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9800万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一千万亿人民币什么概念

2021年5月,印度媒体指出,日本承接的印度高铁项目最终可能因征地困难、党派斗争、潜在高票价阻力而失败。这个项目从立项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年,在过去的7年里,印度人从当年的兴奋变成了现在的沮丧。日本人也很沮丧。印度高铁的失败宣告日本新干线外资遭遇滑铁卢事件。

虽然印度高铁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但许多中国网民感到高兴,一些人哀叹说,幸运的是,中国躲过了这场浑水。因为这个项目中国差点就赢了,但是如果是为中国造的,恐怕就不是日本了,而是中国。

2014年,莫迪代表人民党击败国大党,成为印度新领导人。新任命的莫迪也雄心勃勃。不久后,莫迪提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显然是仿照“中国制造”。莫迪还希望在他的领导下,印度能够复制中国的工业奇迹。

当时,中国在基础设施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高铁建设,引起了全球的惊叹。印度人看到自己落后的铁路条件,自然羡慕中国的高铁。凭借“印度制造”的政策,印度也开始了自己的“高铁运动”。不久之后,印度计划修建一条从新德里到孟买的高铁线路,该线路将于2023年通车,届时印度将成为拥有高铁的国家。

很快,印度就在全球范围内竞标高铁项目,被认为具有高发展潜力的印度市场也吸引了包括法国、德国、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主要高铁国家的投标。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老高铁国家,也有技术先进的新高铁强国,印度人的选择突然增多。

招标开始后,法国人在印度高铁招标中表现出傲慢,不仅报价最高,还拒绝转让技术。更重要的是,法国高铁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技术优势,所以最先走出去。看到法国的遭遇,德国立即降低了价格。然而,德国的高铁技术落后于中国和日本,中国和日本立即效仿,提供更低的价格,迫使德国退出,只留下中国和日本竞争。

经过调查,印度政府在2014年11月给出了建议,认为中国高铁更符合印度的要求。毕竟中国在人口密度和地理面积上与印度相似,对印度高铁建设也更有参考价值。本来,中国高铁就要中标了。这时,日本坐不住了。日本新干线的辉煌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它的势头已经被中国的高铁盖过了。日本希望获得一个大订单,以移交其新干线。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安倍对印度高铁项目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并提出了印度人无法拒绝的让步。据悉,印度高铁的成本估计为Rs。9800亿,相当于1000亿人民币,而日本承诺81%的资金由日本以0.1%的低息贷款提供,还款期限为50年,前20年不还款。考虑到

通货膨胀因素,日本可以说给印度修高铁压根就不挣钱甚至还会倒贴钱,愿意帮印度修高铁完全就是为了争个名。而除了提供贷款,日本方面还在项目主导权上做出让步,让印度国营企业执行项目。


同年,印度宣布日本获得印度高铁的竞标权。然而日本人显然高估了印度人的执行力,尤其是让印度企业掌握主导权这个决定,也为日后高铁项目的失败埋下伏笔。


因为印度企业占了主导权,因此高铁项目的施工操作以及施工人员招募都是由印度方面全权负责,而这条线路一考察就是2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方面尽心尽力,给出了详细的线路方案,确定了印度西部连接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之间全长约500公里的路段将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


2018年初,印度高铁终于开始动工,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项目突然就停止了,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遇到什么重大问题了?等日本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在高铁项目开工后,该项目遭到沿线居民的强烈反对,印度民众成群结队到当地政府以及施工现场闹事,使得项目根本无法进行,一年时间绝大多数天数都是停工状态。据获悉按照计划印度政府将征收1400公顷的土地,然而最终却只征收到0.9公顷。


更荒唐的是,此时印度方面已经在高铁项目上花费了300多亿卢比,当然这笔钱大部分都是日本人掏的。也就是说印度企业花了2年多的时间,连当地居民思想工作都没有做好,至于沿线搬迁工作自然也开展不了。而且印度方面花的300亿卢比又花在哪了?肯定不是补贴沿线居民,至于肥了谁,也只有印度企业自己知道。


2019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宣布将重新审核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他给出的理由是高铁工作需要进行开发工作、成本估算、障碍和最后期限的更新,而这一审核又是近2年没有音讯了。如今外界基本达成共识,所谓审核这个说法也只是给个台阶下,实际上该项目要破产了。


站在整个印度的政治环境来看,印度高铁难以为继,可以说是失败是必然的。印度国内政治体制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基层管理权限太小,地方土邦会议权力过大,而土邦会议的掌权者都是拥有上万亩土地的大地主,他们才是反对修建高铁的的主力。


而除了地主,一些贫民对高铁修建也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些人解决自己的三餐温饱都成问题,即使高铁修好后也服务不到他们头上。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能因为征地而失去自己的住所,成为流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印度高铁项目被印度政府高调宣传,印度媒体也齐声称赞,但到了民间就是反对声一片。试想一下,要是当初中国承接了印度高铁的项目,恐怕情况也不会比日本好到哪里去。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也就是印度方面宣布重新审核高铁项目的那一年,日本方面宣布铁路作为对外投资项目将发生变化,高速铁路将不作为对外投资的核心项目,而是转变为传统铁路。


有分析认为,印度高铁项目的失败打击了日本对外投资高速铁路的信心,除此之外中国高铁积极投向海外市场的战略也是主要因素。近年来中日高铁在东南亚项目的角逐中,日本新干线连连败下阵来。据媒体统计,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都出现了中国高铁的竞标,而中国凭借政策与价格优势,已经拿到了三个大项目,日本只拿下一个。


如今中国已建成近4万公里高铁里程,超过全球其他国家高铁里程的总和,是当之无愧的高铁第一大国。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而日本新干线在中国高铁的攻势下辉煌不再,如今在海外市场也是苦苦挣扎。至于印度什么时候能真正通高铁,恐怕真要等到地老天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