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哈工大威海教务处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近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表扬2019年全省各条战线涌现出的50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纳入评选范围的县(市、区)、开发区、高校、企业、医疗机构五大领域中,威海申报单位在前4个领域均有斩获,推荐的环翠区、高新区、哈工大(威海)、天润联合集团全部上榜,位列全省16市之首。

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牢牢坚持“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开放灵活的政策、精准对接的平台、细致入微的服务,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落地生根”。年内新增“泰山学者”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7人,居全省第一。前来创收就业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同比增长21.1%。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造力竞相争夺的生动局面正在加速。

是什么让四面八方的人才对威海情有独钟?跟随记者从先进单位的风采中探寻威海人才工作的独特密码。

平台为基,产业赋能 打造双招双引样板间

环翠区作为威海的中心城区,一直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为了放大这种“天然”优势,环翠区聚焦“十大”产业发展趋势,按照“一业一中心”的思路,以高校研究院、R&D机构、专家团队为支撑,打造了威海创新园等高端创新平台和9个专业化分中心。开展全球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双招双引”,有针对性地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30余名,形成“创新中心高端人才引导基金产业基地”创新创业体系,2019年入选国家级孵化器、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围绕打造人才对外开放新高地,举办“2019威海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会”,邀请包括28位中外院士在内的170位高层次人才参会,举办“人才崔辉”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品牌,为建设高质量开发区提供国际智力支持。

三链融合,四方联动 构建产业人才新高地

高端产业集群是威海高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促进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高新区坚持“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闭环发展思路,出台17项新人才政策,均聚焦重点产业,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聚焦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链,精准映射行业人才短缺,推动人才引进向团队型、链条型转变。新增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1名,吸引紧缺人才180余人,为新落地的大项目输送技能型人才3000余人,为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围绕拓展创新平台体系,采取“事业单位公司制”模式,参与郭永怀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转化成果100余项,孵化项目37个。围绕深化日韩人才资源,主办中韩(威海)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发起成立“金桥联盟”,搭建国际人才交流“新金桥”。

优化资源,搭建桥梁 勇做校地合作排头兵

大学因城市而繁荣,城市因大学而繁荣。哈工大(威海)自扎根以来,充分发挥工程名校资源优势,推动学校建设与地方发展齐头并进。依托“一校三区”共享两个基地、20多个特色学科和科研团队的师资和导师资源,如服务计算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特种海洋装备、复合材料技术等。先后培养了18名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和工程专家,以及50多名市级专家,从而夯实了校地合作科研的基础。作为全市“1 4 N”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成立一年来,引进专业技术研究院8家,孵化科技企业11家,吸纳高层次人才600余人;签订横向技术合同189项,横向科研项目签约金额达1.09亿元。主动搭建人才项目对接桥梁,积极参与招才引智重大活动,承接威海市人才协会运行,大力推动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向威海市的汇聚和延伸。

精准蓄力

,厚植沃土 建设才企共赢试验田


天润联合集团是威海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代表。公司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累计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21人,荣获“山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支持企业”荣誉称号。聚焦行业领先技术和高端人才,高标准打造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引进一流人才领衔“大型单体船用曲轴球墨铸铁”等技术攻关,综合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深化“人人是才、岗位成才”理念,实施人才培养“蓝天计划”,引进选拔608名技术骨干和青年员工进行全方位培养,30余人获高级职称,11人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分层设计4条员工晋升通道,50余名普通员工成长为高级技师,享受部门经理待遇。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高标准配备了149套“天润人才公寓”,切实解决人才安居之忧。


攻坚突破正当时,人才兴威谱新篇。2020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将坚决扛起“人才兴威”的政治责任,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拓展人才发展平台,提升人才服务环境,奋力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变化、新提升,为加快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肖梦凡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