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好赚钱,也容易血本无归,我所在地就是中药材集散地,我有这个底气说这些话。我见过一亩地50万元产值的,就是白芨,以后也会有这样的产业,也很有可能是昙花一现,这就是药业基地长盛不衰的根基。
那么,种植中药材一年亩收入几万块钱,是普遍现象吗?显然不是。我觉得这个大家可以想想,如果真的亩产收入几万块钱,好多农民还需要放弃土地,远离家乡父母妻儿而去打工吗?这个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的家乡定西被称为"千年药乡",种植着众多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上乘,种植品种有当归,党参,黄芪等等等等,家乡周围三县种植中药材尤为出名,岷县被称为"中国当归之乡";渭源县被称为"中国党参之乡";陇西县被称为"中国黄芪之乡",这样的中药材产出市县,足以可以证明接下来所说的一切了吧。
我家每年都会种一定量的当归、党参、黄芪。种完三种植物,我就能有八九亩地了。据网友说,再过几年我就要成为一个富人,一个当地的富人,但现实是我还是很穷,仍然没有多余的票可以用。
那么中药材究竟是不是如网上所说的那样,真的可以亩收入几万块钱吗,制约因素又有哪些呢,我来说说真实的情况:
第一:它的真实产出情况介绍
当归、党参、黄芪,按产量来看,当归和黄芪的产量优于党参;从价格来看,当归和党参的价格比黄芪好,所以家乡的人会多种当归和党参;党参、黄芪出苗率优于当归,当归的折苗率最高,有青苔,腐烂严重。而且,它们的亩产量只有几百斤,一年只有一茬。
第二:制约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当然,影响它们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霜冻、暴雨、干旱和冰雹,这些都会降低产量,偷走野生动物。人为因素包括:肥料的使用、疾病预防、后期管理等,这些都是影响其产量的因素。如果产量不高,很难增加收入。
第三:制约因素价格因素
,由于前几年利润巨大,很多人每年都要租地种很多。特别是近几年青海当归、内蒙古黄芪种植急剧增加,导致其生产过剩,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我产区近两年价格大幅下跌。就像我老家婺源,每年秋季上市生鲜商品的时候,鲜当归才三四块钱一斤,现在晒干才八九块十块,鲜党参才三四块到五六块一斤。干的在十到二十之间,和黄芪一样,价格更离谱。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时候,最便宜的也就一磅八九毛钱,干的时候才五块。
第四:制约因素成本增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也是如此。劳动力、杀虫剂、化肥、农业机械等的成本。都在增加,最严重的是它们的幼苗,价格也很高。虽然不贵,但是仔细想想。转换后就不是这样了,还是很高的。 5px;">就这样算下来,如果一年天气还算晴好,中药材长势良好,价格平稳的情况下,这八九亩地的收入也就在三四万元左右,平均下来一亩地也就是几千块钱,而这还是没除去成本的情况下,如果除去成本,也就只能剩个一两千了。当然,中药材也不光指这三种,当然也还有好多,比如:金樱花,黄精,半夏,大黄等等等等,它们的产出情况和价格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利润也是不同的,有亩产收入几万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总之,中药材虽然利润可观,但是亩产收入几万块钱,那是大多数中药材不可能的达到的事,在各方面都理想的状态下,能有个几千块收入就不错了,任何东西在产地都是不值钱的,如果您非要拿网上售卖的价格计算,那就不止几万块钱了,可这也不是种植中药材的农民所得到的收入。
感谢关注@三农小分队!这里每天有MCN优秀成员轮流主持,分享种植养殖技术及经验,干货满满。本期作者 | 渭水三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