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难,特别是想白手起家,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那么,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如何提高成功率,少走弯路呢?向成功的商业前辈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作为中国商界的榜样,李嘉诚的创业智慧是必须要学习的。以下总结了李嘉诚“白手起家”的五条创业经验!赚钱不难,所以要学会。
一、重视时机和信息的运用
从李嘉诚的创业史可以看出,他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和创业的独立和魄力,都是建立在对时机和信息的分析和把握上的。比如李嘉诚第一次选择塑料花的时候,就从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分析,一场塑料花革命将在全世界掀起。当时香港塑料花的产销还是零。李嘉诚能够带头投身其中,包括后来涉足房地产。此外,由于白手起家,创业初期缺乏资金,李嘉诚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用最少的钱做最大、最多的事,并根据创业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赢得了第一场战役,这也是基于重视时机和信息。
二、重视质量,善于公关
在白手起家创业的过程中,李嘉诚非常注重质量管理,有意识地利用公关来缓解信誉危机。比如刚创业不久的李嘉诚,因为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使得长江工厂四面楚歌。面对挫折,李嘉诚采取了“忍辱负重”、“负荆请罪”等战术,起死回生。同行比拼时,一些厂家把长江厂破旧的厂房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企图通过揭露长江厂的缺点来抹黑长江厂。但李嘉诚却一意孤行,利用太极推手的精髓,不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是突出攻略,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达到正面宣传自己的目的。
三、学习先进技术,把握市场脉搏
创业初期,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在塑料花市场取得优势,李嘉诚持旅游签证飞往意大利学习塑料花技术,以香港经销商和打工仔的身份进入塑料公司,通过耳闻目睹、与技术工人交朋友等多种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回港后,我们率先生产出全球领先的塑料花,并以高瞻远瞩、精准定位牢牢抓住市场。后来,李嘉诚看好湘钢市场新兴的股份制,把握市场脉搏,吸引股东借鸡下蛋,使长江厂的实力迅速扩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李嘉诚在稳定之后,成功绕过洋行中间商,直接与外商打交道,牢牢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以其创业时期最大的冒险赢得了欧美的大商家和大市场,成为举世闻名的“塑料花之王”。
四、进入新的市场,采取稳健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李嘉诚取得今天成就最重要的转折点是进入房地产市场,这其实相当于一个“二次创业”的过程。因为,李嘉诚进军房地产的原则是谨慎,稳步发展,就像第一次创业一样。具体方法是不卖烂尾楼,不借不还,不抵押,只租不卖,从而有效避免银行挤兑和房地产危机。特别是60年代后半期,香港没有房地产市场,到处都是廉价出售的房产。李嘉诚审时度势,人们抛弃了我,趁机吸纳。此举为李嘉诚成为香港乃至中国首富奠定了基石。由于采取了审慎的策略,李嘉诚得以击败房地产,竞标地铁中央站和金钟站的建设权。这是李嘉诚抗击弱者和强者的经典例子之一
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后,李嘉诚有效地把握了投资策略。他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相继建造了几个大型的住宅村,获得了“住宅村之王”的称号。而且,从补地时机和换地前期规划来看,都是惊人的。为了打下稳固的地位,李嘉诚的大规模住宅村用了10年时间才被引进,这让人们佩服他深刻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