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茶在市场上流行起来,这让茶文化以另一种方式流行起来。6月18日,“奈雪茶”公开发行并于6月3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这一行业的关注度。
与传统饮品相比,新茶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品牌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创新,在原料和饮品外观上注重品质和特色,在品牌运营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新式茶以更加时尚新颖的形式受到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和欢迎。市场消费的增加使得行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广阔的扩张空间。
在新式茶饮行业,奈雪茶和喜茶是高端新式茶饮品牌的代表,两者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受到资本青睐。凭借强大的产品实力和服务体系,在产品创新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总的来说,Xi茶在门店数量和消费者认知度上略优于奈雪茶,但两者都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在优化成本上仍有提升空间。
行业相关品牌:奈雪茶(02150。香港),Xi茶。
本文核心数据:.品牌店的数量、主营业务、运营模式、认知、融资及发展潜力
1、奈雪茶VS喜茶:基本介绍
奈雪茶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隶属于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12月,奈雪茶正式启动“国家城市扩张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奈雪茶店的数量突飞猛进,分别增长到44家、155家、327家和491家。截至2021年5月,门店数量已达556家。2021年6月30日,奈雪茶在港股上市,正式卫冕首批中国新茶。
喜茶HEYTEA成立于2012年,原名ROYALTEA,隶属于深圳市美西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西茶落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之后,品牌店迅速扩张,用户规模迅速增加。2017年至2020年,爱茶门店数量快速扩张,分别为80家、163家、391家和695家。截至2021年2月11日,共有700多家茶叶店。
2、奈雪茶VS喜茶:融资情况
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资本市场也对新茶展开了疯狂的追捧。数据显示,近十年茶叶品牌投融资事件70起,披露的投融资总额近30亿元。
2020年茶饮品牌披露融资金额达到10.4亿元,同比大涨378.6%。2021年茶饮赛道融资热度仍在继续。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茶饮品牌共发生融资事件15起,披露金额超50亿元,融资事件和披露金额均高于去年全年。借着新式茶饮的东风,奈雪の茶在上市前已经完成共计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图资本、SCGC资本、深创投、PAG太盟投资等。2016年10月,奈雪の茶迎来了A轮投资,投资额为1亿元,投资方为天图投资。2018年3月,奈雪の茶再次获得天图投资的数亿元A+轮投资,本轮投后估值达60亿元,成为公开资料中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到了2019年,天图第三次出手,领投奈雪的B轮融资。据天眼查APP信息,2020年6月,奈雪の茶完成了由深创投领投的新一轮融资,金额近一亿美元。不得不提的就是,在上市前奈雪の茶估值最高达400亿。
而与奈雪の茶类似,喜茶从2016年至今共计完成4轮融资,每次融资都是上亿量级,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美团龙珠、黑蚁资本、腾讯、红杉中国、高瓴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喜茶即将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均为老股东,投后估值高达600亿。值得一提的是,喜茶上一轮融资在2020年初,彼时投后估值为160亿。
3、奈雪の茶VS喜茶:品牌认知
从品牌认知情况来看,喜茶略胜一筹。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Q2新式茶饮品牌中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是喜茶,占比43%,奈雪の茶排名第四,占比28%。

4、奈雪の茶VS喜茶:产品及运营模式
奈雪の茶主打高端路线,创新推出“茶+软欧包”双产品线模式,同时奈雪の茶还推出茶礼盒、蛋糕等丰富产品线,采取新品迭代和数字化运营的方式,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茶系列和软欧包为核心产品系列,茶类产品有霸气鲜果茶、宝藏鲜奶茶、芝士茗茶、冷泡茶、大咖系列共8个系列40多个品类。软欧包系列有嘟嘟包、魔法棒、雪宝宝等多个系列30多个品类。

与此同时,奈雪の茶发力多元化经营之路。2020年11月,奈雪の茶开出全新店型「奈雪の茶PRO」,不再延续布局在商圈或购物中心的策略,而是将目光转向商务办公、高密度社交区域,面向全国重点城市布局。「奈雪の茶PRO」给出了茶饮、咖啡、烘焙、零食四大产品类型,进一步构建消费者从早餐、下午茶到轻晚餐的全时段多场景消费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の茶PRO」是继奈雪的茶、奈雪酒屋、奈雪梦工厂之后的第4类店型。现在来看,PRO店将是奈雪の茶的发力重点。招股书显示,到2022年,奈雪の茶将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累计开设约650家门店,其中约70%将为奈雪PRO茶饮店。
喜茶坚持以产品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2012年创造出第一杯芝士茶,之后陆续推出果茶家族、波波家族等众多茶饮品种,将已有技术融合到新产品中,并在每个季节推出当季水果限定系列。而后,喜茶没有将产品局限在茶饮品类,推出咖啡和喜茶制冰两大品种,将芝士、茶饮等与咖啡、雪糕相融合,并推出喜茶实验室系列,注册坚果、米面包等产品商标,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
产品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品质需求,同时也让喜茶收获了话题与人气。2020年在中国市场茶饮品牌中,喜茶的微博粉丝数及话题讨论度最高,分别为75.8万、331.8万。

2020年喜茶推出全新品牌喜小茶,在主攻更下沉市场的同时,实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与已有大店一起,最大程度地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截至2020年底,喜小茶入驻6个城市并拥有门店18家。
每一个茶饮品牌,都在承受着创新的压力。在产品出新的路上,喜茶和奈雪の茶一直都你追我赶。在喜茶公示的2020年度报告中,喜茶平均每1.2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2020年喜茶推出了生打椰椰系列、多肉玫珑瓜、雪山莓莓桂花冻、酒酿桂花冻、趣厚牛乳波波等新品,其中不乏爆款。而从奈雪去年的产品SKU看,包括茶饮、软欧包、烘焙、零售产品在内,奈雪全年有100多次推出新品。今年上半年,霸气玉油柑的新品受消费者热捧,也显示出奈雪制造爆款研发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品牌在多个产品品种中均有相似。如今二者均发力咖啡领域,又在同一个赛道上相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也反映了目前新式茶饮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由于新式茶饮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所需生产技术含量低,产品配方容易模仿,且不同品牌制作新式茶饮的生产流程大致相同。目前,行业内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并且,由于茶饮行业尚无统一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行业生产标准亟待规范。
5、奈雪の茶VS喜茶:价格分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受访用户对新式茶饮可接受的最高单价集中在15-20元,占比36.1%,20-30元的接受度为30.4%,30元以上的接受度为5.8%。当前市场上各个价格区间都已经存在知名的新式茶饮品牌,其中深耕高端市场的喜茶和奈雪の茶明显表现得更好。
中国主要新式茶品牌中,单品最高单价达到38元,行业产品均价为18.22元,接近一份普通单人餐品价格。从两大品牌来看,奈雪の茶最高价为38元,最低价为13元,均价在25-30元;喜茶最高价为37元,最低价为16元,均价为24-28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式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人工店面等其他成本的增加,不断摊薄着企业利润,因此奶茶企业都普遍采用提价策略,产品单价呈上升趋势。但是随着产品价格的不断提升,奶茶消费逐渐成为负担,未来奶茶企业分化情况将进一步加深,中端产品的发展定位及思路需要明确。
6、奈雪の茶VS喜茶:发展潜力
奈雪の茶、喜茶这些具有代表性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近些年来,新式茶饮赛道一片繁荣。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2044.8亿元。尽管2020年疫情对新式茶饮有一定影响,市场规模缩减至1840.32亿元。但从长期来看,新式茶饮还将呈扩大态势,预计2021年,新式茶饮将恢复甚至是超过疫情前水平,市场规模接近2800亿元。

茶饮品类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新式茶饮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我国茶饮市场的持续扩容,赛道还会涌现出越来越多品牌,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喜茶、奈雪の茶等头部品牌已经通过跨界联名发展、社交媒体营销、场景化营销等差异化策略抢先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巩固了龙头地位。
但不得不说的是,想在这个赛道里赚钱并非易事,品牌的盈利能力也一直饱受诟病。例如,人力、运营等成本投入,这已经成为掣肘奈雪の茶盈利能力的重要原因。2018-2020年,奈雪の茶同店利润率从2018年的24.9%,下降至2019年的25.3%、2020年13.5%。在疫情影响较小的2021年Q1,同店利润率回暖至19.1%。当然,短期内是否盈利与能否创造价值并非完全对等,能否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才最为关键。
总的来说,喜茶融资、奈雪の茶上市,对新式茶饮行业而言终究是一种激励,推动整个茶饮市场的前进。而奈雪の茶上市更是为茶饮行业提供了一个“范本”,下一个茶饮品牌上市时,不会再像奈雪の茶一样,面对无对标、无参考的情况。总体来说,奈雪の茶、喜茶以及其他品牌,乃至整个行业,未来发展可能都充满曲折,但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