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结束,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选择大学和专业。
28日,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提供给中国吉林网,聚焦上述话题。
专科生、本科生提升学历意愿强烈
报告称,根据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去向,学历越高,在选定单位就业的比例越高。毕业后“单位就业”比例达到72.1%,远高于本科、专科毕业生。同时,选择“出国深造”的比例也与学历成正比,5%的硕士毕业生计划出国深造。
对于专科生来说,作为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很大,传统的找工作计划不是唯一的出路。依托专业技能和新就业模式的加持,专科生在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方面的选择高于其他学历的毕业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超过10%的专科生表示会继续留在国内学习,9.5%的本科生也选择了这一选项,高于硕士生(4.3%)。
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高
智联招聘对2018-2020年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当前职业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发现专业对口仍是市场供需匹配的主旋律,职业与专业匹配度普遍较高。除了专业与就业的契合,就业弹性与专业的长期前景也值得观察。比如会计,作为一个普通专业,在各行各业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需求。毕业生的职业包括销售管理、物流/仓储、法律/法规、旅游/管理等。而且跨专业就业面广。
大数据还发现,会计岗位的竞争长期处于高位,这意味着求职者多,企业的需求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供大于求。此外,数字化技能已成为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市场上存量的会计人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成为职业竞争的新筹码。
与会计专业相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近年来互联网信息产业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言而喻,新基建的加速吸纳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计算机人才在应用、软硬件开发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职场价值。
机械工程专业以7676元月薪位居榜首
通过对2020年不同专业毕业生目前收入水平的分析,发现机械工程类薪资最高,为7676元/月,与去年平均月薪6851元/月相比,保持增长趋势。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互联网迭代、新基建等新领域的蓬勃发展,企业提升核心R&D能力的趋势已经形成,机械工程相关人才价值处于高位是必然的。
此外,其他工程学科毕业生收入优势依然突出,前10名占据9席,前20名占据16席,高于去年。除了工科“硬核”人才,工商管理(6567元/月)、社会学(6107元/月)、化学(6064元/月)在各学科薪资水平上也表现突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