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孤独创业者语录 创业的路上很孤独

如果你没有病到一定程度,就不要创业

创业是一个人的夜路,没病到一定程度,你千万别去。

01 一条通往孤独的路

2017年的一天,刘润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今天不想上班,但是不知道该向谁请假,只好去办公室。

很多企业家都喜欢。

如果你是员工,累了可以向老板请假,但如果你是企业家,一年四季开放是你的常态。

你只能默默承受。

去年6月,由戴科彬创立的Hunting在港上市,成为网络招聘领域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戴科彬于2008年辞职创业,并于2018年上市,至今已有整整十年。

在猎聘上市的宣传片中,经纬中国合伙人、戴科彬投资人肖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0年戴科彬最困难的时候,我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他在高速收费站没钱。”

肖敏说:“你说呢?我现在可以寄给你吗?可以向身后的主人借。”

经过收费站后,戴科彬和肖敏聊了半个小时。

后来,肖敏意识到“戴科彬当时不想要任何答案。他只是想找个人聊一会儿。他太孤独了,但他不知道该联系谁。”

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尤其是在遇到挑战的时候。

面对挑战,你很难与创业伙伴甚至员工分享,也很难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这时,投资者可能会成为你唯一的参考对象。

更何况连投资人都不敢说,因为TA怕吓跑投资人,只能默默承受。

有人说,创业的和没创业的已经是两个物种了。有些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会刻在你的脸上,你的眼睛里,你的灵魂里。

腾讯人给

="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338324" qid="6542484266624750852" mention-index="0">傅盛说,马化腾经常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来回切换。



傅盛说他以前不理解,但现在他理解了,因为这也成了他的常态。



其实这是大多数创业者的常态。



你和别人聊你做的事,聊一个人说你这事不靠谱,聊另一个人也说你这事不靠谱,当这样的反馈多了,你就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



你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马上就要完蛋了,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觉得自己太牛逼了,可以改变世界。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这种反复无常的状态转换,当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你也就彻底习惯了。





02 在不确定的问题里、给出确定的答案



有很多人,毕生都在追求安全感,为了得到对未来的确定性,他们愿意做任何事。



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人的本能是追求安全感,追求确定性。



但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却是不确定的,是概率分布的。



所以,这个世界也一直都是那些勇敢的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他们知道世界的复杂性,他们包容不确定性,他们在不确定性中作出最佳决策。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滴滴创始人程维感叹:


创业者是最不容易的一群人,TA就像推开一扇门,外面是漆黑一片,那条路是不清晰的,要时时刻刻一边摸索,一边认知,一边修正。不确定性是应该的,所以你必须是一个乐观主义的人,你必须是一个有一点无畏的人,因为在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不确定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你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要面对资本的不确定性,要面对产品的不确定性,要面对员工的不确定性。



一个人最恐惧的时候,是没有方向感的时候,摆在你面前的,是众多的不确定性,但你作为创业者,你明知道前方迷茫,你也依然要奋不顾身的往前走。



2017年5月,锤子科技春季新品发布会会后,罗永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很高兴,觉得这次要成了,但是想着这已经是第四次有这种感觉了。”



这就是创业的常态,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过不完的坎儿,一直都是在路上。



对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所有的问题到你这里都要有答案,但其实很多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你每天到公司,看见的全是依赖你的人,你能依赖的,可能只有半个。



很多人都说老板是公司的天花板,所以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突破自己。



其实,老板不仅仅是天花板,同时也还是地板,你还需要在最底层给大家托底,为公司承重。



你既是突破瓶颈的天花板,你也是托底承重的地板。



有句扎心的文案是这样说的:在车里哭完,然后笑着走进办公室。



虽然有些夸张,但很真实。



我并不是想给众多创业者们卖惨,这是现实,我最想说的,是“理解”二字。



员工不容易,老板也不容易,当你能够看到彼此间的不容易,能够理解对方的不容易,你就慢慢走向了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



员工理解老板,老板理解员工,当你试着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时,你其实也在慢慢的接纳你心中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所有的对抗,都是不接纳自己导致的。



在重压之下,创业者往往会陷入两种思维的误区:都是我的错、这事和我没关系。



这两种思维误区都是消极的,一种过度担责,另一种完全推卸责任。



这是情绪对抗,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你需要调动成长型思维,把目光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而不仅仅只是获得情绪上的安慰。



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对创业者来说,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就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时刻环绕着我们,你不仅要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同时你还要想办法给身边的人提供确定性。





对创业者来说,只有把创业本身视作一种回报,你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不断向前。



打工,是用确定的能力,换取确定的回报;而创业,是用不确定的风险,换取不确定的回报。



在创业过程中,你无法收获确定的回报,你唯一能确定收获的,只有创业过程本身。



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一直走得很艰难,甚至有人讽刺说锤子科技不是产品驱动,而是发布会驱动。



罗永浩接受采访时说:随时发不出工资,随时倒闭,随时被债主围楼,随时给员工说我们倒闭了,那个时候是想过自杀的。



罗永浩创业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真的热爱电子产品,以前每个阶段的电子产品他都痴迷过,比如录音机、录像机、电视、随身听等等。



快满五十岁的罗永浩,每次碰到新的电子产品,他说他还会有那种很强烈的幸福感。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他怎么可能坚持这么多年,忍受着不确定性,去做一个已经深陷血海里的手机市场?



他说: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出一些这样的东西,如果是为了赚钱,我大可以去做脱口秀,我喜不喜欢做,反正一年录完30期我就度假去了。



经纬中国张颖很佩服罗永浩:借钱、卖房子、陌陌直播,他赚到的每一分钱,眼睛都不眨转眼就投到公司里,我做不到,你做到了,你比我牛逼。



为了想做的事,去做了不想做的事,这大概就是创业者的无奈吧。



创业之路充满着不确定性,一旦走上这条道,焦虑将伴随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