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先生最近需要一笔贷款来周转他的小店。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一家贷款服务机构。从他手机上下载的APP可以在线申请贷款。操作非常方便。然而,在远程视频采访中,审批人的问题让他吐槽:
比如家里是谁,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我最近在做什么生意,很多小事都会被问到。
视频通话进行到一半,突然调转镜头,看到同事进来说想见见同事?
我只是在贷款.你们真的是审批人,不是锦衣卫?
恐怕这不仅仅是王先生的想法。对很多客户和吃瓜的人来说,授信审批人似乎是一群“管得太多”的人。那么,信贷审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
“现在我们的审批正在慢慢从线下走向线上。在许多情况下,资格必须在线审查。”远程审批人倪俊凯表示,“远程审批流程对于客户来说比较简单,但是服务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比较高。我们并不是问得太仔细。贷款造假和中介炒作的案例确实不少。”
“我刚入行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来了两个申请贷款的客户,说是出租车公司的:一个是主管,一个是下属。结果我问了公司的问题,主管说不出来,下属回答得很快。”倪俊凯说:“当时还在纳闷,还是前任老王有经验。我一眼就看出‘下属’其实是中介。这一笔只要放出来就是坏账!”
“还有一次,一个胸前带着假发和气球的人想作弊。”倪俊凯笑了又笑。“视频环境很暗。我让他把镜头转过去看看周围的环境,立刻露出了馅……”
对于授信审批人来说,审核客户资质,筛选客户提交的材料,捕捉各种客户信息,对客户的授信资质进行评估,确保资金贷给资金需求真实合理的客户,是他们的职责。这是为了防范风险,帮助更多的借款人借钱。如今,社会上伪造贷款资格的现象和手段越来越多。尽管一直被客户投诉,但审批人只能“心慈手软”,认真审核,谨慎放款。
在各种贷款诈骗中介和老赖的花里胡哨战术下,各大贷款服务机构的审批人也练就了“火眼金睛”,从表面辨别真相。此外,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反欺诈技术也成为审批贷款的“利器”。比如应用在远程视频审批流程中的“微表情识别技术”,通过采集借款人的眉毛、眼角、嘴唇等面部表情以及各种举止,可以准确猜测用户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判断用户是否涉嫌诈骗。
同时工作的远程审批人王娜坦言,其实在远程视频面试过程中,借款人无需感到紧张,只需如实、坦诚地回答审批人提出的问题,配合相关操作即可。隐瞒或伪装会干扰审批人的正常工作,适得其反。
科技手段的运用一方面提升了审批员的审贷效率,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精确度;另一方面也为借款人带来更高效便捷的客户体验,让“无纸化、全线上操作”,“最快2小时放款”,“随时随地借款”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