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指出,艾灸疗法最适宜的季节是夏季,夏季艾灸符合“冬病夏治”的理论。另外,最近南方多雨季,天气闷热,人们处于空调、烈日、高温交替的环境中,嗜食寒凉,容易伤脾胃。然后常用的灸点有: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百会。#真相来了#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任脉上,在胸骨下段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当肚脐高于中间四寸时)。《经穴选解》说:“中脘穴在胃,当胃屈”。所以基本上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脾胃疾病。不仅如此,它还是腑之会,所以对六腑之病有一定疗效。艾灸可和胃健脾,减少不良反应,利湿。
神阙穴
是肚脐。又称脐,是任脉上的关键点。神,指先天或父母,虚,指牌楼,合起来就是先天的印记。腧穴是通往元神的门户,所以具有归阳救叛、开悟肃绝的功效。此外,腧穴位于下焦的枢纽腹部中部,靠近胃和大小肠,故此穴还可健脾和胃,调理肠道,止泻。此穴除治中风退痰外,还可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
关元穴
在小腹,脐中下3寸,前中线。它是一片先天之气的海洋,是养生、呼吸、集中的地方。古人称之为人体与袁茵、元阳相遇的地方;老子称之为“万物之门”。此穴强身健体效果好,是保健的常用穴。具有很好的壮阳作用,对各种阳虚证都有很好的效果。
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在胫骨前侧。取穴时,从外膝眼向下测量4个水平手指。是人类保健的重点。艾灸至此生脾湿,生胃气。孙思邈说:“要人平安,三里不做。”据说古代注重养生的人,足三里都有疤痕,是常年艾灸形成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疤痕灸)。王导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过三十,不灸三里,使人怒而暗,阳气渐衰,故怒三里。”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逐渐被阳气削弱,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补气壮阳,否则会出现气短、眼睛昏花的情况。#真相来了#女性灸足三里红润,永葆青春。我相信,如果你一年到头都坚持下去,你会得到特别的好处。
百会穴
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后发际线中间以上7寸,两耳尖直上,头顶居中。古语有云,百会叫百会,有开百分的功能。艾灸至此,可觉醒意识,返阳固脱明显。因为它在头顶,上面长满了头发,艾灸的时候可以请别人帮忙或者用艾灸盒。