我们选择消费这个行业,第一个它的容错率是比较大的,不像有些互联网行业头部效应特别明显,之所以容错率大是因为我们之前错过了很多的项目。比如说茶颜悦色,话梅(harmay),文和友等,等想投的时,项目已经不是一个早期项目了,我们基金从金额到阶段已经错过了投资最好的机会。所以即使错过这么多我们还是投了一些好项目,所以我觉得消费行业的一个好处就是,市场足够大市场足够长,有很好的容错空间。


第二个是有大量的细分市场,能够规避红海竞争,红海既有行业里面的机构,也有机构之间的竞争。我快速的讲一下案例,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秘密和信息不对称,很有可能我们看到的过一个星期被其他的同行和创业者也看到了。一个是叫破产三坑,JK罗装汉服,为什么讲这个呢?是因为我们做了数据分析,抖音、微博核心社交媒体关于“三坑”话题度是潮玩的三倍,潮玩里面都有泡泡马特,为什么三坑里面出不了相关的现象级企业?包括2019年整个淘宝系汉服的销售增长是8倍,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第二个是轻医疗健康消费品,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所有的这些消费品类目跟微商基本是暗合。


首先最早微商也是有美白抗皱的护肤品,第一波也是美妆护肤产品,第二波是健康休闲食品,这个最早也是比较火的,如果有朋友家里面是二、三线城市的,叫519代餐粉,特别的难喝,都是糊糊,这个代餐粉微商一天能赚到10几个亿的利润。然后是第二波,第三波是什么呢?我们自己判断分析,包括也看了很多的抖音、淘宝广告投放的数据,应该是轻医疗健康消费品,我们也看了一些最近出现的睡眠糖、口腔护理的细分单品,其实这类产品以前在微商,把整个打法链条在新的自媒体时代重构了一遍,从产品重构,从商业模式重构,甚至从整个价值传播链重构这个品牌,变得更加的阳光化、合法化。我们看了很多在抖音上做广告投放的公司,这几个类目,尤其是跟男性,跟女性的医美相关的基本上ROI都是非常高,很多项目我们看了根本不需要融资,单月利润就是3000万,甚至更高。


最后一个我估计跟热点有关,我们叫潮流经济、夜经济,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