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红色按钮,添加“跟随”
我们许多农民有10亩、100亩甚至几千亩土地。但是,在现有的土地上做什么,怎么赚钱呢?有不同的苦恼和想法。尤其是只有几亩地的小农场,似乎也没什么事。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小而美,小而精,因为面积小,只有盈利的农场,潜力很大。
01
3亩地
先说一个农场幼儿园的案例。
风谷幼儿园占地2000平方米,位于东京周边的山野和花园。这是一个森林幼儿园,或者农场幼儿园。
天野女士创办这所幼儿园的灵感来源于看到日本新一代的孩子严重依赖生活,缺乏生存和创造的能力,由此引发思考,孩子需要什么能力?
整个农场幼儿园呈“回”字形布局,中心是一个长满绿色植物的庭院,四面八方延伸出走道,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察植物,玩耍和休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农场种植各种水果蔬菜,养殖各种动物,还有各种儿童可以自由奔跑的天然草坪广场,都是以幼儿园老师的自然名字命名的。
另外,风之谷还种了几十棵树。每个班都有试验田和果树,上面覆盖着柿子、苹果、橘子和梨。
与传统幼儿园不同,凤之谷幼儿园没有语文、数学等文化课,重要的作业是玩耍。但是这里的孩子两三个月能学会的单词比三年多。
很多朋友,看到这的时候,更加关注:这个3亩农场的盈利能力究竟有多少?
在日本,私立幼儿园收费约为14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1万元。幼儿园分三个年级,每个年级30-60人,风之谷要进
学是一位难求,其营收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02
5亩地

在韩国首尔西部地区的富川市五中路,有一个面积不足5亩的咖啡庄园。园区里地形平坦,没有什么特色的自然资源。而且庄园因为太小,根本没有停车场。
庄园里最主要的建筑就是玻璃阳光房(大棚)。玻璃阳光房的周边种植着稀疏的树木,树木间随意的按组放着几把椅子以及用废弃木箱搭起来的桌子。木亭是庄园内最高的景观构筑物。
从基础设施上看,这是一个三分钟就可以看完的庄园。我们为什么还要讲它呢?

上面提到的玻璃大棚,其实里面三分之二的面积,种植着咖啡树。咖啡树另一端是兼具了接待、收银、冲泡、售卖等功能的空间。而大棚的四围和后门是各种喝咖啡的席位。听起来,好像我们的大棚房哦。
韩国土地的各种限制,也很严苛。由于园区所在的土地是农田,不能盖房子,不能从事住宿服务,洗手间也必须用可移动式的,不能提供咖啡以外的其它餐饮服务。
食物售卖也仅限自己种植的柿子和红薯以及成品蛋糕和少量成品饮料。而室外景观属于开发型,是不允许的,连儿童游乐设施也是不允许安装的,孩子们只能利用自然园林景观设施自得其乐。
还禁止在这里聚会,不能搞任何活动,连喝咖啡的杯子也被限制,只能用玻璃、陶瓷杯子,不能用纸杯避免环境污染。

而玻璃阳光房(大棚)属于农田配套设施而得以存在。原来,这里的定位是咖啡体验基地。主要客人是情侣、带孩子的年轻父母、带老人的家庭组合、遛狗人士。到这里来的客人更多是为了体验咖啡文化和田园文化。
但这个庄园却能够在周末两天涌进来1400人左右,整体营收近10万人民币。门票成人7000韩元,儿童5000韩元,磨咖啡体验10000韩元。其他还有蛋糕、饮料、农产品(柿子、红薯)等收入;以及提供园艺服务和出售园子里的苗木。
面积虽小,盈利点做的精致,有维持日常运营的苗木销售,还有主核心产品咖啡。整体还是不错的,面积要是大一些,就很难保证赚钱了。
03
10亩

台湾宜兰县的橘之乡是很特别的一个项目,里面没有种植、养殖,以三产加工和体验观光为主。年接待30万访客,年产值5000万人民币,产值相当惊人,可谓是“小而精,精而美”的典范。
金橘是宜兰县的头号特产,占地面积10亩的橘之乡,把这个特产做到了极致。“观光工厂”是核心,产地是基础,用10亩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让游客了解橘之乡的历史与现况;一览无遗的全透明,参观产品整个制作过程;还免费品尝和DIY体验。

形象馆、各色自产美食礼品、AGRIOZ咖啡馆、金枣蜜饯DIY、蜜饯工厂, 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农业做到小而精,面积小也能有高产值!
农场以团散客为主,产品售卖:价格11-44元人民币;DIY体验:价格33元人民币/人,产品可带走;咖啡等饮品消费:价格22-26元人民币。
看了这3个案例,其实你的农场面积,不一定要很大。很多地区都有本土特色产品,借助原产地特色产品及文化,精细研发产品,设计休闲观光体验核心项目,更好操盘。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农旅规划设计联盟,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