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总结上世纪90年代的最后五部优秀电视剧。
此时,中国国产电视剧已经完全占领了市场,好剧层出不穷。也有一些商业公司开始涉水,模仿国外的商业剧,比如《京都记事》,几个公司合拍,但是反响一般。主流还是国家电视台和几个地方台,比如上海、广东、北京。其中,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它取代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为屏幕观众最熟悉的图标。我们从他们开始。
第六部分,《编辑部的故事》。
如果说《渴望》有市场但没有艺术,那么《编辑部的故事》既有市场又有艺术,虽然也来自于几位作家的集中创作,但作家显然更熟悉编辑这个职业,也更擅长写作。编辑部里,老、中、青三代六位演员也选得恰到好处,尤其是葛优。这可能不是葛优最好的作品,但却是观众最熟悉的。
这六位编辑基本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年轻有活力的,有中年有急于赚钱的,有喊着大义凛然的口号的,有畏首畏尾的,有驾驭大局不退休的,基本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众生相。
当然,不是25集的每一集都精彩。我记忆深刻的是交警执勤的那一集。当我们给一个人戴上高帽时,我们总是想向别人索取一些东西。
我还记得韩童生的一句话:今天不开车,喝点酒。他想教育这些知识分子。
人类指南的六名编辑
第7部分,《三国演义》,《水浒传》。让我们把两者联系起来。只要是央视拍摄的四大经典小说,就没有办法不进前十。因为他是最好的作家,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不考虑他的投入。我认为这应该作为史料流传下来。如果我们今天再看一遍,除了节奏慢了一点,现场剧情还是一部佳作。
但是如果把这两部电影对比一下,我觉得《水浒传》比《三国演义》略逊一筹。
《三国》比较受诟病的演员是张飞和吕布。张飞太矮了。书上说他身高两尺,关羽身高九尺。电视剧里,张飞比关羽矮,而张光北饰演的吕布更差。他没有演出《马中赤兔,人民中吕布》的亮眼能量。当张光北最像吕布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因为沉迷于酒色而枯槁阴郁。
《三国》中表现最好的是鲍国安先生。
桃园三结义
《水浒》中,我觉得很多人不符合传统形象。比如宋武不如《武松》电视剧里的演员,不大气,而且
gid="13722746" qid="6541605869933581571" mention-index="0">鲁智深,只有鲁没有细。当然争议最大的还是宋江,李雪健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了这位人物。但我觉得及时雨义薄云天的劲头没出来。还有他的武打戏,请的香港袁和平,打斗动作极为精彩,但因为人物语言和剧情还是走的传统路线,导致双方打斗时观众常常跳戏,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

大家猜猜这五位好汉是谁
第8部,《过把瘾》。
请允许我自私的把这部仅有八集的电视剧放进十佳。为此我舍弃了《上海一家人》,虽然后者的意义更大。
还记得那是一九九几年临近春节,在唐山市古冶区一个偏僻的工厂,在数个月黑风高之夜,都有一个瘦弱的青年把一部破黑白电视拎出宿舍,偷偷溜进电工值班室。
为的就是在值夜班时看这部《过把瘾》。
《过把瘾》的首播基本是在凌晨12点,后几集都是在一点之后。那也阻挡不住它的爆火,春节后央视重播,我们宿舍挤满了追剧的小伙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王志文,每个人都暗暗思考我的杜梅在哪里?
那时我们都是光棍。偏僻、枯燥和劳累并不能阻挡我们向往外边的世界。
《过把瘾》根据王朔三部小说改编,编剧李晓明,导演赵宝刚。主演王志文、江珊。

青春偶像——王志文和江珊
第9部, 《还珠格格》。
对不起这部电视剧我没仔细看过,对它也没有好感。
但不能因为我没有好感就不列入,《还珠格格》实在太火了。
记得那会儿在工厂,一个30多岁男同事强烈向我推荐这部剧。我说我不看琼瑶的电视剧,他跟我急扯白脸地说:这跟以前的琼瑶剧完全不一样,你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我听从他的意见,看了几眼。当我看到里边的主人翁又自我陶醉的说一些深情的话时,果断换台。
我对琼瑶剧的抵触来自少年时,和我妈妈争抢电视,我要看武打片,我妈要看琼瑶剧,每次都是我妈获胜。她的理由也很简单,你该写作业了。
所以我在另一个屋子听见秦汉和刘雪华在肉麻的说话或无缘由的大喊时,发自内心的痛恨,已经做下病了。
但我仍把《还珠格格》列入十佳,大家喜欢,就说明它不错。
再吐槽一下主题歌,曲子很好,歌词很烂,"就是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白话翻译。
琼瑶的小说也够逗的,题目个个都是古诗词,但书里却找不到古诗词应用。不知是懂还是不懂。
琼瑶迷恕罪则个。

未来的大明星们
第10部,《我爱我家》。
这部剧刚播出时好像反响并不是特别好。观众们还不适应这样的情景喜剧,常常发出"我还没笑剧中先笑"的指责,对剧中人物也是褒贬不一,共同的问题就是都有点"贫嘴"。
但就像茅台酒越陈越香,这部电视剧在过了几年后反而越来越火,几乎成了北京人公认的城市剧。
简单说,北京人认为这个多口之家,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而里边多段剧情,都已成为经典。甚至多年后有些还能登上热搜,比如纪春生的"葛优瘫"。
而编剧梁左,则被众多喜剧爱好者顶礼膜拜,他的创作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喜剧高峰。
而我个人以为,单单一部《我爱我家》,似乎不能代表整个北京。还应该加上一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描写的是两个阶层,北城和南城。
《张大民》拍摄于千禧年后,我会把它列入后十年的十佳。

纪春生同志在和平女士家中
在写这篇文章时,惊闻谢园老师去世。谢园老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加演出了大量电视剧,如《爱你没商量》、《上海一家人》、《我爱我家》等。其中凭借《上海一家人》的精彩演出获当年最佳男配角奖。
谢园老师平时爱说爱笑,模仿能力超强,但在剧中经常扮演稳重和沉默寡言的人。
谢园老师一路走好。

谢园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