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功能。
关于强化“四大功能”中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上海市市长龚正1月24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上海要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开展民机制造、高端医用材料等补链强链行动, 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启动建设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重大产业项目。 大力实施产业基地再造工程。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关于上海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表明今年主要任务的第一个具体举措是全力加快重点产业提速增效。
具体包括补充强化产业链、加强重点产业链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提升产业链支撑能力等行动。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和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推动C919取得适航证并交付首件,推动SAIC荣威R标新车型上市,特斯拉Model Y投产,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出台新一轮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新建7万辆
此外,今年上海将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大飞机、贺辉光电、中伟半导体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特斯拉二期、格科半导体、郭盛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
在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马春雷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强化上海“四大功能”,从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来看,首先是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同时把上海的六大重点产业做得更好更强,从而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很多市人大代表也对上海的产业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卫国提出“产核联动”的建议。“除了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芯片的性能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得到提升,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目前,我们仍然需要增加国产芯片的使用。”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要推动汽车电子芯片与下游应用客户共同发展,加强政府引导,重点攻坚,上下游共同发展。
比如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定高端汽车电子芯片发展规划,纳入“上海计划”或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关键芯片项目的主体可以由下游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上游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参与市场运作。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关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的提案是关于推动细胞产业的制度创新。“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都重视细胞疗法
《关于上海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说明上海将加快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硬X射线、光源二期、海底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启动脑机接口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还强调了科研平台的重要性。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从业者,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更关注怎么从基础研究方面来加强产业发展。“基础研究是任何创新产品的源头,目前上海真正有自主产权的创新药还不够,因此仍然需要加大支持和投入。”她说,不管是新药研发还是疫苗研发,都需要关键的技术平台例如P3实验室的支撑,希望接下来上海能够加强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部部长姚薇提出,要加强应用研究公共平台建设。在她看来,破解成果转化的瓶颈时,往往过多地关注技术如何转化成产品,忽视了产品走向市场应用的过程。
对于大批中小型企业而言,虽然拥有局部技术优势但资金是其短板。企业经过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但面对应用场景建设所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往往无能为力。尤其在重投入、重技术的集成电路行业。集成电路量产线每批流片费用高昂,产线受损则损失巨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她建议,政府资金加大对应用研究公共平台的投资力度,由引导投资转变为主导投资。以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营模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