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补助,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政府无偿捐赠企业的资产。政府补贴的常见类型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退税等。那么企业收到政府补贴后,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案例。
一.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
政府补贴只有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确认。一是企业能满足政府补贴的附加条件;第二,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补贴。
二、政府补助的分类
政府补贴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和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是指企业获得的用于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贴;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是指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贴以外的政府补贴。
三、账务处理
政府补助的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总额法,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收入;另一种是净额法,将政府补助作为相关成本费用的扣除。
(a)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贴
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者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以合理、系统的方式分期计入损益。政府补贴按名义金额计量,所谓名义金额通常为1元,在领取补贴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2017年6月,A公司购买一台科研设备,公允价值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6月中旬,获得政府财政拨款480万元,作为设备补贴。2019年7月,A公司出售设备,赚了500万元。
1.在总额法下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2017年6月采购设备
借:600固定资产
贷款:银行存款600
获得财政拨款
借:银行存款480
贷款:递延收入480
自2017年7月起,每月月底计提折旧,同时分享递延收益
月折旧应为33,360,600 10 12=5
借:制造成本5
贷方:累计折旧5
同时,分摊的递延收入为33,360,480 10 12=4
借:递延收入4
贷方:其他收入4
2019年7月出售设备
设备累计折旧=600102=120
借:清理固定资产480
15px;"> 累计折旧 120贷:固定资产 600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80
资产处置损益 20
转销递延收益余额=480-480÷10×2=384
借:递延收益 94
贷:营业外收入 94
2. 净额法
2017年6月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收到财政拨款
借:银行存款 480
贷:递延收益 480
借:递延收益 480
贷:固定资产 480
自2017年7月起,每个月月末计提折旧
每月应计提折旧:(600-480)÷10÷12=1
借:制造费用 1
贷:累计折旧 1
2019年7月出售设备
设备累计折旧额=(600-480)÷10×2=24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
累计折旧 24
贷:固定资产 120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
资产处置损益 404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区分政府补助应用的期间。
1. 如果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弥补亏损时(这里以管理费用为例)
借:递延收益
贷:管理费用
2.如果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三)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当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三、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
(一)增值税处理
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经济资源,不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征增值税。
(二)企业所得税处理
1.征税收入: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2.不征税收入: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私信【学习】即可免费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