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肖伟工业园区在南安蓬勃发展。日前,在泉州市第二批重大项目“云签约”活动中,华远小微创业园出现在南安参与的8个项目中。这个规划100亩、3年建成的创业园,将吸引100多家铸造企业入驻,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助力中小微铸造企业腾飞。
在共享经济时代,小微企业需要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小微创业园区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工厂聚集”,而是通过良好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南安民营经济活跃,创业热潮涌动。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短缺一度制约了大众创业的“激情”,很多小微企业因为没有自己的工厂而发展受限。
以水暖五金铸造企业为例。目前南安有300到400家中小型五金水暖企业,主要集中在伦仓和杜英。但这些水暖五金铸造企业受土地等因素制约,无法摆脱低、小、散的困境,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华远肖伟创业园将解决这一痛点。这个创业园将建设一个占地12万平方米的工厂,协助小微企业办理一系列落户手续,提供水电等一系列综合服务,共享园区发展环境。
在南安,华远小微创业园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省内新城还有这样一个创业园区——,福建程玉海建筑塑料园。
作为南安以来首个加强小微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推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小微创业园,成渝海建塑料园通过建设提供标准工厂,解决了南安市橡塑回收小微企业用地困难,引导企业入园规范生产、孵化提升发展。
该项目已被列为2020年南安、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由福建成渝海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编制。规划用地面积约192亩,分三期开发建设。目前一期工程部分厂房已通过主体结构验收,进入装饰工程施工。其余厂房已进入整体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
培育小型和微型创业园需要精确的政策。为推动南安小微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开拓新空间,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2019年在南安发布了《加强小微产业园建设管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号文,明确和规范了小微产业园如何建设、管理和运营,力争到2022年形成5-10个特色制造业产业园。
事实上,南安也看到了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短板。据统计,南安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实施意见》认为,小微产业园模式的建立和推广,是解决当前小微企业发展空间问题、保护产业链和实际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改变“散污”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换笼换鸟”的根本之策。
小微创业园区建设不是简单的“工厂集聚”,而是小微企业创新的“土壤”。在小微创业园区,可以共享各种资源,形成有序竞争,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加税收,产业链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有利于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