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军主持发布会时表示,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保障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工作实际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重要方面。今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金安应邀出席新闻发布会,与记者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与张金安部长一同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两位副部长,一位是尤军副部长,另一位是李忠副部长。
在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如何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李忠表示,青年就业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最重要的群体是大学毕业生。近年来,新增劳动力约15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占60%以上,其他是中职毕业生,初中、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因此,青年就业最重要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借此机会,我将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一个相对详细的介绍。
李忠指出,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承载着亿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因此社会各界一直在关注他们。去年大学毕业生874万,可以说是新高。此外,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需求下降、招聘延迟、求职受限等一系列就业困难。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各地和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包括支持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支持基层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扩大升学规模、支持毕业生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等。其中,公共部门去年提供了约3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实施持续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补贴培训90多万次,组织54万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为150万贫困和湖北籍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经过各方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李忠表示,2021年毕业生人数为909万,创历史新高。此外,过去还有很多失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随着国内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前期,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与教育部召开了会议,做了安排,下发了文件,对这项工作做了安排,启动了各种招聘活动。
李忠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三个支持、三个增强”。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支持企业就业。采取减税免税、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招高校毕业生。同时,坚持挖掘公共部门岗位潜力,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稳定事业单位招聘、升学等各种渠道。
二是支持基层就业。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通过学费补偿、高薪等级、就业补贴等有价值的扶持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服务,到教育、医疗等急需人才的地区就业。同时,一些“三支一扶”,即支农、支教、支医、扶贫等基层项目的招录规模,近年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去年之前,“三支一扶”规模约为2.7万人。去年,在困难的情况下,规模扩大到3.2万人。事实上,一些地方做了一些补充,最终达到了4万。应该说,在特殊时期,这些项目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支持创业创新。大学生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去年,大学生创业者达到82万人,比上年增长11%。我们还将把创业创新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向大学生倾斜政策服务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和场地支持,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完善灵活就业保障措施,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兼职就业、平台就业。
四是加强招聘服务。根据毕业生求职的不同时期,有的招聘活动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去年疫情期间,针对线下招聘有限的情况,我们及时推出了百日、千万日线上招聘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提供了2700多万个岗位的信息。今年,我们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项在线招聘活动。同时,线下招聘也有序开展,组织城市联合招聘。以前是两年一次,今年计划一年一次。同时,我们还加大了特色行业企业的招聘力度,提供了充足的岗位信息。我们也尽力积极投入高质量
an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5670755" qid="6580802018128958723" mention-index="0">公共就业服务资源送进校园。学生还没有离开校园的时候,公共就业服务的资源就推到校园里面去,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如果离开校园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会把他纳入实名制管理,确保服务不断线。五是强化能力提升。重点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求职经验不足,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提高他们的求职能力。二是通过深化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拓展新职业培训,提高这些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三是通过募集更多的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六是强化困难帮扶。在做好面上对高校毕业生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对困难毕业生给予特别的关心关爱,重点对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等毕业生实施专项帮扶,开展“一对一”援助,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李忠强调,上述这些措施,既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也有效地支持青年就业。同时,我们还针对长期失业青年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更快地融入就业市场。总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支持年轻人在各领域施展才干、逐梦前行,实现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