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融资图片 2 简述创业融资策略

在过去的一周里,听完了mobike、滴滴、美团的各种版本,让我们来听一个大多数创业者都没听过的老故事。

一位企业家(现在是投资者)在2000年耗尽了资金,需要融资。他回忆道。

“现在,我告诉我投资的公司的创业者,融资一定要尽快做好,至少要半年后才有资金,因为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和VC取得联系,让他们熟悉你、你的模式和你的团队,协商投资意向书(期限表),由VC做尽职调查,最后做文件。而且,VC谈判的时候大多是狼来了。看到你没钱,肯定会拖着你,让你着急上吊,最后降低估值。2000年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这些话。结果三月份钱都快花光了,然后一觉醒来就急着找钱。幸运的是,2000年3月是互联网泡沫的高峰期,纳斯达克指数在5000点左右。而且,公司做得很好,很多风投都感兴趣。

“我记得当时有一家法国公司叫LVMH——,也就是——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做手袋和葡萄酒,特别活跃。开了一次会后,出价2亿多美元,投资5000万美元。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今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开始跳水,短短两个月就跌至3000点以上。这家投资公司的投资意向从5000万美元降到了2000万美元,估值也降到了1亿多美元,但至少他们还在前进。

“今年7月,有一天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这家投资公司取消了自己的上市计划,然后我第一次听说他们也有上市计划。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大问题:会不会是他们的母公司不喜欢互联网?这家投资公司没钱投资别人吗?于是我开始准备,如果他们停止投资我们,我该怎么办?我起草了一份草稿,并仔细准备了一份演讲稿。果然,一天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我记得我的手机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厅响了。虽然这个电话只打了几分钟,但我仍然记忆犹新。这家投资公司的人告诉我,他们决定不投票。我首先告诉他,我拒绝了其他投资者。现在,如果我不得不再次开始和别人交谈,恐怕已经太晚了,我们的生存将受到质疑。然后我给他一个可行的建议,问他能不能给我们500万。我会补足剩下的1500万美元。为什么说500万而不是200万或者1000万?这是因为当时公司的投资者占了20%以上的股份。如果这轮融资是2000万美元,如果现有股东想保持股比不变,那么他们至少要投入500万美元。如果这家法国投资公司的投资金额低于500万美元,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成为本轮的领先投资者(单笔融资中投资金额最大的投资者),这样不仅其他可能的新投资者不会跟随投资,现有投资者也可能失去信心,停止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如果我向这家投资公司要太多钱,拿到手也不错,但他们恐怕没钱。最后,我没有当场要求这个人同意,因为我知道他不是最终的决策者,在这个节骨眼上决定从上面下来。我以为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让他说:“我考虑一下,以后给你答复。".我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挂掉电话后,我拼命开始了所有的关系,通过朋友找到了这家法国投资公司母公司的大老板(也是法国首富),最终拿到了这500万美元,并和现有投资人以及其他新投资人一起,赚了2000万美元。这是2000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次融资。

“现在回想起来,没有运气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你没有看《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你就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很有可能接到电话你会大吃一惊,然后要么无奈接受,要么大吵一架,都于事无补。如果不认识好朋友,就联系不到法国首富,让他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慷慨解囊。

几年后,这位老大哥分享了另一个故事:

“今天,我为一家公司完成了第二轮融资,价值一千万美元。我是公司董事长,最近几个月我代表公司和VC谈判。

“一切都在讨论中,融资文件(100多页)正在准备中,但两周前,CEO和我都觉得迹象不妙。似乎两个准备投资的风投都在犹豫。他们问能否分期付款给公司。分期本身无所谓,因为公司未来两年不会用现有的现金和首付款,但这可能是他们要撤退的信号!

“我们不想拿到钱。开始的时候,

在选择他们时很多别的VC要投,但是已经跟他们谈了三个月,如果他们现在撤的话,别的VC会想为什么这两个人不投了。要知道,大多数VC是群居动物。一个要投,别的闻风而上。一个不要投,别的都站得远远的。如果他们撤的话,我们可能要等至少一年再去融资。我们的发展,必然受影响。


“怎么办?”


“我找到其中一个VC,说“如果你们要少投一点的话,没有问题。我一直想投,看你们那时抢的这么凶,我不好意思提出来。那你就让我个一两百万吧!。”考虑考虑,我们再谈。


“找到第二个VC,同样一番话,那个VC还说,我们可以让你一点位置。


第二天,第一个VC email,说他们要全数一期到位。更逗的是,第二个VC看了以后,也说全数一期到位,不让我了。我还专门写个email,请求他们给我一点位置(我真的对我们的CEO很有信心),他们两个都斩钉截铁,一分不让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免要问,运气在创业、投资的时候重不重要?


这位大佬回答说:


  “但是,只依靠运气也是万万不够的。看了报道,没有去详细思考策略,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易趣也可能没有几年前的成功。”

是的,这家公司叫易趣,这个大佬叫邵亦波。他被马云称为神童,淘宝之于易趣的竞争被戏称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即便名气如斯的创业者,其创业融资所经历的艰辛也是如此。 对于绝大部分创业者来说,故事中法国首富的关系是难以复制,但其中的融资策略却是可习得的。


一个正确的融资策略,不仅需要创业者对资本市场保持敏感,还需要创业者对融资协议纸面数据背后的意义有更深层的解读。而一个好的策略能够奏效,又依赖完美的执行:快速反应,沉着应对,铁的纪律,必胜的信念。 这时,你不仅需要一个数据参谋,还需要一个陪练专家,谈判伙伴。


在易趣的这两个案例中,邵亦波先生均巧妙的借势,如同东方智慧中围棋的“做眼”。“眼”的重要性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整盘棋的气数。


新财观察服务的一家创业公司曾有过相似经历。根据新财的数据洞察,创业公司找到了一家合拍的投资机构,但这家机构归属某上市公司。具有产业背景的投资机构往往看重所投标的和自有业务间的协同性,因此投资的决策过程有时会稍显谨慎。创业公司几轮沟通下来,均是进展缓慢。机构这边希望他们先在母公司业务方进行市场验证,而创业公司方则急于尽快拿到钱,在业务的合作配合上产生了情绪抵触,融资业务眼看陷入僵局。好在创业者很快调整了策略,一方面积极和这家机构的业务方展开合作,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在数据的指导下寻找其他投资机构。后来几乎所有接触的机构都对这个创业公司在机构业务方开展的合作表达了积极的信号。


如邵亦波先生最后的评价,VC是个群居动物,在自己的眼光之外,和同行交换信息也是他们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策略不是独立存在的,所谓守正出奇,创业公司自身业务能站得住才是根本。


创业故事各有各的精彩,欢迎各位创业者分享你们的经验与教训,一起总结可习得的成功模式。



【新财观察】:和创业者相关的才值得推荐,欢迎关注成功率更高的创业融资中介(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