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桔加油卡,小礼盒加油卡怎么做代理

最近滴的动作一直在持续。据悉,滴滴于4月9日晚在美国秘密提交IPO文件。与此同时,滴滴出行旗下的小菊加油正式更名为滴滴加油。除了吉利的成功,滴滴增加能源业务,不断完善出行生态也是必然。

作为国内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拥有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公交、货运等服务,其能源需求大;此外,能源行业是“互联网”的最后一个赛道。在国家政策、智能汽车、新能源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互联网能源”领域拥有万亿美元的市场。滴滴加能源可能会打造另一个滴滴,公司估值有望提升。

小桔加油更名为“滴滴加油”,能源拥有万亿市场

传闻已久的滴滴出行IPO取得最新进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出行于北京时间4月9日晚秘密向SEC提交IPO文件,并申请赴美上市。滴滴出行没有回应这一消息。

无独有偶,4月6日,滴滴出行旗下的小菊加油正式更名为滴滴加油。通过滴滴出行APP中的加油/充电进入,可以看到小菊加油已经改为“滴滴加油”,原来的小菊加油小程序也改名为滴滴加油。

小菊改名似乎不寻常。近年来,滴滴出行推出多品牌战略,开展认可度更高的品牌传播。包括网上自有的自行车共享品牌“青桔单车”;其汽车服务平台已升级为小桔汽车服务;滴滴专车更名为“李橙专车”;线上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滴水拼车升级为“绿色拼车”;面向年轻用户推出“花猪”品牌。

由此来看,滴滴将小菊加油更名为“滴滴加油”,或许是更加注重原有的能源业务,并以“滴滴”更高的人气带动加油业务更好更快的扩张;此外,“滴滴加油”的双关语激励了公司,在滴滴去IPO前赢得了良好的道德。

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出行确实一路“加油”,从最初的网约车开始,不断深挖业务深度,丰富网约车服务品类,推出快车、专车、豪车;为了覆盖更多的消费者,我们会上网拼车青菜,花小猪,租车。完善长途出行、滴水布局、单车共享、共享电单车、公共交通等类别。

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不断拓展业务广度,进军代驾、跑腿、货运等领域;完善出行生态,挖掘汽车服务潜力,试水加油、充电、汽车维修、金融、保险等领域。跟随行业发展趋势,滴滴进入社区电商、外卖、智能汽车制造等行业。

业内认为,滴滴继续丰富业务线,拓展更大的出行版图;跨界多领域,快速获得市场份额;想向市场释放更多积极信号的是滴滴,滴滴有能力扩张;滴滴为了获得更高的公司估值,正在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

小菊加油更名的背后,能源行业是“互联网”的最后一个赛道。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的背景下,“互联网能源”的市场空间迅速打开。根据中国的提议,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汽车行业也将成为重点行业。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531.1万辆,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创历史新高。这个数据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中国燃油车仍是主流,加油站数字化需求突出。二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前景无限。

事实上,随着2020年火热的新基建,新能源充电桩发展迅猛。近日,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3月公共充电桩数量较2月增加1.32万台,环比增长1.58%,同比增长57.0%

目前“互联网能源”赛道越来越火爆,玩家也在不断发展。今年3月,能联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战略融资。今年累计完成3亿美元战略融资,股东包括小米集团、欢乐资本、蔚来资本。此前也有消息透露,能联集团将于2021年上半年在美国正式上市,募资规模预计为3亿至5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能源发展行业的迭代时间来看,行业正在发生变化:用户习惯了线上化趋势;包括桩站在内的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旅游巨头凭借互联网基因和强大的to B优势切入市场。能源行业的机遇凸显,新能源将颠覆整个能源机遇,一举

个公司都有机会,从平台、硬件、发电侧等都有数个万亿级的赛道。


完善出行生态,滴滴发力能源业务的优势


一反常态的更名,更能体现滴滴对能源业务的重视。早在五年前,为适应汽车行业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滴滴便开始布局能源业务。2016年2月,滴滴宣布成立小桔加油;2018年1月,滴滴成立小桔充电。


2019年结束观察和试水,正式宣告合并成立小桔能源事业部。小桔能源定位能源零售平台,覆盖加油、充电、加气、光伏、储能多种能源品类,为车主提供一站式数字化用能服务。


滴滴战略纵深决心加码能源业务,这是滴滴出行的产业纵深,是在构筑属于自己的护城河,也是出行平台向汽车产业链的延伸。2020年11月,滴滴出行发布首款网约车定制车型D1。滴滴出行CEO程维表示,滴滴成为汽车运营商。


实际上,早在2018年4月,滴滴出行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与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协力建设面向未来出行用户与车主的服务平台。


目前,滴滴能源业务已与网约车、货运、包括D1、自动驾驶等业务强结合强关联。滴滴必须要做好做强能源业务,才能保证出行业务的整体持续提升,这是滴滴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滴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营运车辆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网约车,顺风车,公交,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定制等汽车服务,这部分自有汽车业务占据了国内市场车辆能源消耗的30%左右。


在滴滴向汽车产业链的延伸中,能源也是成本占比最大的板块。从滴滴自有的汽车业务来看,加油、充电的业务每年能为司机至少节省10%以上的成本。


滴滴布局能源一方面是业务需求,另一方面行业充满机会。滴滴生态内有3000万司机和1亿有车乘客,是自带的天然流量池,而且这部分司机是运营司机,留存率和使用频次相对更高。并且滴滴生态内,网约车司机拉新成本低。


以加油业务为例,通过滴滴生态内的司机渠道拉新成本几乎为零,比如在网约车新司机招募的过程中,会告知并引导司机前往可以帮助司机更加省钱的充电、加油渠道,在司机车主端APP、小程序内也会有小桔加油、小桔充电等入口来方便司机使用。


经过五年的发展,小桔加油已累计与中石油、中石化、壳牌、BP等合作,覆盖全国300余座城市的7000余座加油站,从北上广深到新藏蒙青,为超过1700万的各类车主提供加油服务。2020年,小桔加油GMV超过300亿。


与此同时,小桔充电已累计与国网、南网、比亚迪、BP等近500家合作,覆盖全国100余座核心城市,自建2000余座高体验、高规格的小桔充电站,同时链接超过7万台快充桩。为134万用户提供了8660万次新能源车充电服务。截至2021年3月,小桔充电日均充电度数超过600万。


结合过去几年滴滴在综合能源领域的深耕,滴滴将加大力度协同汽车后市场的宏观资源优势,为市场输送高效运力,同时携手更多能源运营商、物业方、资本方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探索从能源上下游协同的互联网创新模式。


此外,在自动驾驶新时代,出行方式在变,交通工具的能源补给模型也在变。公共充电桩、加油统一化管理将成为重要的汽车能源补给方式。滴滴必须拥抱能源数字化时代,而能源数字化亿万级市场或能再造一个滴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