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片生物的市盈率破千,刷新了科创板纪录;让像中石油这样的老投资者在满仓哭晕在厕所。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科创板,未来还会继续成长吗,还是一地鸡毛?
正文| 《正经社》林
科创板市盈率再次刷新。
今天,发行价20.43元/股的微芯生物登陆科技版,市盈率467倍,取代了市盈率超过170倍的原中国微公司,成为科技创新板块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公司。
微芯生物开盘时暴涨511.85%,市盈率飙升至近2000倍;这样,无论是首日开盘价涨幅还是市盈率都远超科创板前两家上市公司,再次刷新了科创板估值水平。
截至收盘,微芯国际收于95.31元,同比增长366.52%,成交额32.5亿元,换手率80.76%,动态市盈率1115倍。
抛却成长性而言,“2000倍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需要经过长达200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1115倍”同理。面如此高山仰止的情形,即使多次经历过类似“恰似满仓中石油”的老股民,也只能惊叹自己缺乏想象力。
市盈率破千
自科创板股票发行按照市场化和强化约束的原则进行改革以来,包括发行价格、规模和节奏主要由市场化决定,询价、定价和配售由机构投资者主导;因此打破了现有a股市场IPO市盈率23倍的上限。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64家公司在a股上市,初始市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6只新股初始市盈率不足20倍,占比25%,为近五年最高。除4只银行股外,其余12只新股的初始市盈率均低于各自行业的市盈率。
科技创新板首批25家企业的初始市盈率在19倍至171倍之间,整体平均市盈率为53倍。大多数企业的市盈率在30倍到50倍之间,占60%。
以今天列举的微核心生物为例。作为一家创新型医药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研发,与a股生物医药制造上市公司恒瑞医药、北大制药合作。陈康制药,
44480610080007">信立泰、康弘药业均是具有1类新药业务收入的药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正经社》梳理发现,微芯生物的成长路径、业务模式与贝达药业也颇为相似,二者毛利率也较为相近,但一个是科创板,一个是创业板,估值“天上地下”。
证券简称 | 2018年扣非后EPS(元/股) | 2019年8月12日收盘价(元/股) | 对应静态市盈率 | 2019年动态市盈率 |
贝达药业 | 0.3460 | 44.53 | 129 | 86 |
恒瑞医药 | 0.8597 | 67.25 | 78 | 62 |
康辰药业 | 1.1757 | 34.95 | 30 | 28 |
信立泰 | 1.3428 | 21.08 | 16 | 17 |
康弘药业 | 0.7187 | 32.95 | 46 | 34 |
微芯生物 | 0.0498 | 95.31 | 1913 | 1115 |
科创板“金衣”
微芯生物何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似乎无从作答,但这似已成为科创板的“行规”。
在微芯生物之前,中微公司是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公司中市盈率最高的一家,达170多倍。
中微公司是中国集成电路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在刻蚀及薄膜沉积环节应用的高端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登陆科创板近1月,动态市盈率已达801倍。
然而,与之相对,中小板的北方华创也为半导体设备生产厂商,且在刻蚀及薄膜沉积设备上有所建树,不同在于刻蚀方面中微公司主要以介质刻蚀为主,北方华创更着力于硅刻蚀;但北方华创的动态市盈率截至今天仅为333倍。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微公司2018年的毛利率35.5%,小于北方华创的38.38%;2018年研发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24.65%也低于北方华创的26.28%;所以,究竟是什么支撑前者的市盈率高出后者一倍有余?
另一家金刚石工具公司沃尔德的股价也值得一提。
沃尔德上市发行价格26.68元/股对应摊薄后发行市盈率34.12倍,在同一批科创板企业中处于后排位置,但这不妨碍其上市后的疯狂上涨。
从上市的7月22日到8月2日,两周时间,沃尔德股价番了5倍,达138.3元/股;引得沃尔德在8月3日发公告称,公司的滚动市盈率达166.88倍,而公司所处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为30.27倍,显著高于行业市盈率水平。
的确,另一边创业板三超新材的静态市盈率约45倍,岱勒新材的静态市盈率约57倍,两家公司总市值均不超过20亿,不足沃尔德的1/5。而根据2018年年报,岱勒新材3.30亿营收与三超新材的3.33亿营收甚至均不在沃尔德之下。
这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多的逻辑,似乎仅仅是因为这些公司穿上了科创板“金衣”;但在向来被诟病投机性有余、投资性不足的A股市场,科创板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吗?未来是继续长阳万里,还是一地鸡毛?【《正经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