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孵化基地适合做什么项目,十堰市创业孵化基地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景

通讯员赵锋报道

十月,大地流金。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十堰高新区)一派繁忙景象。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湖北大运会、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开足马力生产;湖北钟会科技孵化园、中润普达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十堰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者们,正激情点燃梦想.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沃土上,他们总能感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项目的跳动脉搏。

设立国家高新区是十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是市委、市政府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自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把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2019年全市五项重点任务以来,特别是今年2月26日在十堰市推进创建国家高新区专题会议上提出“今年一定要成功,不能有任何退缩”的目标任务以来, 全市上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抢占创新发展高地,一盘棋。

十堰高新区园区以创新为旗帜,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新兴产业和创新资源的核心集聚地,点燃了科技创新的熊熊火炬。

十堰是以武当文化为代表的道教圣地。是东风商用车生产的全国第一,世界前三。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它有三张名片:“仙山、秀水、汽车城”。同时,十堰是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湖北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高造血功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向科技部提出创建十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要求,重点打造秦巴山区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地,从而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和效益。

“高新区是科技的聚集地、创新的孵化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引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载体。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创建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态度坚决完成创建任务。一定要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创建目标,着力建设国家高新区,打造十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19年10月10日,市委书记张维国在市委、市政府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上强调。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2018年8月以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着眼长远,提出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在十堰西北部地区,依托原襄阳经济开发区和十堰新工业区,采取“一区两园”模式。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住新一轮scie的机遇

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工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东风日产整车厂9年内取得7项冠军

申报创建国家高新区,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历史必然。市委、市政府明确认识到在十堰创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十堰来说,设立国家高新区,既是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源源不断北送”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快形成湖北“一核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格局的重要支撑。

同时,创建国家高新区,是拓展十堰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自2017年5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莅临十堰考察科技创新工作以来,科技部领导高度关心和支持十堰创建国家高新区。十堰市委、市政府先后5次赴科技部专题汇报高新区创建工作,得到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杨咸武、调研员王光辉到十堰调研指导,对规划定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省委、省政府把支持十堰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省科技厅相关领导多次到十堰调研指导创建工作,并组织专家组对创建工作进行预评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将其列为全市2019年 “五大任务”之一,市委书记张维国、市长陈新武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新区创建工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市领导牵头的创建工作指挥部,进驻一线指挥,加强督办协调。


特别是今年5月,国务院明确对科技创新工作突出的湖北省 (全国共五个省区)奖励性优先支持辖内一家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省政府将这一宝贵的名额给了十堰,并以文件形式上报科技部。这无疑给十堰创建国家高新区增添了巨大的信心和决心。


乘风破浪,逐梦高新。创新和创建是圆梦之路,十堰将坚持以创促建、创与建结合,把推动三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全力建成国家高新区,着力建好国家高新区,打造十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三大产业——


打造转型升级新动能


“高”和“新”是高新区发展壮大的生命线。近年来,十堰高新区立足本地优势和特色,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以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线,坚持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新兴产业接续培育并举,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了“重点发展商用车产业,加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推进了高新区产业实现质的跨越和量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十堰围绕“一主四大四新”产业体系,在高新区重点布局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出台《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打造转型升级新战场。




长江医药产业园




围绕汽车产业,培育东风商用车公司、东风小康、东风重工、湖北大运、东风装备、东风零部件集团等一大批领军企业,打造了汽车制造全产业链。东风商用车年产量达120万辆,市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2018年销售量达56.2万辆,销量位居国内行业第一。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华中药谷”优势,培育引进长江星医药、天圣药业、兵兵药业、兆健生物等重点企业,研发生产生物高分子凝胶、中药大输液及小针剂等高端产品,生物产业集群成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围绕现代服务产业,建成昌升国际商贸城、中润普达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十堰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园区,培育总部经济、文创康养新业态,寿康物流园入选全国智慧物流配送示范企业,将助力十堰建成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围绕打造 “商用车之都、汉江绿谷”,配套发展以跨界融合为导向的数字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电商物流、数字创意、科技服务业,建设区域性数字服务业集聚区,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大数据和信息化支撑。


围绕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坚持特色发展与需求导向相结合,集聚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加速服务业主导产业融合创新,着力开发电商物流、科技服务等领域。




产城融合——


营造高品位园区新环境


近年来,十堰高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服务环境,逐步完善空间格局,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强化服务,是十堰冲刺“国家队”的关键。加强产城融合,营造高品位宜居宜业新环境,坚持“科、产、城、人”一体化发展理念,加速健全园区配套服务,推进先进技术、历史人文与园区协调发展。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形成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十堰高新区核心区域内重点聚焦行政办公、公共服务,规划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市民中心等公共设施;郧阳园区深度融合生态滨江新区,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张湾园区全面构建集研发、生产、测试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业发展新区;拓展区重点布局生态公园、科创园等要素。




华新水泥数控指挥中心




引资与引智并重。清晰的产业定位,完善的生活配套,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科技资源人物和创新团队入园投资兴业。创新要素汇集,为园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和智力保障,成为十堰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活”名片。


围绕“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思路,持续强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配套建设。汉十高铁建成通车在即,“三横两纵”高速路网、武当山机场等立体交通联通八方,太和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致力打造秦巴山区医疗卫生中心,外国语学校、郧阳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恒大、万达等地产强势入驻,国家南水北调博物馆、伟光汇通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正酣,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接踵而来,一个人、业、城共融共生的科技新城正初步呈现。




创新创业——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惟改革者进,惟鼎新者强。近年来,十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激发十堰高新区创新创业潜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在扶持双创支撑平台、优化双创发展环境、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积极作为,创业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该市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称号。




统香酸菜料包生产车间




全市科技创新政策重点向十堰高新区倾斜。先后制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集聚各类创新要素。


十堰高新区拥有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为代表的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5家。近三年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分别达1799件、142件。东风猛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优秀人才带动是激发企业新动能的最佳路径。近年来,市委先后出台《关于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的意见》《“武当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和“滨江人才计划”“车城工匠培训计划”,从薪酬、生活、住房、职务职称、创业扶持、培育支持等多方面保障,形成人才“洼地”,聚集了“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2名。十堰辖内有6所高等院校,其中全日制本科院校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等5所,为十堰培养了大量产业技术工人和中高端人才。东风汽车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累计为十堰聚集和培养了20万名汽车产业工人。


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十堰高新区设立的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达45亿元,成立了全国首家“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站”,积极落实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和激励政策,全市上市和挂牌企业达373家。


研发实力雄厚,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38个,“院士工作站”10个,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十堰高新区内双创氛围浓厚,有张江人工智能中心、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惠众科创园、玖偲创客空间、梦想小镇等创新创业平台11家。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积极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50多所高校合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被誉为“汽车工程师的摇篮”,研制的东风无人驾驶车领衔国内同行。


点燃科技创新火炬,引领经济提质增效,十堰高新区已成为十堰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十堰日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