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干货来了:1621世纪初什么是新兴行业位大佬演讲内容集结

(1)针对市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高负债率的担心,朱玉杰表示,从2015年开始,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只能以标准化的债券进行发行,所以去年以来,地方政府发债速度相当快,2016年比2015年增长了52%,发行了4.87万亿债券。2017年前三个季度,又总共发了4.3万亿。但是很多新发行债券都是置换债。比如2017年发行的63%地方政府债券是置换债,2016年这个比率达到80%,所以尽管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很大,发债速度很快,但总体风险仍是可控的。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发债期限大多是1-5年,从负债率或债务率的角度分析,这些债券兑付基本没有风险点,

(2)针对市场日益关注的债转股资本运作模式,朱玉杰则认为,从去年至今,已有80余家企业签订债转股协议,签约金额差不多在1.4万亿。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比如钢铁、煤炭占了将近一半。但目前真正落地的资金还不多,约1千多亿,所以未来怎么进一步推动债转股,的确存在实施方面的难题。就债转股主体而言,地方国企占比约3/4;其余是央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山西、河南等地,这与其地方经济产业结构有关,比如山西、河南的煤炭、钢铁产业比较多。此外,当前债转股进程主要还是以银行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债转股风险较大,原因是债转股企业往往具有上市公司平台,能帮助银行资金通过盘活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由上市平台实现项目退出。

2

、中程租赁董事长盛雪莲:跨界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企业价值投资

她透露,从2014年起,中程租赁通过打造股权+债权双驱的投资模式,将融资租赁这个类信贷机构转化成企业的权益类投资伙伴。连续三年经营指标获得百分之百的年化增长速度。同时今年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3%,设计了市场首笔新能源的国补+保理+租赁业务。

从行业分布观察,当前融资租赁业务规模排名前5的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通用设备、工业设备等传统行业。每个行业市场规模都超过千亿,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

当前我们所投资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国家战略新兴行业里面比较热门的,也是我们更关心的行业。比如说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现代农业、新教育、人工智能、环保,以及涉足不久的土壤和矿山修复等。

中程租赁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伙伴精神”,希望用自己的业务理念满足客户多维度的金融需求。比如在涉足新能源产业时,除了运作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设备融资租赁、供应链保理业务,还会关心它的上游,包括电池、电芯,甚至是原材料等,以及它的下游终端客户、分销渠道、运营平台等方面的资本资源整合。

不过,对这类全方位资本运作的企业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我们会挑选细分行业龙头前三的企业,与它进行投贷联动方面的合作。在他看来,还需要对各个行业长远发展有深入前瞻性的洞察。行业的颠覆性发展,往往是实体企业与融资租赁公司涉足股权投资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当我们站在现在去看未来,往往会高估两年内的行业发展前景,却低估未来10年内的行业格局重大变化趋势。

3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局长助理涂永红:新兴金融业态对区域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真正要推动金融业的发展,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要关注的是新兴金融业态,而不是传统的比如说靠机构,靠市场的规模,靠优惠政策。在今天,新的科技对金融有巨大的改变,成为金融发展新的动力。这些技术主要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我们的金融机构在产品的共享性、利润包括风险的共享,还有客户与银行之间的关系,金融的模式和金融竞争、金融监管这些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整个金融生态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各地在发展金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样的一些金融生态根本的变化,要采取新的一些思路,用新的理念来指导金融的发展。

我们认为,新的金融业态主要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和农村金融。这些新的金融业态将成为我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把这些新兴的金融业态纳入到金融发展之中,构建了一个新的金融评价的体系,冠名叫天府金融指数。但这个指数实际上是把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心理论和各地金融中心建设实践进行了最合,采取了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我们从八个维度,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从业环境、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农村金融八个维度来综合评价一个城市的金融发展。这个维度和现在伦敦发的全球金融指数和深圳发的全国金融指数来比我们增加新的金融业态,所以它代表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另外将消费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纳入新兴金融业务里面,但由于两个维度里数字的可获得性比较差,仅仅是列入了考察的范围。如果未来数据可得的时候,也会把它纳入到新兴金融业态里,纳入到我们综合指数里。

4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精准发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一是充分发挥信贷服务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现在工商银行的信贷总量约14万亿元,每年新增贷款大约1万亿元,加上存量移位再贷2万亿元,每年实际新投放贷款大概3万亿元,这是做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基础。同时,我们还重点关注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目前,工商银行是国内唯一一家小微企业贷款超过2万亿元的商业银行。

二是通过创新来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债券投资、理财投资、金融租赁等非信贷融资增加8500亿元,与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量的比例接近1:1,既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也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三是更加注重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式,将由注重新增贷款拉动转向更加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近年来,工商银行坚持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扩大流量、改善质量”的管理思路,统筹做好每年近1万亿元新增贷款和2万亿元存量移位再贷资金的统筹配置。

四是不断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前瞻谋划信贷布局,探索建立信贷与非信贷、表内与表外、商行与投行一体化的全口径融资服务新体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坚定不移支持“三去一降一补”。比如在去产能领域,我们按照“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原则,实行名单制分类管理和差异化信贷政策。

五是进一步做实做活普惠金融。今年,我们组建了普惠金融事业部,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双创”、精准扶贫等领域的金融供给,积极发挥了国有大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的骨干和中坚作用。

六是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领域的金融服务。比如,主动对接“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雄安新区建设等重点领域,今年前三季度项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432亿元,增幅9.1%,为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提供了金融支持。

5

、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LCR的合理性是需要讨论的,建议用“腾笼换鸟”方式支持小微

今天想给大家说一个新的,提高LCR的合用门槛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那么现在风险溢价上升到什么程度了,国债十年期接近4%,国开债前段时间达到了5%,AAA级的企业债接近6%了,AA+在6%左右了,AA的在7,A在9-10,BBB已经在10以上,我们现在风险溢价上升。小微企业能不能评到BBB呢?大部分是评不到的。整个加上所有的贷款拿到手的可能风险溢价在10%以上,多少企业能还得起,贷10%以上除非高科技,有独门绝活的企业,怎么能还得起10%的商业利率呢?商业银行面临一个困境,如果以低于10%的来借给小微企业,生意上不可持续,至少看债券市场的定价。如果以10%以上的借出去了,良心不可持续,让商业银行怎么办,也很难,所以得想招,想实招,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努力这个领域做一点研究。

第一,对创业型中小企业努力拓展互联网股权融资,特别是股权众筹。

第二,小微企业很难找到这个模式,国外的模式不可信。老老实实的把100万以下的对公强制转零售,这个是降低坏账,而且真正支持到小微企业。降低LCR的门槛,适用银行由原来的2000亿拓展到5000亿总资产,LCR是巴塞尔三的核心,巴塞尔三比巴塞尔二多了什么呢?主要多了LCR,除了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有一些算法上有了改进以外主要多了LCR。

我们看到不要完全迷信巴塞尔三,他LCR也没有实践过。初衷是什么呢?要防控流动性风险,人民银行已经建立较为完备的流动性补充体系,以前我在货证司负责公开市场业务,这几年越来越完备了,有公开市场操作,而且以前是每周二和每周四,现在改成每天操作,有短期流动性工具,有常备的借贷便利“酸辣粉”,有长期借贷便利“麻辣粉”,这都很重要,这是工具篮子。工具多了,什么时候干活不累,每个工具都有针对性的。抵押补充贷款,PSL还有抵押品管理框架,还有预期管理,“央妈”又专业又敬业,还有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是每天操作了。而且比较灵活,14天的,28天的都有,进行这种日常操作。流动性短期工具实际上也有的时候在出于使用,2016年投放一些,主要是短期波动,特别春节期间的。这可以短期内主要是7天以内。

常备借贷便利,三个月中小银行可以到人民银行分支银行去寻求帮助,以抵押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这也是个重要的创新,“麻辣粉”大家可能比较熟知了,现在也在用它来滚动。基础货币的提供方式,这是一个主要的方式,现在更多的使用,带有一个一年之内的。抵押补充贷款也不错,有些是支持了长期稳定的棚户区改造,这个也很有效果。这是很重要的创新。

抵押品框架“央妈”也努力建立,1998年以来当时是国债、央票,2013年创设期建立以后高等级信贷,2014年经央行逐渐是扩展的,央行在评价这种信用的时候能力是逐渐增强的。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央行抵押品框架。预期管理也是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管理、沟通。所以当前工具是较为完备的,是创新的。流动性补充主要以“麻辣粉”为主,其他工具为辅。我们看整个的余额一直在上去,红的是“麻辣粉”。在7万亿左右,操作是灵活的,长枪短炮都是很齐全的,有短的,有稍微长一点的,每个功能都不一样。这说明人民银行在这上面做了很多努力,补充的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完备。

而巴塞尔三LCR的标准,今年7月份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了关于巴塞尔的评价。我们国家是最严格的,基本是欧洲只是大致上遵守了。中国、美国还算可以,欧洲基本没有遵守的。

我们现在总共资产主要考核的标准是LCR标准,巴塞尔三要求100,70家覆盖的大约是90%的资产规模,我们要求的是比较广泛的,而过渡期是要求2000亿以上的商业银行。2017年三季度的数据,股份制的LCR普遍低于100%,部分仅略高于80%。五大行压力较小,城商行分化较大,部分银行LCR逼近监管红线。2017年年末达到90%,而部分仅高于80%,商业银行需要提高90%,明年达到100%,每家银行是不一样的。说明什么呢?说明商业银行也是挺进容易的。

LCR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要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这个资产要跟你未来30天内预计的现金净流出,要大于现金净流出,备足资产,30天卖高流动性资产覆盖可以。这个包括了现金、超额准备金等。这会有什么问题呢?我们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长期需要银行要备着30天以内的钱,我觉得这个是要讨论的,LCR的合理性是要讨论的。现在央行已经把同业的额度进行同业按三分之一来核算的额度提高到5000亿,5000亿以上的大行才实施类似你的同业不要超过三分之一,MPA考核。而银行业协会公布的资料,我们在全国100家银行中资产在5000亿以上的共有35家,27家规模小于2000亿,规模介于2000亿到5000亿至今有38家。我们能不能提高LCR的标准,从2000亿到5000亿,因为5000亿也是央行进行MPA考核的标准。对于5000亿以下的,从2000亿到5000亿有38家做监测,不要要求LCR的限额,国际上也没要求我们,相当于我们自己定的,我们以前定的,五年前定的标准。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银行这么多,越来越多的银行会跨越2000亿这个大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不改变LCR的监管指标,不讨论这个问题,LCR我们认可,但是能不能提高适用门槛,美国是纳入LCR的标准是500亿美元。相当于3000亿、4000亿的银行,国内流动性补充完善,能够防备流动性风险,不仅有国有大行基金充分的补充,更有“央妈”的体系作为坚强后盾,所以我们有两道防线,首先是大行,最后是“央妈”,大家看“央妈”的体系、武器很健全,大行也很出色,工农中建表现也很出色,包括政策性银行。

在中小银行上能不能适当放松,把标准提高一些,因为让他们达到是比较难的,他们要想抵押了那么多的债券,为了防止流出,势必提高他们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大家想想,我这个钱是不动的,要买30天的债券、那头才能满足要求,如果我这个钱就贷给中小微企业不就好了嘛。有30多家,如果提高一下,我猜测可能多出钱来在1万亿。这个钱干每天都压在这呢?能不能用中小微贷款,正是雪中送炭的时候,中小银行的使命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对当地更了解。结果如果我们标准整的太严格,就会使很多的中小银行为了满足监管标准,持有大量的债券,而不能够把这个钱、资产用在中小微企业上。而真正什么时候出现流动性的问题呢,我们国家至少两道防线,你为什么不感冒天天吃药,大家评价一下我们遵守这规定,但是这个门槛适当的调一调,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银行破1000亿是常理,难道那么多银行都需要抵押品吗?能不能在5000亿以上做抵押品?我想这是我跟大家汇报的。不要小瞧这样一个监管的举措。一个可能的改变,能够释放未来可能在1万亿。不是不要这个标准,还继续监测,可能只是说不一定完全在5000亿以下的小行达到100,我们达到80也可以。还有大行救助,还有“央妈”出手,怕什么?关键是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在整个的宏观经济这么好,但是中小微企业这么艰难的时候,需要中小银行出手,而给他们以救助,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而如果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多救助,更多贷款他们就成长起来了,整个实体经济就好了,反而就减少了风险。所以这是第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对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加速推动股权众筹。第二个建议是100万以下的对公贷款,强制性的转为零售。这是给所有的银行基数降低,第三个建议就是国际的一监管标准我们在探讨,对国内我们有充分的自信,能够处理任何流动性的,大的情况都没有问题,有几道防线,能力已经足够增强了,而今天的迫切主要困难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服务他们的主要是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如果在监管上面,因为本来就受到了MPA考核的限制,所以对宏观的审视是没有问题的。在上面能不能门槛稍微提高一点,让他们有更多的余钱支持中小微,支持三农。我想供大家讨论。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

(二)中小银行论坛

1

、四川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如何打造“数字普惠银行”?

到底如何真正做一家数字银行,其实我们也想了一下,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前人走过的路径,只能运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作为一家新生代的数字银行,我认为数字银行依托差异化战略定位,以补位者的角色和传统主流银行优势互补,沿用产品服务数字化,我们认为的数字银行1.0的时代到数字能力共享化2.0的时代,一直到金融服务的智慧化到3.0的时代的发展路径。最终成长成为具备与人工智能深度和场景连接广度的智慧型数字银行,这是我们考虑的初衷。

我们看到各家的数字化发展方向依托于自身特有的资源禀赋明确差异化定位。目前数字化阵营里三类数字化发展的银行,一类是致力于服务于C端的数字银行,主要依托于强场景、大流量以及场景大数据的深度运用下,优化交叉产品及流程,降低客户服务的成本,提升服务的企业。二类是重心放在小微客户上,刚才也提到了小微企业的客户通过综合分析,物流数据及供应链数据等等来开展整个是对B端数字化金融发展方向。最后一类有点像新网银行的模式,即利用多种金融科技在服务于普通C端用户的同时,搭建出金融的开放平台,通过连接各种数据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各类金融机构来输出科技和风控能力。

我们认为,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一定会带来数字银行的百花齐放格局。未来专注于满足C端客户金融需求的数字银行将伴随着大数据不断的积累,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在储蓄、信贷、理财等个人业务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用户的黏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侧重于企业端的数字银行,会在企业金融服务里累积更多的数据优势,甚至在足够大的样本分析下形成强大的行业判断能力,最终能形成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侧重于第三种类型,平台链接的数字银行也会随着金融科技、风险控制等能力源源不断的输出在汇聚信息和资金流的情况下形成一张独特的,巨大的网络,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整体行业的资金融通。

我下面仔细去聊一聊三个发展阶段,现在是数字银行的1.0阶段,金融产品服务数字化的阶段,无论选择哪种战略定位,数字银行首先的任务要实现金融产品服务的数字化,为此,银行需要对包括组织架构、人员、信息科技以及风险防控、流程等在内的多个环节进行重新的设计,化繁为简,保证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我们也知道主流银行主要是三层级的架构和多业务部门的方式,包括前、中、后台作业的模式。我们觉得这个在数字化银行里,一定程度原先的模式存在了管理环节多,运行效率不够高的情况。而轻量级的数字银行,因为没有线下网点,产品相应也聚焦,需要更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以减少审批中间层级。同时,运用互联网快速迭代更新的方式,根据市场情况迅速灵活调整运营和业务的模式,目前为止新网银行的例子,我们从开行的时候就从主流银行的30多个一般性的部门精简到15个一级部门,而且根据前台的业务状况形成了多个灵动项目组,有点像我们知道的一些国外银行群组式的概念来进行灵活、多元化的组织架构配置。

从此多元化的人才结构将确保创新的能力,数字银行将以大数据为起点,广泛运用金融科技开展业务。因此,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架构、金融科技等等人才会形成数字银行新的人才梯队,可能到目前为止给大家也汇报一个数据,新网银行到目前为止没有客户经理这个层级。大家觉得很奇怪,我们五分之四的人员来自于科技,来自于数理统计,来自于数学建模科学家,首先没有客户经理,同时中后台大量的节省。因此网络架构师、大数据建模分析师、反欺诈研究师,我个人觉得真是未来人才以及未来在座各位,以及未来人才聚集的重点部分。同时分布式信息架构满足了高并发的需求,数字银行会建立适应于互联网发展节奏高并发、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信息系统架构,目前较常见的做法是搭建分布式的架构,当业务量并发的时候,在某个节点发生故障的时候,批量任务可以自动分配其他节点上,实现批量业务执行的高可用。我们说今天已经摆脱了大型机、独立机的运作方式,实际上我们的思维已经分布在各个大脑里面一样,我们目前的信息系统也开始进行分布式的架构。

保证大数据实时风控的持续迭代,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一套实时反欺诈的系统。保证客户的真实性,保证真实的意愿,是做金融机构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实时的大数据风控系统,确保上万条的风控规则进行并行的执行,并毫秒级的响应,保持风控策略的持续迭代跟更新,我们觉得这是数字银行必须要做到的地方。以新网银行为例,我们运用了人脸识别,运用了生物探针,运用了设备指纹等技术实现了在线实时风控防范,同时不断打磨迭代背后的风控逻辑和模型,借鉴了一些包括美国在内的科技企业,广泛使用的AB测试框架,再现对比多组授信策略表现,根据实时进行切换,以达到最佳的授信策略。也就意味着新网银行到今天为止,可能A、B两套模型同时在运用,同时我们会去选择一套能够相应达到我们心里面预期值的来进行不断的迭代。

同时,流程体验的便捷化会使全天候的金融服务以及数字化纯在线的操作成为可能。

数字银行2.0的时代来自于数据能力的共享。在这个2.0的模式下,我们认为需要依托于数字化的手段,通过万能连接的方式,将科技风险支付、精准营销等能力,同时对外开放输出,助力于各个机构共享数字金融的发展。目前为止,我们觉得新网银行瞄准了这样的市场空间,目前已经搭建了开放式金融平台,针对于各种用户群体不同场景,开放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连接方式,包括目前大家比较熟悉的互联网的一种做法,比如说H5页面的接入,同时包括SDK、API等等的接力,以及零开发门槛的SaaS平台的接入。打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的话,这就像金融工具的“百宝箱”,一个有能力的开发者运用这样的百宝箱能够快速的接入金融的工具,能够广泛的与C端客户形成便利合规的金融服务。

数字银行3.0的时代,金融服务的智慧化。展望未来,数字银行将由人工智能驱动,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经积极介入和布局这个领域,但绝大多数的机构处于探索、应用和初步理论的阶段。目前为止新网银行也在人工智能里进行了探索,目前方向主要是风险控制的方向,我们运用了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术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客户信用的快速甄别,几秒钟来实现最后授信的方法。同时我们其实已经布上了DBS的决策引擎能够自动进行不断的迭代和自动的部署,已经去人工化的来实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判断是否用户本人申请贷款的时候,人工智能会在申请动作开始就介入到学习用户行为的之间,并根据以往数据进行对比。如申请用户习惯是晚上8点还是9点的,是不是同一WiFi环境中,是不是用你的右大拇指来实现机器的操作,同时你的陀螺仪的摆动次数和摆动频率等等。经过一段时间对客户行为的学习,人工智能将会在若干关键行为要素对用户的操作行为来进行可信的判断。未来的人工智能还有非常多应用的空间,从今天的智能客服到智能投顾,授信决策到风险监管,人工智能都可以辅助信息,帮助判断,甚至随着数据和算法的日益精进,人工智能系统会发生成判断的逻辑,当用户触犯规则以后就可以自动的匹配营销和风险管理。

当然,未来数字银行智能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能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需要在人类道德准绳被开发和利用,而最终实现的目标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人人受益,即通过提升金融的效率优化用户的体验,让普惠金融走向更多的平凡人,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便捷的金融。这个是一年多来新网银行在数字化银行中探索以及初步思考的部分,我觉得远远还没有到这个时期,但是未来已来,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很快能够到达我们都向往的彼岸。

2

、京东金融副总裁谢锦生: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实现精耕细作

京东金融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已经发展了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一年我们花很多精力跟各家商业银行在合作,在做这方面的实践。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个熟一点的话题就就是在今年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去跟商业银行一起去实现一些运营上精耕细作的做法。

大家今天的话题很多讲商业银行的改变,从我的角度来讲,真的是这个时代

变了,我举一个小例子,去年我的钱包丢了,里面有4家银行的信用卡,我在4家银行分别都办了冻结、挂失、补办新卡的一套流程,最后有2家银行办的很快,效率很高我接着用了,还有2家银行办的很慢,很罗嗦,门槛很高,最后2家银行的卡就放弃了。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今天在金融服务上有特别多的选择,跟以前不一样,获得服务的渠道越来越多,客户变的越来越任性,也不那么讲道理。我觉得整个客户在变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模式、做法会发生改变。

场景和渠道变了,我上周在四川跟一家银行在交流,他说他们今年零售的业务95%都发生在手机端,这是一家银行。95%零售的业务都发生在手机端的,所以希望整个场景渠道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再有产品服务也发生变化了,互联网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