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作为一个网上购物者的经历。今天,我想谈谈我是如何独自做电子商务的。
读这篇一万字的长文会花很多时间,但我相信,如果你能耐心读完,无论你对电子商务感兴趣与否,你都会有所收获。至于收获,请在你的留言中谈一谈。
一个
我做电商至少三年了,一直都是一个人。现在还在培训两个客服,对姐姐来说真的很平和。目标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
带人很难。很多年都不想这样。我一个人做不到,但是我很开心,很舒服,很舒服,所以我总是确信我不会为我做电商的朋友感到羞耻,他们的营业额有几千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职业。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不用担心,做很多事情都很从容。一些朋友讨厌铁不能生产钢。我希望我能更努力地工作,赚很多钱,但那真的不是我的兴趣。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的朋友让我加入他们的商会,这样更多的人可以买我的东西。我说不行,因为我不能参加每周四早上6: 30举行的晚会,我宁愿睡觉。朋友参加商会带来几千万的销售额,我不羡慕。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只看到别人赚钱成功,却看不到别人的努力。我见过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就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或者,我只想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去努力。
我不想建队,因为我带了队,知道其中的艰辛。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前后可能需要5分钟,但向团队成员解释可能需要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算上训练时间,不仅身体累,精神也累。
我现在很累,因为我要在客服群里解释很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思考是什么,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需要什么技能来支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场景,你会怎么想?……
所以当别人劝我建团队,说营业额可以扩大十倍百倍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语,心里想,难道我不知道吗?你想过除了那部分吗?适合我这种懒孩子吗?
人和钱没有仇,但我的原则是:
只赚自己想赚的钱、能赚的钱。
堂堂正正站着赚钱。
我的专业是知识管理研究,什么都看透很久了。
比如很多媒体想扩大流量,但真的有那么好吗?
流量等于转化率?
转化率是你想要的吗?
这里应该有陈勇老师的《从1998年开始网购,很少买错,我是怎么做到的?》推荐:
举个例子。
做电商的这几年,遇到了两个让我特别生气的客户。
其中一个在店里买东西的,以为送货慢,其实并没有超出正常时间。但是她很不满意。她在后台留言提问,我就好好解释了一下,让我耐心等待,她的态度没有问题。然而,她很生气,她的讲话很难听。她还说要不是朋友介绍,她不会关注我买东西。她尊重你的支持,结果如此缓慢。
我不指望被尊重,但是关注了几天才知道我,所以就接受了这种说话风格的无能,于是建议她退款,她生气地退了钱。她没有忘记告诉我,我也是在官方号上被拘留的,所以我松了口气,说了声谢谢,但我不想离开。
我也知道,是我虚心哄我赚的钱,但我不想。
凭什么啊?我辛苦了半辈子,却要为五桶米弯腰?
八场比赛都没有。
我卖东西,但我的个性并不卑微。
另一位顾客,没有不尊重我,但是脾气很暴躁,当时是推荐一个折叠足浴盆,她收到的时候,觉得外包装非常不好,她形容就是个破麻袋,简直破得不成样。
因为我也先买了的,知道包装的确不是像网易严选那样讲究,但也不是像她说的破麻袋。我关心里面的东西有没有损坏,她说那倒没有,然后对厂家破口大骂,说这样的厂家就该倒闭。
我也知道,顺着她,这单子能保住,但是我不喜欢这种说话的口吻,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或退或换,咱们好好去解决,何至于诅咒厂家呢?我说这样吧,你既然不满意,就直接退货吧,她看我这样,也生气了,说那我之前买的几样都要退,我说好好好,全退吧,没问题。
我有自知之明,在某种意义上,我不是合格的电商,因为在很多购物者眼里,合格的电商指的是予取予求、任打任骂。
我不,我偏不!
大家都是人,平等的,为什么卖个东西就要被百般折辱?
不只是电商,卖书和课程也是,要是有人想买本书买个课就获得三陪服务,我都建议千万别买。
有了这样清晰的原则和边界,我的电商就比较好做。
2
轻松,源于我的商业理念。
对我来说,电商不只是谋生糊口,更是实践自己商业理念的渠道。
以前在金蝶的时候,我最深恶痛绝的,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销售理念,销售新员工入司培训,必有这种考试:
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方法当然有很多,比如卖给和尚,和尚虽然不用,但可以送给香客;比如做成开光梳,一把5块钱的梳子能卖500……不一而足。
我的理念是:为啥不匹配需求,非得硬生生制造需求?
当然,大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殊为不易,所以要培养销售人员的狼性精神,但我已经离开大企业了啊,干嘛还管那套?我就喜欢满足需求。
所以有时候别人来问我,这个东西该不该买,我问了对方的情况后,觉得对方不需要,就会直接说不要买,你又不需要,买了干啥呢?
像内衣尺码这类,如果别人自己弄不准,来问我,我会给出怎么测量的网文链接,还是弄不懂来问我,我就建议不要买,因为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不合适,内衣又特殊,试穿过清洗过不是质量问题不好退换,那还不如从源头上就禁绝。
我自己也网购,如果有问题问客服,往往是千方百计地引诱购买,多累啊,买完了以后,又各种发短信发消息让打好评,多累啊。
我这边,一概没有,简单,清爽,省事。
在企业里,我重视KPI,现在都自由职业了,还啥KPI。
朋友教我说,每个月要给自己销售目标,这样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完成。
我不,我偏不!
好容易摆脱了KPI,为啥要再给自己套上缰绳?
真平跟着我学做电商,我告诉他,千万别太积极主动,别人问问题,就好好回答,不问,就别打扰。
我是真害怕培养出一言不发就在群里乱发广告的人。营销有道,本来是门优雅的艺术,不能吃相难看。
我是只要自己讨厌的事,都不做。
比如我不喜欢别人给我单对单发广告,我不发。
我不喜欢朋友圈里都是广告,所以从来不发这方面的内容,有不少朋友从我这里买东西,是因为关注了公众号。
公号上,也是清清楚楚简简单单,头条是分享知识,偶尔会有以前提到过的东西的植入,二条是纯卖东西,有人有需求,就点进去,没有,就别浪费时间,我自己很不喜欢那种本来在认认真真看文章,看到最后,噢,广告,有种受骗的感觉。
然后我也不接广告,曾经接过一段,嫌麻烦,后来就是除非是熟悉的人,一概不接,后台N多的“广告合作”从不回复。
为什么嫌麻烦?
因为甲方大爷们要求太多了,要发完后给预览,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有时候文章发完了,又说要发票。
你早说啊!早说要发票什么的我就不接了。
不是开不了发票,我们有注册公司,但是开发票往往需要赛美出动,她也很忙,我不愿意老是麻烦她。
有次培训都结束了,培训机构才说要发票,我说算了,培训费我不要了,就当是免费支持吧。
那个培训费是一万多,我也不是意气用事,就是不喜欢那种方式。
不过那家机构另一位工作人员不错,说萧老师这是我们的不对,您别管了,我们来处理。
我奉行专业主义,也讲理,所以对于不职业化、不专业的行为很不喜欢。
以前在《职场真经:可以不热爱工作,但不要努力去搞砸工作》写过的故事,其实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事,改头换面吐了个槽,至今,对于那个品牌,我提都不愿意提。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购物的过程中体验不愉快,带给别人的,就可能是这样的长期憎恶,所以,在我自己做电商的过程中,我会尽力去避免。
卖东西,图的是个开心。
东西卖出去,开心。
卖不出去,反省选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开心。
销售的多,开心——如果太大量反而要担心,因为有可能物流跟不上,带来后续的麻烦,所以,双十一什么的,根本不搞活动(像面膜什么的就提前搞了),别的电商忙的要命,我喝茶看剧悠哉乐哉。
销售不多,无所谓,又不指望电商吃饭,电商是个辛苦钱,真不如知识付费——啊,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
但不管是知识付费和电商,我都不是奸商。
打死也不做奸商,这个人丢不起,毕竟我是知识管理专家。
我做电商,也是个知识管理实践。
写《沸腾十五年》的林军说过一句话:“秋水是互联网最懂知识管理的,是知识管理界最懂互联网的。”
互联网里,除了新媒体、社区运营,电商我也在行啊。
很多人说,商业让人贪婪、浮躁,这事,我觉得,还是得看人。
我咋没觉得自己贪婪浮躁呢?
我不累,还因为不管在网上网下、在文章里,都是真实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一以贯之,当然会区分场合和面对的人群,但是我的性格是这样,习惯是这样,所以不会撕裂,也很少纠结。
认真地做事,诚信地做人,虽然知道做好人会吃亏,但也无所谓,同时,也不标榜自己是好人,相反,经常承认自己是坏人,减少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有能力养好自己,有勇气拒绝,生活简单,爱好丰富,欲望很少,追求很多。
没办法啊,我就是喜欢这样傻乐傻乐的自己。
3
我这边,东西一直销得不错,好几家供货商都说我这边转化率特别高,粉丝素质也高。
这真不是恭维,有些读者收到发重的东西,会主动来告诉我,然后寄回。其实真不告诉,商家发货那么多,也不好查。
因为有这么好的读者,我也要高标准要求自己。
前段时间看直播带货,连明星都纷纷翻车,我还真敢说,从来没翻过车。
我觉得这既是因为有正确、良性的商业理念,也是因为,都是死功夫,功夫在背后。
首先是对自己读者的尊重和了解度。
大家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要帮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抱有割韭菜的心理。
我这边是杂货铺的经营模式:
读者想要知识,我自己有在线课程,我没有的,朋友们有,我来推荐。
读者想要实物,我这边选好品,告诉大家优势劣势、应用场景,不夸大,不过度宣传。
我爱自己的读者,特别是那些彼此相处舒服融洽的读者,我从来都是把读者想成很聪明的人,而不是傻子,事实上,长期读我文章的读者,也不可能多傻。大家会货比三家,收到东西后也会看是否名副其实,如果发现货不对路,下次就不会再买了,而如果发现实物和供述一致,甚至超过预期,当然会不断买。有的读者说在我这里买东西太省心了,因为知道我不会骗人,而且我的眼光很好,节省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会把秋水甄选加进收藏,即使我不推,东西也一样销售。有的读者送客户的礼品,都是从我店里选的,说客户都很喜欢。
现代社会,物品太丰富了,所以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自己一样样去挑、对比,非常累,如果有人帮助自己挑选出来了,节约了时间,性价比还高,何乐而不为?有时候读者会来找我,告诉我想要什么,让我帮忙去找,如果需求者众,就上架销售。
读者们也特别可爱,有时候推秋叶老师的各种课程,常会有人说:我在秋叶老师的文章里看到了,但就等着秋水老师推才从这里买。
我深知自己是个多么幸福的人。读者们生怕我活不好,所以总是照顾我,买我的书我的课程,还有我推荐的东西,把我养得白白胖胖,天真可爱。

我选品,主要有几个途径:
一是朋友合作过的供货商,在产品和服务上都很信任了,推荐给我,这也节约了我的时间。
二是我自己用到的东西,买了以后感觉特别好,就喜欢推荐出来,或者去找货源,要到低的折扣,然后上架。
三是供货商自己找上门来,如果我感觉里面的东西可以,符合读者调性,试用样品后满意,就会推荐出来。我对于服务是始终注重的,如果供货商的服务达不到我的要求,那就不再合作,而如果一样东西的优惠期过了,供货商也不愿意继续提供折扣,我觉得对读者来说性价比不高,就宁愿下架,再找新品。
在要样品方面我是非常注意的,好歹也是大V,咱不能让前文所讲的那个给我要回样品的BD那种人看轻对不对?供货商们要送样品,我如果觉得并不对路,就直接拒绝,他们会说反正先看看,不喜欢不用推,我也不愿意,因为都有成本,做电商不易,何必让别人损失?
我对样品的测试是非常全面到位的,银行时期就做信贷员,分管不少制造企业,到了IT行业,又实施过不少制造项目,做了产品经理,直接规划软件,也走访过全国很多制造企业,对于工业设计、产品流程,我比一般人懂。而且,我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测,会去推想各种应用场景,也因此,我写的“萧秋水按”这部分,是非常实际到位的,我不会只说产品优点,会特别指出适合哪些人群,使用技巧。有些人不看,我没办法,但不好好地写,没说清问题,这就是我的责任。
这篇文章《性价比超高的优惠:有电动牙刷的,这只可以备用;没有的,它很适合成为你人生中的第一枝》推荐的牙刷,就是反复测,发现洁面刷不够牢固,就思考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找到了,而且供货商同意配合,才开始推。
还有一款祛斑霜,我从7月3日开始试用,直到现在,因为要见到效果,至少需要40天,现在还没推不是因为看不到效果,是因为排期问题,因为我的慎重性,已经过关等着推的东西还有不少,所以那个还没排上。
现在在秋水甄选上架的,除了部分图书我没看过(但是博览群书的我,的确有这个判断力),其他东西,都是我亲测的,这其实也就决定了我做不大,但我接受这个限制。
当然我觉得这既辛苦(需要很专业的态度和手法),也轻松(主要是心态),比如我连续几个晚上测试艾灸蒲团,简直乐不可支,因为中间发生不少有意思的事,限于篇幅,今天就不说了,回头写在推文里。
而且趴在蒲团上灸着腹部翻看安野光雅《我眼中的美丽世界》,真是幸福啊!

有的供货商都表示佩服,说他们是真没测到这么细。
为了减少收了样品可能会被要求推广的压力,我会直接付钱。去年有个佛跳墙,东西是真不错,但是价格比较高(388元起),冷链运输,我收到后也不能再寄回去,那时候数据查询不便,也不清楚其实读者里有很多有钱人,就说这个不好推,我付钱,把钱交了,我就安心了。
然后那个佛跳墙比较大,我也吃不了,就带着去纪姐家了,全家人一起吃,就容易消灭。年后纪姐告诉我,她们分会有个人也卖那种佛跳墙,卖得特别好,很多人都买了当年礼,我就有点傻眼,觉得判断失误,所以今年对供货商说,年底我要推这个,但是!得补给我一份样品,因为上次那个是我买的。供货商答应了,我准备到时候收到了就在家里搞个聚会,请买过东西的朋友们来吃,这不也是很好的回馈吗?
看吧,我就是这么个计较的坏人。
但是我自己开心,也没损人。
在选品方面,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很重要,所以我也不会卖品味不符合的东西,即使利润再高。
我推荐的东西,我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使用。其实我的做法很简单:吃什么用什么,就卖什么。那些不在我生活范围内的东西,我卖的还真不多。结合了自身生活方式的东西,我更有发言权,而且我兴趣广泛,涉猎众多,这也为我选品提供了广泛且独特的视角。
我选品的一个原则:一样东西,如果商家不送,我自己愿不愿意买?
事实上,有不少东西,我也都会自己复购,因为供货商的样品只送一次,也不可能无限期提供,就像《农科院的这款蜂胶面膜,史上最大优惠力度,囤货的最佳时机》,我也买了啊,所以我也收到一箱虎牙脆。而因为虎牙脆很好吃,我自己后来又买了两箱,还给几位朋友都买了。

有些东西,我自己是不用,比如我不生孩子,但我们家孩子多啊,他们要用,所以我在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就顺便推荐。有次给我们家好好买了个儿童围栏,外甥女特别高兴,说简直就是解放了她,把孩子放里面半小时都没问题,之前可真不敢离开,特别是有一次,好好从床上摔下来了,把她吓得要命。
作为中国好干妈,为了寻找让干儿子、干女儿们开心的玩具,我也是操碎了心。这个周末去给干女儿送衣服,还准备去趟干儿子家,因为好久没见他,真是想他了,上次去他家陪着玩了一晚上,他那个疯跑啊,我都追不上,第二天又去,抱了他一路,结果第三天就全身尤其是胳膊疼。
秋叶家二宝,那也不能忘啊,指甲贴还让我们二宝给拍了照片呢,结果一直忙,还没顾上推(吃瓜群众表示不满:萧秋水有你这样当干妈的吗?人家二宝还那么小就让人家当模特帮你赚钱!)
除了自己卖的东西,我也喜欢推荐,有些东西其实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就是我自己花钱买了,感觉好,也认为适用于别人,就推荐出去。有次推荐剑玉,很多人去那家店里买,店主很奇怪,后来了解到是我推荐,就特意来找到我,送了一个剑玉——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很多店家并不会关心什么人推荐带来的销量大增。
不负责任的推荐,在我28年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发生过。
事实上,推荐的东西越多,会越加谨慎,因为,就算你过去推荐了一百样好东西,突然间推荐错了一个,那就前功尽弃。这样的险,不能冒。
不一门心思地想着赚钱的好处就是:会多站在读者需要的角度去考虑,会从整体解决方案出发,而不是心心念念地只顾着推自己的东西,别人不买就不高兴,退货就不高兴。
而我,既不是没头脑,也不会不高兴(这个梗据说有一定年龄的人才懂。)
4
不买就不买,退就退,真没啥值得不高兴的,多为别人着想,就会明白,这都很正常。
关键是,售后服务一定要好。
我自己做客服,一来做的小,请不起人,二来,我自己能应付,三来,我很细心。如果有问题,一定跟进到底,直到关闭。
如果一样东西出现问题,我肯定会负责到底。
曾经有次推荐一个海南的旅游产品,读者向我反馈说,根本预约不下来,我于是找商家,了解到那个线路存在问题,于是协商后,换成云南的旅游产品,而且是一换二,就是说之前买了一张票的,可换两张,之前买了两张票的,可换四张,我还专门建了一个邮件列表,发邮件告诉大家,保持联系,假如在去云南旅游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当场先不发作,可以吃亏,但要保留好证据,回来后我们一起维权。后来有读者反馈说,云南的旅游很好。也没有出现需要维权的情况。
那个旅游产品我自己也买了,后来也换成了云南,但因为时间原因一直没能去,就送给朋友了。
在我这里买东西,想退就退,不需要找理由。
有的读者怕不给退,就指摘东西的各种缺点,什么线头啊、做工不好啊、快递没送到啊,其实,真不用。
有次一位读者退货的理由是快递没送到,但物流进度显示已经签收,我告诉读者最好不要这样说,因为说快递没送到,是把责任推给快递,但这事上,快递没责任。想退就给退,不用担心。读者也很通情达理,没辩解,说明白了,以后不会。
我就喜欢这样的读者,大家沟通起来很简单容易。
我怕的是那种读者:说了退货,我这边说清楚了完整流程,然后有的就不寄回东西,有的寄回了不填单号或填错,我就得各种催,这就真是累啊。
如果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运费就由供货商承担,就算读者不在乎,我也会去向供货商争取。
有次读者向我反馈一个问题,这个一大半责任是使用不当产生的,但我觉得还是尽量去争取一下,毕竟商家也有相应的政策,我费了很大努力,终于争取到换货,然后高高兴兴地去告诉读者的时候,她说因为觉得也不好修复,已经把东西扔了。
我……木瞪狗呆……
当时真是有一种硬生生忍住不吐血的感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可惜了。
之所以没有提前知会可能给换,也是因为不确定结果怎样。
凡是正当的权益,我都会追到底,有了结果才关闭。
有的读者觉得运费什么的是小钱,做电商也不容易,就不在乎,不要了,我就说服他们不能这样,电商不是靠同情发展起来的。如果他们非不给付款二维码,我会直接从店里或者淘宝买东西寄过去,一定要弥补到位。
今天收到一位读者的短信,说东西收到了,很感谢。这是我寄给她的,因为她下单了《致嘴唇经常发干的你:让它温柔呵护你在这个秋冬》中的唇膏,到件时人在出差,让快递送到楼上,快递拒绝,然后直接按拒收件处理。读者也申请了退款。供货商让我联系读者问问为什么拒收,我电话后才知道详情,对于韵达,她很不满,不管是再派件或者补发,都还是韵达,因为供货商和韵达长期合作,也不可能单发一件,所以后来是这样迂回曲折地处理的:
供货商发唇膏给我,我收到后,手里还有护手霜,连唇膏一起,还加了家里有的其他一点东西,比如陈皮白茶、小沱茶、橄榄含片等,用顺丰发过去,作为弥补,我特意在短信里说明这是礼物不是商品,不用考虑付费,也别觉得有压力,认为必须要在店里买东西,我不是那么功利的人。

我这样做,就是觉得:
我说爱自己的读者,要给人温暖,那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有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虽然事情是因为快递的态度而起,但是根由在于从秋水甄选买东西,所以理应是我做出弥补(供货商也多付出了唇膏等,但我会努力帮他们卖货的),做这些事情,我没有任何“渴望未来获得回报”的心理,就是觉得是个本分。
我是在想到了解决方案后立刻就告知顾客的,因为想到,固然可以什么都不说,让她在收到快递时惊喜一下,但是中间这些天里,她想起快递的事情,可能还是会觉得心里膈应,那为什么不提前抚慰呢?就算她是大度的人,这等小事不放心上,早说,也会让她感觉温暖。
当然了,悄无声息地给人惊喜,这样的事是我最喜欢干的。

前几天晚上去参加聚会,见到了十多年没见的猛小蛇老师,中间猛老师开玩笑说:“别人赚多少钱和我有啥关系呢?又不会给我。”然俄,我赚钱,和读者们肯定是有关系的,因为有钱了,就可以做更多的回馈,现在能够和供货商谈到很合算的折扣,也是因为读者购买的量大,否则,谁会理我啊?
所以很多事是可以向良性发展的。
有的读者在后台留言找客服,我回复后他们发现是我,很惊讶,说没想到是秋水姐,我说这很正常啊。做电商,就是要在一线了解顾客的情况,除非是大佬,手下有很多人,那才有可能悬浮,但像我这样也不想做大,觉得小而美就够的,自己做客服也没觉得不妥。
而且除了做电商外,我还自己维护各个新媒体平台呢,这本身就是时间管理的训练嘛。事实上,电商对我来说同样是知识管理实践:从选品到售后的各个环节,虽是实物,其实都和知识相关,这其实也保障了我分享的个人知识管理接地气。
同时,在做客服的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分享知识,比如电动牙刷,卖出很多,吓得我下架了一段时间,因为发现自己陷入了知识诅咒:我用电动牙刷很久了,潜意识里觉得这东东这么简单,人人会用。没想到有很多人没用过,不会用,所以提问很多,直待消化完这些售后服务量,才又重新上架的。
有的读者也会询问和产品无关的事情,比如有人想要手鼓,来问我,我正好有朋友买过,就去问朋友,帮读者买到合意的手鼓。
所以说,如果和读者建立的不只是知识分享的关系,还有纯洁的买卖关系,而像同城便利的,还有可能是酒肉关系等,这样多维的关系网,会让彼此的联系更深层和密切。读者有可能看文章烦了,但需要买东西,所以可能有人到了公号,直奔二条,或者连公号也不进,直接进店,都是有可能的。
人生啊,为什么要拒绝这些可能性呢?
同时,我也并不会惯着读者,不是产品质量问题,想退换同时由供货商承担运费,这个真不行,我也会好好解释,如果这样会引起读者不高兴,从此拒绝买东西,我觉得这是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坦然接受。
丁是丁,卯是卯,是非曲直,都要有个标准的,不能没有原则地宠溺。
当然,为了帮助读者节省运费,我很乐意介绍方法,比如使用丰巢快递柜寄件(如果当地有丰巢柜),比如用菜鸟裹裹优惠券等。所以客服的过程,的确也会传授很多实用的小知识。
不讲理的读者极少,这是我的幸运。
同时,勇于放弃不符合彼此调性的读者,即使很有付费潜力,我觉得也是必要的。
人嘛,开心最重要,相处舒服最重要。
做客服,是个需要极大耐心和专业的事。
我也接触过很多电商客服,有人态度很好,一口一个亲,张口开道歉,就是不解问题。
而我从来都是带着解决方案去回复,最后的关闭,也一定是解决问题。
我接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人拧不开沐浴露盖子,有人电动牙刷用了几年没换过刷头拔不下来了,有人花洒水小了,都会来问我,有人可能会觉得烦躁,我不会,我觉得很有意思啊,比如拧不开沐浴露盖子这个,我就出主意说,可以带到公司请男同事帮忙嘛,后来还是她自己拧开了,小英雄呀~
我觉得,带着爱去看这些服务,就不一样。

有些问题比较典型的,就单独拿出来写篇文章,而且我相信,这种文章并不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人看了,会举一反三,用以解决其他问题,或拓展思考,昨天因为发出了《当皱皱的风衣遇到挂烫神器,这得用视频来证明效果了》,被云鹤转发到朋友圈了:

关于客服,我还有一个观点:
对朋友也要提供高标准的服务。
哈默在我店里买了酒,因为临近双节,物流紧张,我看到迟迟不发货,怕哈默着急,就发消息给他解释发货时间问题,哈默说没事的,我说,做电商,对待买东西的朋友,应是对客户的态度,不能因为朋友能包容而轻忽。
因为是朋友,有时候有些不满意也不愿意说出来,我都鼓励大家有问题及时沟通,这样才能改进。因为如我前面所说,要做好电商,真不能靠同情和包容,而是靠专业、周到和细致。
生气的时候当然会有,因为电商涉及的环节多,有的环节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仓库发错货,快递在路上被挤压,东西损坏……这些都可能会发生,每天都要做好应对意外事故的心理准备。
我有时候也会被供货商客服给气到。
有很多客服明显是没受过专业训练,询问一个问题,东拉西扯半天,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有的客服做错了,我要求个道歉,就是不说,最后是主管道歉。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要求个道歉,轻轻放过不就完了吗?
我是一个认真的人,而且职业化程度很深,一个人连道歉都不愿意,表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那么,以后仍有可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道歉,是一个必要的形式。我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都会当众道歉,不会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5
单凭一片热血、热爱顾客就能做好客服吗?
那不一定。
还得需要好的平台和工具。
比如我打字快,因为以前在银行的时候,就专门练过打字,也参加过省行举办的考试,印象中是一分钟120字的速度,而且一字不错,比行里的专业打字员还快速准确。后来进入IT行业,天天在论坛里回答问题,打字快就很占优势,当然同时,思维也得快速,在这种情况下,练就了回复快而准的技能,现在当客服,每天要处理很多问题,以前练的这些,就还是继续派用场。
所谓知识积累,就是如此。
昨晚15分钟内,就处理了两个客服问题。
后来又有一个问题,看到的时候正在吃饭,因为昨天太忙,吃饭较晚,当时是九点多钟,实在是饿,就先回复说我看到了,等我吃完饭再处理,然后把单人份烤鸭套餐干掉以后,力气足了,打字回复,给出三套解决方案,读者选择了换货,今天把快递寄出,在后台条理分明地发给我各种信息,我真是爱死了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争端就是个乐趣。
之所以斥巨资(6800块钱+微信认证服务费300)元换平台,是因为以前的微店功能是真不行,只能用手机看,查询经常失败,也不能主动发信息(现在如果是商城在线,是可以的,微信小程序不能),订单和客户信息都很难查,而换了平台后,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比如寄虎牙脆零食包这样的事,要搁以前,打死我或打死秋叶,我都不敢干啊,因为不能自动回复,读者在后台潮水一般发来疑问,我得一一粘贴,那不得累死?现在就很轻松,读者还没来得及问这零食咋回事呢,一看回复秒懂,大家都节约时间。
我每天的例行工作是这样:
打开平台看有没留言,有的话看是什么问题,回复、解决。
有些订单是加星的,比较特殊,比如备注有特殊要求,这些要跟进。有问题及时发在各供货商客服群里。
每天检查发货情况,催促发货。
用快递100的“我的快递查询”跟踪关心的物流单子,这个功能是真心太好用了。

除了选品之外,我对于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分析也都是专业级选手,这些专业能力用在电商方面,可谓驾轻就熟,举重若轻。
未来会有更多的选品,而且会把知识付费和电商打通,再加上幸福生活家知识社群,这就是我的小小事业版图。
从1992年毕业至今,28年的时光过去了,如果说那是我成长的起点,那么,很多东西,都是越来越好,经过多年的奋斗,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拥有想要过的生活,不贪婪,不祈求,坚韧,独立。
我始终相信,慎始敬终,行稳致远,做人做事,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电商还是知识付费,都应该认真、踏实、用心地行动。
这篇文章很长,谢谢你看到了结尾,在最后,让我用曾国藩复出,拜访左宗棠时,请其为自己写下的这幅联语: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敬胜怠,是勤奋、勤恳战胜懈怠,义胜欲,是坚守正道,战胜欲望。既知道阳刚的显要,也能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
与大家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