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3日讯7月1日,成都医学院举办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从全校3000多名学生提交的370多个项目中筛选出60个“互联网”项目,进行为期一天的路演,展示大学生的创造力、产品、技术和奇思妙想,并由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服务平台近20位商界领袖、投资人和管理者进行评审,获得创业机会。
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余晓平在开学典礼上表示,学院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提出“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并发布了《成都医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全面推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医药产教协同育人等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定特色。2017年,学院被认定为“四川省创新创业示范大学”。
经过一天的评估,《甘草酸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AD169 的作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对家庭探视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慢病毒干扰TNF- 对脊髓损伤大鼠Caspase-3 和Bcl-2 表达的影响》等十篇论文获得“十大优秀学术论文”。基础医学院田琛、护理学院杨翔、基础医学院张晓等9位导师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导师”称号。“受体MDA5介导的聚I:C诱导软骨细胞焦烧死亡机制研究”、“单宁酶底物特异性机制及单宁酶修饰研究”、“Armcx3和微丝的识别机制及其在调控线粒体运动中的作用”等10个项目被确定为“创新创业成果十大展板”。“橙康老年智慧”“生命解码”“医僧”等十个项目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60个“互联网”项目中,橙康智慧养老、成都飞尔生物科技公司细胞检测、亿佳——线上线下新零售龙头、生活解码、医僧等。已经是初创项目,有些已经成立了公司。
“我们实现这些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六维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立体需求。其中,我们的第一项服务已经开发应用。”橙康智慧养老项目负责学生傅宇航介绍,他们项目目前的服务模式主要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居家模式下,通过智能手环、健康宝、便携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实现健康监测、人体感知、一键呼救、跌倒报警、位置查询、智能安防等功能。同时,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些应用在电视端实现,屏幕更大,支持普通话和四川话的语音服务,操作更轻松快捷。傅宇航说,他们目前正在与广电合作开发机顶盒健康宝模块,搭建健康舱,主要为这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和健康档案。他们已经在成都青白江区大湾社区开展了试点合作,各种关于老年人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和app上找到。
众所周知,成都医学院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虽然底子薄,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8年以来,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18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论文100篇,科技核心论文137篇;2015-2016学年,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取得发明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5项,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10余项;2012年至2016年连续5年,6部学生作品入选四川省唯一医学类作品,入选教育部主办的“创新创业年会”;2011年至2017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获得5项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