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8日讯蛰伏时节,虽然在疫情的阴霾下,天气呈现出些许寒意,但在鱼台县镇太阳商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远远就闻到了新鲜干草的味道,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准备草料制品。不一会儿,精美的稻草工艺品就形成了。
“我已经处理了100根稻草。公司人员来收货时,请给我带10只香蒲和一捆棉线。”在阳光贸易有限公司的微信群里,一位残疾人正在提交她需要的原材料和加工品。当前,防疫仍处于关键时刻。为确保稳定复工,孙商贸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实体借鉴“外卖无接触送餐模式”,加工人员线上提出需求,配送员线下上门配送原材料。每个加工户在家加工,加工完成后,信息在集团内部发布,车间规划路线在家收集。太阳贸易有限公司经理说:“虽然这给公司增加了一些成本,但这里的许多工人都是残疾人。无接触模式方便了这个群体,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这是两全其美。”目前公司外发加工能力已达到生产规模的一半以上,有效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太阳贸易有限公司还在鱼台县周边设立了20家“卫星”工厂,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疫情期间,公司采购口罩3000多只,每天向工人发放新口罩,按照防疫要求,每天对车间进行两次消毒。车间主任闫安说:“刚开始复工的时候,很多工人有顾虑,很多工人出不去。多亏镇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才能顺利复工。”
同时,鱼台县黄章镇华丽公司已复工复产。由于公司主要生产节日纸制品、灯笼、鲜花等工艺品,工艺不复杂,适合家庭主妇和老年人。工人可以集中精力在车间工作或接收原材料回家加工,而不影响家庭护理和农活。公司目前生产多采用在家接收原材料加工的方式,避免人员聚集,车间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不是春天一枝独秀,而是春天百花齐放。“扶贫车间”是鱼台县主战场之一。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该县注重疫情防控,在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组织镇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发挥扶贫车间“加油站”作用,带动有需要的群众及早行动起来搞生产,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闪电新闻记者 李蕾 通讯员 乔志宇 王艳芬 济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