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线距离
直线距离:几何中没有直线距离的明确描述。在消防中,直线距离代表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不同的平面。特殊直线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或垂直距离。比如所有的安全疏散距离都是指直线距离,最近的两个相邻消防栓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指转弯直线。
从3.7.4工厂大楼的任何一点到最近的消防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得大于表3.7.4中规定的距离。
5.1.5-3,的观众厅、展览馆、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阅览室,室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当防火分区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疏散距离可增加25%。
7.4.10室内消火栓应按直线距离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火栓应布置在两个消防水枪两个满水柱的建筑物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大于30.0米;
2)对于按一根消防水带一个满水柱布置消火栓的建筑物,消火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0.0米
二、 步行距离
在步行距离:,的两个点之间有一段距离,人们可以步行,可能需要绕过几堵墙,转几个弯才能到达那里。比如观众厅、营业厅、展厅等大房间,房间最远点到出口的步行距离为60m。
5.3.6-5步行街两侧建筑中的疏散楼梯应由外墙设置,并应直接与室外相连。有困难时,可直接接至一楼步行街;一楼商铺的疏散门可以直接通向步行街,步行街内任意一点到最近的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60m。
6.3.1.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30m。
三、水平距离
在物理学中,水平距离:是一条相对于地面的平行线,以垂直线的形式穿过两个点,与垂直脚的距离是水平距离(两个物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与高度无关)。在灭火时,无论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如何,只需注意水平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6.2.5点探测器到墙和梁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6.2.8点探测器到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应靠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6.4.2的排烟口应均匀布置在防烟区内,与疏散出口的水平距离应大于2m,与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
通向室外开放空间的开口的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例如由6.4.12分隔的不同区域的下沉广场。
四、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指的是垂直方向的距离。例如,建筑物的高度和房间的净高度都指垂直距离。
7.1.
6 除吊顶型洒水喷头及吊顶下设置的洒水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和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75mm~15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洒水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25mm~100mm。
2)当在梁间布置洒水喷头时,洒水喷头与梁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梁间布置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的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洒水喷头。
3)密肋梁板下方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25mm~100mm。
3.3.5-3 送风机的进风口不应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在同一面上。当确有困难时,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应分开布置,且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
6.2.15-1 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至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m~1.0m ,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
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 中级职称(中级工程师) 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 装配式工程师(高级) 智慧消防工程师(高级)
【人社部】 BIM工程师(高级) 【人社部】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
【安监局】特种作业操作证(高低压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空作业等专业)
【质监局】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作业、焊工等专业)
【建设厅】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建筑电工、起重机司机、司索信号工等专业)
【中建协】八大员、监理工程师、安全巡视、安全监管等专业。专业监理工程师(注监助手必备证书)
【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证(安评、人资、电工、焊工保育员等数十个专业。)
【建设厅】技工证(建筑电工、焊工、起重作业等专业)
【中国建机】操作资格证(起重机、推土机等百个专业)
【985】学历提升(高起专、专升本,985优质北京学校)
【教育部】 中央电教馆(幼儿园长、幼儿教师等专业)
【全国城建】物业经理、物业项目经理等专业。
想获取更多考试信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