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为什么需要研究型大学?

王健林、马化腾都来投资研究型教育事业,这是未来趋势吗?

“剑指世界一流”的底气在哪里?

三天前,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宣布落户杭州。第二天,快递用整整两页纸做了详细的报告。

这所学校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是世界级的,私立的,研究型的。

那一天,生物、基础医院、物理、力学等几乎所有的世界顶尖智能头都聚集一堂。他们坐在那里,看起来像普通的中年人,但从事的职业可能会改变人类历史。

结构生物学家史首次以院长身份发表演讲。他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希望十年二十年后,浙江杭州能有一所享誉世界、立足中国、富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学府。”(注: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是西湖大学(筹)的前身,也是筹建的主体)

这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又一次尝试。这所大学能在国际案件中取得成功和强大吗?王健林、马等新时代财富聚集地投资研究型大学,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了石等领军学术领袖,哪里还有信心说“剑指世界一流大学”?

本期政治深度阅读组将再次为您解读。也许十年二十年后回头看,你会惊叹“2016年12月10日是推动历史的时刻”。

研究型大学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先,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开发。它在中国的知识创新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学生素质很高。

判断是否为研究型大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能否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研究型人才;二是产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拥有优秀的师资。

简单来说就是“科研领先,校友优秀”。

国内研究型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被评为2016年美国最好的大学,有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e="font-size:15px;">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起步就是招博士生,它的定位很清晰,不是培养“就业者”,教你适应世界的技能;而是培养“学者”,是能拥有改变世界技能的人。


王健林、马化腾等都来投资研究型教育事业,这是未来趋势吗?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还是一所民办学校,也就是说,不利用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


但它显然不缺钱。


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四位教授领衔的四个重大项目,已经分别获得由杭州市提供的1亿元项目扶持资金。


另外,还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一大批企业家的慷慨资助。尤其是6位创始捐赠人——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辉、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董事长邓锋、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航、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昌华、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还有包括施一公在现场提到的,西湖高研院的第一位主要捐赠人,是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


这些投资者,主要来自两大领域,一是高新技术、互联网产业;一类是地产行业。


他们为什么投资研究型教育?其实,在国外,“教授发起+民资支持”的办学模式,并不新鲜。


既然研究院未来将以“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来发展,我们就以这两个学校来举例子。


加州理工大学,是在1891年,由地方商人和政治家Amos G.Throop创建的。学校规模很小,但却走出了37位诺贝尔奖得主。它每年只招800名左右本科生,但平均要淘汰掉200名左右。


斯坦福大学,拥有谷歌创始人、雅虎建立人、微软开创者等等,校友捐赠很慷慨,仅今年2月,美国耐克公司联合创始人菲利普·奈特,就捐资4亿美元。


在美国,捐赠基金是学校资金的大头,通常由各大学杰出的校友回馈给母校,教育的受益者越来越多地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慈善事业,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比如,传说中美国最有钱的哈佛大学,据说有超过300亿美金的捐赠基金。像2015年,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就收到亿万富豪约翰·保尔森,一笔高达4亿美元的校友捐赠。


耶鲁大学,据说捐赠基金近200亿美元。2014年10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给耶鲁大学捐款1000万美元,成立“SOHO中国助学金”,资助在耶鲁求学的中国学生。


所以,作为院长的施一公就是那么自信:“相信中国一大批有情怀、有理想的企业家,不仅会继续对西湖大学慷慨解囊,也会支持其他科学家教育家群体共同发起、创办一批类似西湖大学的、世界一流的民办研究型大学。”


几十年前,教育家梅贻琦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有世界最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教师队伍。


而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不缺的就是大师。


四个研究所的领衔教授,全部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的研究领域,无论在前期资料准备还是在采访时,都完全让我们蒙圈,就是觉得“他们好牛啊、好高深啊”,到底有多厉害,我们在互联网上查阅了很多帖子,选取部分客观评价,帮你了解这些科学家。



生物学研究所领衔人施一公


百度百科中对他的介绍是: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


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施一公到底有多牛?”“知乎”上有人专门提了问题。


回复中,这样说——


“他的研究又快又狠,国外很多研究小组千方百计打听他现在的研究方向,然后躲这个方向远远的以免当炮灰,由于他的研究成果又快又好,已经逼得国外很多实验室关门了。”



基础医学研究所领衔人饶毅


饶毅是北大理学部主任,是神经生物学家,研究的是什么?“知乎”的物理和科学频道里,饶毅也是常被点名的一位。他的校友这样评价:


“他的研究也很有意思。我想不少人都听说过他对小鼠性取向、果蝇打架行为的研究。即使不是神经科学的研究者,甚至非理科背景的人听到这样的研究,可能也会眼前一亮。”


“做的研究很有趣,思想很开放。”


“平日里是个温润如玉、喜欢与学生讨论和分享的谦谦君子。经常收到他的邮件,跟许多学生分享他自己看到的一些有趣、有意义的生物文章。”



理学研究所领衔人潘建伟


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是的,大部分人根本搞不懂的量子,就是潘建伟的研究方向。


他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前沿技术研究所领衔人陈十一


陈教授是国际上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合作者在1992发表的文章奠定了本领域的基础。


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什么?它结合了统计物理、流体力学,实现高效率并行计算,是目前国际上流体力学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看不懂没关系,只要知道这个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问题中,包括能源与环境工程,传热传质,燃烧与多相流动,地下渗流与电磁场模拟等,很多汽车公司、石油工业的设计中都会用到。


除了四位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还有“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依托。


“千人计划”经常见诸于报端,但很多人未必搞得清楚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2008年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出的,截至目前,已分12批引进6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施一公就是“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有了强大的“大师团”,相信“大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