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金融街访问【微信ID: caijingjf】
微博:走访街头疯女人
近日,“a股眼镜零售第一股”博士眼镜上市。招股书显示,医生眼镜单框、单镜片的购买价格分别为89.06元和28.82元,对应的售价分别高达434.3元和241.23元,即一双购买成本为147元的眼睛,售价可飙升至916.47元,高出5倍多。
但是,对于光学行业的人来说,这个利润只能算是“保底利润”。光学行业有句流行的话:“20元的眼镜,卖给你200元是人情,卖给你300元是交情,卖个你400元是行情。”,所以不要以为贵的就是好的,你只是“惨”。
在中国眼镜之乡丹阳,“记忆合金框”价格在11元,“时尚合金框”价格在16元,“板框”价格在16元,最贵的眼镜框——“纯钛眼框”也在60元。但是,一走进眼镜销售门店,这些眼镜架瞬间身价暴涨10倍甚至50倍。
同样,太阳镜、老花镜、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护理液等产品的利润也高得吓人,基本上已经增长了三倍以上。据眼镜代工的员工说,一副眼镜的成本最多只有几十元。只要世界上有供应商,开一家眼镜店的成本是很低的,只要你专攻验光。
但是,中国市场往往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利润高昂的行业却偏偏不赚钱,这到底是中了什么邪?
以博士眼镜为例,2016年营收4.15亿元,毛利3.1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778.47万元,仅为9.1%。那么,医生的眼镜花在哪里了?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租金、物业、水电等费用高达1.13亿元,占销售费用的一半以上。
所以,眼镜行业虽然暴利,但是和我们广大“打工族”的命运一样,把大部分的收入都送到了“包租婆”的手上。还有剩下的利润,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难怪,现在眼镜品牌也纷纷进入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